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识猷
人类最喜欢贴标签,但大部分标签要么自我设限,要么引发敌意,压根儿没起什么好作用。可是,为了自我定位非得给自己贴个标签不可,否则就觉得漂浮无所依。
不如琢磨琢磨“进取型/防御型”吧,至少这俩标签后头有研究证据撑着呢。
通俗点说,进取型(promotionfocus)是总看到“杯子半满”的乐观主义者,防御型(preventionfocus)是总看到“杯子半空”的悲观主义者,但我得强调,这视角对人的影响之大,绝不止于凝望一个玻璃杯时注意到的重点不同。
进取型的人总是开开心心,世界是他们游戏探险的乐园。遇到事情,他们的思考模式是“我能从中获得什么”。没什么值得担忧,最差结果无非“错失良机”。他们往往目标远大,却会在前进路上被未曾预期的小麻烦绊倒。批评和挫败会让他们沮丧、拖延甚至一蹶不振,惟有称赞和吉兆能使他们斗志燃烧。
防御型的人总是焦虑紧张,“安全感”是他们最深的渴望。遇到事情,他们的思考模式是“怎样预防错误?怎样避开危险?我要怎么做才能至少全身而退?”他们有条不紊、计划周详,遇事分分钟可以拿出备案。防御型的人绝不轻易涉险,也不磨蹭拖延——只要一想拖延的种种后果,就足以让他们迅速行动扫除危险。批评和挫败会激起他们绝地反击的斗志,称赞和吉兆反倒让他们懈怠悠闲。
几乎所有热血纯爱剧主角都是进取型的人,他们更容易粗心大意,也更容易因为“提不起干劲”变成拖延症患者。要终结拖延,进取型人最好强迫自己采用“防御式思考”:找张纸,一条条写下,如果我不行动,我可能失去些什么。
防御型的人最需要治療的是面对转变踟蹰不前、鼓不起勇气拥抱新机会。解决办法是强迫自己试一次“进取型思维”:找张纸,一条条写下,如果我尝试新机会,可能有哪些好事会发生在我身上。
美国人唐·赫罗尔德在《我会采更多的雏菊》里写,“如果我能够从头活过/我会试着犯更多的错。”赫罗尔德是个一生事业顺遂婚姻幸福的防御型的人,他在暮年尚会发此慨叹。进取型如我,于是决定心安理得地在愿望单上保留“潜水遇鲸鱼”与“南极看企鹅”,继续拥抱未知、上路探险。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