舒适护理对脑出血并发意识障碍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8-07-23 12:02徐慧
健康大视野 2018年7期
关键词:舒适护理脑出血神经功能

徐慧

【摘要】目的:分析对脑出血并发意识障碍患者加强舒适护理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出血并发意识障碍的患者50例,均为我院脑血管病科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应用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25例)与加强舒适护理干预(观察组25例)对神经功能恢复所产生的影响展开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意识障碍病例加强舒适护理可促神经功能最大程度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舒适护理;脑出血;意识障碍;神经功能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174-01

脑出血作为一种非外伤性出血疾病类型,在临床脑血管病科较为常见,临床以突然头痛、意识障碍、偏瘫等为主要表现,严重威胁到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多项研究表明,针对脑出血有意识障碍伴发和病例,重视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实施,对降低致残率、促进苏醒、改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1-2]。本次研究选择相关病例,就加强舒适护理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展开探讨,现回顾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脑出血并发意识障碍的患者50例,均与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随机分组,观察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47-79岁,平均(645±95)岁,病程平均(473±95)h。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46-79岁,平均(647±95)岁,病程平均(472±93)h。均排除明显脑疝、颅内动脉瘤、血液系统疾患者,组间自然信息可比(P>005)。

12方法对照组应用脑血管病科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重视舒适护理模式的实施,具体步骤如下。

121病情监护和舒适照护完善抢救准备,对病情变化密切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头需偏向一侧,并及时将分泌物清除,以防吸入呼吸道引发窒息。口腔每日需行2-3次护理,若患者为张口呼吸,口鼻可覆盖温纱布,以降低腮腺炎或口腔感染风险。每日用温纱布盖住双眼或用盐水擦洗,并定时涂眼膏,修剪指甲,依据需要,可行气管切开术。

122营养及安全防护无法进食者,可采取鼻饲的方法,将营养素经胃管置入,每餐营养素量≦200ml,每日6-8餐,以对水电解质平衡加以保持;情绪烦躁者,可加床档或用约束带予以保护,以降低坠床摔伤几率。当意识障碍急剧加重,心率减慢、血压水平骤然升高、频繁呕吐,通常提示有脑疝出现或脑水肿加重,需向医生及时报告,取20%甘露醇应用,以促颅内压降低,对脑水肿进行控制。避免搬动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30°,可覆盖冷毛巾,以促血管收缩,降低出血量。确保静脉补液通道通畅,应用甘露醇静脉滴注时,应采取加压快速滴注的方式。

123环境干预营造整洁、安静的病室环境,保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对亲友探视加以控制,各项护理操作应尽量集中实施,以免干扰到患者休息[3-4]。

124并发症防范因患者有意识障碍,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均消失,无法将口腔内痰液及时排出,可使其取侧卧位,予以吸痰干预,依据需要行气管切开术。定时翻身拍背,以对呼吸道产生刺激,诱导肺膨胀。患者多有尿失禁或尿潴留,需确保在无菌的条件下,对导尿管留置,定时开放尿管,应用庆大霉素24万U+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每日对膀胱行1-2次冲洗,每日对尿道口护理1-2次,每周对导尿管更换1次。骨隆突出可垫置海绵,并适当按摩,以防褥疮形成。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勤对患者按摩及温水擦洗,以对局部血液循环加以促进,使营养状况改善,降低肌肉萎缩、关节粘连风险[5]。

125功能锻炼病情恢复稳定后,可指导患者在床上做被动活动患肢训练,适度针灸、按摩,以减轻肌肉痉挛、促血液循环、降低肌肉韧带挛缩程度。可指导学习简单用语,强化语言训练,以促语言功能恢复,也可播放轻柔音乐,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13观察指标(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分值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越理想;(2)运动功能:采用FMA量表评定,分值越高,恢复状况越理想;(3)神经功能: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分值越低,恢复状况越佳。

14统计学分析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130,组间计量数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评分均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舒适护理为“以病人为中心”新型整体护理模式的重要内容,重在改善患者诊疗过程中在精神、心理等方面的愉悦程度。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针对其所选择的脑出血并意识障碍患者,引入舒适护理模式,行病情监测及舒适照护,可为各项康复措施的实施提供良好基础,减轻患者不适;行营养及安全干预,可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保障患者临床安全;行环境干预,可增强生理舒适度,进而缓解紧张情绪;行功能锻炼及并发症干预,可加快机体康复进程,降低因并发症而引发的不良预后率。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組,具统计学差异(P<005)。总之,针对脑出血意识障碍病例加强舒适护理可促神经功能最大程度恢复,改善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建衡,薛苗苗,焦丽娜.综合护理对微创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69-72

[2]Bird-Lieberman G,Sethi K,Childs AM,et al.Diffuse hemispheric 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a new radiological variant associated with early-onset severe epilepsy[J].J Neurosurg Pediatr,2011,7(4):416-420

[3]叶惠娟.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5):48-50

[4]叶志霞,廖四花.舒适护理对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4(11):79-80

[5]冯艳艳.唐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4):91-92

猜你喜欢
舒适护理脑出血神经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