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索

2018-07-23 11:14郑德英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分层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郑德英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學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关注差异,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等差异进行分层教学。本文就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和分层教学的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浅述。

关键词:分层 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春风,课堂分层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尤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有很多的差异,更适合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运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分层教学的运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1]

一、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的意义

1.分层教学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说明了人和人之间的智能是存在差异的,比如,有的孩子逻辑数学智能强,这就为数学学习提供了天赋,而有的孩子天生语言智能强,数学智能很一般,这就使其在数学学习方面可能会很平常。再加上家庭背景、学习习惯等因素,孩子的数学素养就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虽然同一个班,就会有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学习能力强的优等生,也会有基础知识比较差,学习吃力的学困生,还有很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一般的中等生。显然,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果学习同样的内容,按照统一的节奏,遵循同样的标准,那么结果显然不会尽如人意。如果内容偏南,节奏过快,学困生就无法达到目标;反之,优等生就太容易实现学习目标,显得毫无价值。所以,只有分层教学,才能让学困生学有信心,中等生获得提高,优等生更上一层楼,才能真正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2]

2.分层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分层教学,促进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如果学生没有获得发展,那么这样的课堂就是失败的课堂,这样的教学就是无效的教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获得发展的课堂就是有效的课堂。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构建初中数学有效或高效课堂,教师必须了解差异、关注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科学地进行分层教学。

二、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

1.准确把握差异。数学分层教学的提出就是基于学生的差异性,没有这种差异性就没有分层教学的产生。所以,要想使分层教学得以有效落实,教师心中必须清楚学生的差异,要把握准学生之间的差异,要充分地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科学合理地将学生进行分层。当然对学生的分层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学困生不能贴上差生的标签,只是教师在心中有这样一杆秤,用以在教学过程中去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都能获得不同进步。学生也是在不断的变化,有的中等生也可能因为一时的懈怠转变成学困生,或者因为加倍努力成了优等生等等,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准确对学生进行分层。

2.教学目标分层。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的前提,教学目标制定是否恰当,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学目标过高,不切实际,学生难以达成,课堂无效;目标过低,不用学习就能达到,浪费45分钟宝贵的时间,所以教师课前必须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把课堂目标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比如,对某个数学知识点的运用,学困生的目标达到会运用就可以,而优等生要达到能熟练运用、综合运用的目标,中等生则是在熟练运用的基础上向综合运用的目标努力。

3.课堂提问分层。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关于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越来越多。因此,每一节课的提问课前都要充分预设,包括对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对象、提问的难易程度等都要精心思考,反复琢磨。尤其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才能确定好提问的对象,正所谓分层提问。对于难度大,需要探究深入思考的问题留给优等生,对于比较简单,答案比较明显的问题要指向学困生,让学困生学有兴趣,学有信心,对于稍有难度的问题留给中等生,让中等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4.学生作业分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梯度、分层次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题去完成。对学习后进生布置概念、公式简单应用题,对成绩中等生可布置一些概念、公式的变式题、对成绩优秀生可布置一些综合应用题或探究题,以解决”吃不饱”或”吃不了”的问题,保护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5.教学评价分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表现、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针对不同的学生,评价的标准也不同,这就是分层教学评价。比如,对于学困生,课堂上能主动举手发言,即使回答有失偏颇,教师在纠正的同时也要鼓励这种学习上的积极性,因为对于学困生,能燃起学习的火把,就难能可贵了,教师要耐心等待,切不可操之过急。再比如,让优等生讲解一道题的证明的过程,不论是论证的逻辑性,还是表达的清楚性都要提出较高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让他们更上一层楼。

结语

综上所述,以了解差异入手,从教学目标、课堂提问、学生作业、教学评价几方面谈论了自己对数学分层教学的想法。当然,这只是分层教学的一个起步,关于分层教学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的课题。在初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深入探索,分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都能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淑军.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J]成功(教育),2012,(11).

[2]陈宏亮.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2,(44).

猜你喜欢
分层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