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强
(泸州市中医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发展至终末期的一种病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临床研究发现,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肾性贫血等并发症,从而可严重影响其治疗的效果[1]。左卡尼汀是哺乳动物进行能量代谢中所需的一种物质,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脂类的代谢。人体获取左卡尼汀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通过摄入食物获得。2)由肾脏、肝脏合成获得。3)经肾小管再次吸收获得[2]。左卡尼汀的分子量较小,因此其与血浆蛋白结合的难度相对较大。在尿毒症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其血浆中左卡尼汀的浓度会显著下降。有研究指出,积极地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补充左卡尼汀可有效地降低其营养不良、肾性贫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评价用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的效果,笔者对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8例尿毒症肾性贫血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从泸州市中医医院2015年2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期间收治的尿毒症肾性贫血患者中选取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1)经临床检查被确诊患有尿毒症肾性贫血[3]。2)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好。3)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时间>3个月。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1)合并有恶性肿瘤、甲亢、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或出血性疾病。2)近期内接受过手术治疗。3)合并有精神疾病。采用计算机随机编码分组法将这8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44例/组)。
观察组44例患者中有男患者22例,女患者22例;其年龄为26~59岁,平均年龄(40.12±4.45)岁;其中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有13例,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有10例,为慢性间质性肾炎的患者有8例,为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患者有7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有6例。对照组44例患者中有男患者23例,女患者21例;其年龄为25~60岁,平均年龄(40.24±4.21)岁;其中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有14例,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有11例,为慢性间质性肾炎的患者有7例,为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患者有6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有6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基本资料相比,P>0.05。本研究经泸州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为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是:1)让患者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进行治疗,1~2粒/次,1次/d。2)让患者口服叶酸片进行治疗,10 mg/次,1次/d。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左卡尼汀进行治疗。左卡尼汀的用法是:静脉推注(每次血液透析结束前注射),1 g/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的水平。在进行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学检查,并分析其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2)患者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是[3]:(1)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血红蛋白的水平升高>30 g/L或血细胞比容增大≥10%。(2)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其血红蛋白的水平升高15~30 g/L或血细胞比容增大5%~9%。(3)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改善,其血红蛋白的水平升高<15 g/L或血细胞比容增大<5%。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患者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胃肠道不适等)的发生情况。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处理。患者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的水平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水平的比较(± s )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水平的比较(± s )
组别 例数 时间 前白蛋白(mg/L)总蛋白(g/L)白蛋白(g/L)观察组 44 治疗前 210.26±71.12 60.58±7.19 35.12±2.27治疗后 312.28±76.39 70.46±8.54 43.36±2.29对照组 44 治疗前 210.11±70.34 60.50±6.68 34.89±2.15治疗后 242.26±65.31 63.32±6.67 36.32±2.28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4.09%),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皮肤瘙痒、胃肠道不适的发生率相比,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n(%)]
尿毒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临床研究发现,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因缺乏红细胞生成素、肾功能障碍及代谢紊乱,常会发生肾性贫血[4]。左卡尼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内的特殊氨基酸,又被称为左旋肉碱。左卡尼汀可参与线粒体脂肪酸氧化的过程;在线粒体脂肪酸氧化的过程中,左卡尼汀会转化为酰基肉碱;而在长链游离脂肪酸的运输过程中,左卡尼汀可起到促进蛋白降解,保护细胞膜等作用。正常情况下,人体可通过食物摄入或肝脏、肾脏合成获得左卡尼汀。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可出现左卡尼汀水平显著降低的情况。其原因主要包括:1)尿毒症患者的肾脏无正常的排毒能力,从而可导致有毒代谢物在其肾脏内滞留,进而影响了左卡尼汀的合成。2)患者的食欲减退,从而导致其左卡尼汀的摄入量减少[5]。3)左卡尼汀的分子量较小,无法与血浆蛋白相结合,从而被血液透析大量消耗。
有研究指出,尿毒症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若发生左卡尼汀缺乏,会导致其发生低血压及其他的心血管疾病,从而可严重影响其预后。相关的文献指出,积极地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补充左卡尼汀可有效地增强其食欲,改善其精神状态,降低其肾性贫血的发生率。这主要是由于左卡尼汀可改善细胞的能量代谢功能,促进蛋白质的分解与合成,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量及红细胞膜的稳定性,从而可起到延长红细胞寿命、改善贫血症状等作用。为了评价用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的效果,笔者对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8例尿毒症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前白蛋白的水平〔(312.28±76.39)mg/L〕、总蛋白的水平〔(70.46±8.54)g/L〕、白蛋白的水平〔(43.36±2.29)g/L〕和治疗的总有效率(97.7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这表明,用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的效果较好。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皮肤瘙痒、胃肠道不适的发生率相比差异不大。可见,用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用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