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缩之维与规治之变:国际城市收缩问题的历史演化逻辑研究

2018-07-23 12:03:16王宝珍
关键词:工业化人口发展

徐 博,王宝珍

(1.吉林大学 东北亚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12; 2.长春市委党院 学报编辑部,吉林 长春 130000)

一、引 言

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中的两种对立趋势已格外明显:一方面是呈指数增长的亚洲和南美城市,另一方面则是以人口减少为特征的“收缩城市”——两者预示了自工业革命以来最为重要的城市变革形式。城市收缩现象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最初表现为城市人口的下降并且伴随着多种因素导致市政预算的减少。住房闲置,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公共排污系统、运输系统、教育和健康医疗系统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导致城市经济发展的恶化。城市收缩是指城市(镇)地区人口的持续流失,由此引发相应城市(镇)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在空间上的全面衰退[1]5-13。城市收缩问题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个国家的地理空间分布,也不再是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独有的问题。

在英国,城市收缩问题集中表现在老工业城市衰退、棕地和废弃的住房等方面。在德国东部,由于低出生率、人口外迁以及受税收优惠刺激的城市更新潮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城市中出现大量的过剩住房[2]754-769。对于东欧国家而言,几乎所有的城市和区域政策均朝向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增加个别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倾斜[3]153-161。在美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心城市收缩和城市蔓延等挑战已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4]41-43。在日本,直接导致城市收缩的原因包括低出生率、老龄化、人口从郊区迁至大都市等[5]132-155。在中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后,推动中国城市发展的三驾马车出现了变化,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出口加工工业开始出现衰退,国内劳动力增长出现刘易斯拐点以及城市土地财政市场出现紧缩,中国城市增长显著分化,城市收缩问题的出现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城市发展的新现象之一。快速城镇背景下,有相当数量的地方城市在人口规模下降的过程中,仍然延续建设用地不断增加的态势,进而呈现人口流失与空间扩张的城市收缩悖论现象[6] 20-25。中国的城镇化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过程,人口流向主要表现为乡村到城市、经济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长期持续的人口外流,在中西部地区形成城市人口增长与其他区域人口减少并存的空间格局[7] 74-80。

对于城市收缩问题产生与演化的历史脉络缺乏细致翔实的逻辑分析,这也成为在过去数十年里欧美城市政府规划部门为什么单单强调增长模式和增长思维,而将城市收缩等反增长的概念或术语视为政治经济禁忌话题,并且在特定的领域被主流发展趋势所忽视的一个重要诠释。所以,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按照工业化发展的时代顺序对城市收缩问题形成的历史脉络进行了尝试性的理论探析与凝练。从去工业化、城市郊区化、产业转型以及人口结构变迁等四个维度,结合典型案例的佐证提出单边增长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终结;进而通过分析城市收缩与增长的关系,提出从增长模式主导下城市物质环境建设向“弱规划”时代的根本转变等观点。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正确认识城市收缩问题的客观性与现实性,还将对建立在增长模式下的中国城镇发展规划提供历史与现实的逻辑借鉴。

二、国际城市收缩问题的历史演化逻辑分析

研究城市收缩的历史演化不仅是期望从过去发生的事件中得到启示和借鉴,更重要的是探讨过去通向现在和未来的一些历史逻辑。依循发达国家前工业化、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时代顺序对城市收缩问题演化的历史脉络进行理论分析与系统梳理,有利于科学认识城市收缩问题的历史性与客观性。

(一)前工业化时代的城市收缩问题演化

对于前工业化时代的人类社会而言,国家战争、城市火灾、自然灾害、流行疾病等事件的发生很可能意味着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从繁荣走向衰落或消亡。①基于不同政治势力的武装冲突必然带给人类社会和城市空间以致命的灾难。公元前149年,第三次布匿战争中,古罗马帝国将迦太基城夷为平地并奴役了当地的居民。公元15世纪晚期,由于连年的军事战争而忽视了城市灌溉系统的维持,工业革命前全球最大的百万人口城市吴哥成为废墟。②西罗马帝国崩溃后,伴随着迁都君士坦丁堡,古罗马城市经历了严重的人口下降,人口也纷纷迁至君士坦丁堡,然而,1204年十字军东征残酷地掠夺了这座城市。基于政治或经济条件的转变将导致城市的剧烈收缩,亚历山大、大马士革、罗马、克诺索斯和威尼斯只是类似事件中的部分典型城市。③发生在罗马、伦敦和芝加哥等城市的火灾极大破坏了建筑与生态,1666年的伦敦大火烧毁了圣保罗大教堂在内的城市六分之一的建筑,同时,城市火灾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空间的规划结构。④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洪水、干旱、地震、海啸以及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对于人类生存都构成巨大的威胁。公元79年的维苏威尔火山喷发彻底埋葬了庞贝古城,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摧毁了这座城市。⑤流行疾病的爆发成为威胁人口高密度城市的重大风险因素,密集的人口缩短了病原体传播的距离。无论是18世纪的“黑死病”还是2005年的禽流感,流行疾病无时无刻不挑战着城市的医疗系统。

历史演化逻辑Ⅰ:前工业化时代城市收缩的历史逻辑主要是基于战争、自然灾害、瘟疫等具有破坏性和野蛮性的事件导致了经济、政治、社会的深刻变革,进而导致人口的减少。

(二)工业化时代的城市收缩问题演化

1.工业化、城市化与城乡社会转型

公元100—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波动区间仅为4.5%—6.0%[8]4,城市经历了数个世纪较为温和的增长。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突变点,工业革命超越了人类的自然生理界限,对城市空间结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根本转变,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形成了完全异于过去任何时代的空间新秩序。

一方面工业化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扩张,城市开始了真正“化”的过程。全球平均城市化率呈现出13%(1990)、29%(1950)和47%(2000)的跳跃式增长[9]125-130,工业化将社会生活与经济发展紧密连接起来,规模经济、财富消费、社会福利等成为描述工业化时代显著特征的经典名词,最终这个时代被命名为“福特主义”。因为福特汽车和发动机占据全球市场的领导地位,所以福特主义成为当时生产管理信条的一般概括,这些原则或信条成为工业化时代社会经济进步的权威评价模式。同时,铁路的发明将不同的城市和工厂连接起来,这进一步加速了城市的增长。

另一方面,工业化带来经济与人口的普遍性增长,但是人们几乎忘记了工业化影响的对立面:农村人口收缩。工业化促使城市中心产生了新的劳动力市场,因为技术发明与改良促使机器生产开始取代传统的手工劳动,大工厂代替了小作坊,蒸汽机、纺纱技术和平炉炼钢技术的综合应用突破了人类的自然生理界限,引发了纺织业和冶金业生产模式和地理布局的重大改变。所以,为了在冶金、棉纺、汽车等制造业工厂寻求工作机会,人口开始从农村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工业城市密度显著增加是以牺牲广大农村社会发展为代价的,农村人口快速收缩,农场和村庄荒废。人口向工业化城市迁移的景象与当前中国北京、上海等政治金融中心以及沿海城市的发展现状遥相呼应:大量的城乡迁移也正在发生,尤其户籍制度改革的快速推进必将对中国城市空间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历史演化逻辑Ⅱ:工业革命初期的城市演变历史逻辑主要是基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对于人类社会空间发展秩序的彻底革新,城市边界的无序外扩与农村人口蜂拥入城同步进行,农村地区废弃,失控的城乡迁移为收缩埋下了隐患。

2.工业化、郊区化与城市收缩问题演化

19世纪早期,伴随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发展经历了巨大的转型——城市聚集。然而,失控的城市化导致了城市住房、医疗等基础设施供给的尖锐问题,进而对城市人口寿命造成了长期严重的负面影响。1860年,英国农场工人的平均寿命为70岁,然而曼彻斯特的纺织工人的平均寿命仅仅24岁。这种持续的城市聚集导致了城市拥挤和环境污染,内城区无法继续承受这种压力。为了应对始料不及的城市急速增长以及恶劣的生存条件,城市发展突破了以防御、掌控为准则的传统规划模式的限制,开始对内城区进行了修正和重建,把降低城市人口密度作为规划目标,同时对新城区进行了规划和建设。因此,紧随城市聚集的进程,一个反向城市化的进程郊区化开始了,人们离开拥挤的城市向其外围迁移。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工业化国家快速城市化的进程接近尾声,曾经仅限于某些地区或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城市人口减少转变为广泛且长期的城市收缩过程。郊区化意味着经济、财政和人力持续流出城市中心而转向城市外围地区。从1950年到1960年,西方工业化国家主要的人口减少城市数量增加到近100座,西方工业化国家占据了所有收缩城市的75%,收缩城市的数量从20世纪70年代的235座,增加到20世纪80年代的巅峰250余座[10]231-254。郊区化进程对日本、澳大利亚等几乎所有工业化国家的人口、社会和空间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历史演化逻辑Ⅲ: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市向郊区快速蔓延的重要先决条件。中产阶级的形成、家庭汽车的普及、低息资金的运用以及高速公路网的建立等因素极大推进了城市郊区化发展的进程,内城区面临城市收缩。

(三)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收缩问题演化

1.去工业化、产业转型与城市收缩

20世纪50年代,由于经济结构转变以及制造业工厂的过剩供给与市场需求不足之间的现实矛盾,许多工业化城市,尤其是那些率先工业化的重要城市停止了增长,内城区开始衰退,比如英国的格拉斯哥、利物浦、曼彻斯特,德国的鲁尔区、萨尔河地区,美国的底特律、扬斯敦。这说明率先出现在中欧国家的城市收缩演变遵循了与早期工业城市发展相一致的地理路径。同时,城市发展进入到一个以大规模生产、蓝领工人为特征的制造业经济向以技术服务、白领工人为特征的知识经济转变的长期去工业化阶段。

去工业化对城市劳动力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工业化时代的空间秩序——工业城市增长,农村地区收缩——面临严峻挑战。产业结构调整困境、城市土地租金增加、工资成本提高等因素遏制了传统老工业城市的发展活力,人口持续流失。知识和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这已经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巨大改变。作为一个规律,教育对于获取工作的必要性毋庸置疑,然而,更多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技能,这意味着许多人工重复性工作将被更有效率的机器代替或者迁移到其他国家。至少从西方工业城市的现实来看,很多制造业已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为低廉的第三世界国家。以工业化城市向后工业化或者信息时代城市转移为特征的城市构建是抛开城市工业化资本主义的结构安排与思维逻辑的一次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连带1970年石油危机、柏林墙倒塌以及IT、通讯技术的发展等历史事件共同标志着全球化新秩序时代的来临。

历史演化逻辑Ⅳ:基于机器自动化、高科技制造业以及先进服务业的发展,城市工业与传统农业能够容纳的就业机会减少,制造业必然向第三产业转型,由此引发一些著名工业城市地位的上升或下降。同时,大量制造业工人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以寻求更多就业机会,从而注定了早期工业化城市剧烈收缩。

2.全球化、空间极化与城市收缩

人口、商品、信息、资本的跨国家和地区的流动已经预示着当代城市经济活动开始融入全球化过程,而全球化本身又将深刻影响城市社会空间格局与人口等要素流动。全球化是所有市场、国家和技术不可动摇的一体化过程,这促使个人、公司和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更快捷、更节约。后现代、后福特主义、后凯恩斯主义等术语已经被用来描述这种发生在由一个纯粹工业化时代向一个全新的全球化时代的根本转变。

然而,从本质上来说,全球化包含三大核心要素:一是商品、交易和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的资本的自由流动;二是在交通运输与通信领域的科技革命,它们促使某个国家或地区与整个世界的联通更为容易;三是全新的国际分工已经改变了跨国公司运营的传统地理模式。三大核心要素形成了全球化最具差异性的特征: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的网络运营无须依附任何具体城市或区域,这导致了地方认同感的消失。尽管全球化是产生城市收缩的重要因素,由此带来的经济转型也并没有以相同的方式影响所有国家和城市,但是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力对每一个收缩城市的影响仍然具有普遍的共性。

全球化导致了社会空间极化,贫穷和富裕成为众多国家城市命运的经典诠释。社会转型的直接影响就是城市的日趋聚集,这促使经济和劳动力市场转变为一种极化结构。但这并不是说可以将全球化视为与全球各地相似的能够产生城市空间结构改变的一个体系,相反,全球化是一个融合地方发展并影响地方城市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的渐进过程。城市收缩表明城市增长不再是当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唯一事件。城市聚集镶嵌在增长的城市空间,同时也发生在其他正在衰退的地区。当前的城市结构可以被描述为政治经济地理学层面的增长与收缩并存。因为一方面表现为由于人口统计和经济聚集而导致的某些城市区域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城市区域的郊区化也正在发生。

人口、资本的持续流动不仅仅包括增长的区域,还包括衰败的建成区。老工业区和城市郊区因遭受人口下降面临经济发展问题,其他地区和城市却正在成为高端价值的空间节点。城市构造是一个持续改变的结构,受到时代等不同方面的影响,并且城市结构的塑造与重塑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就已经开始。因此,今天发生的一切与工业时代并无不同,唯一差别就是这种转型或改变的程度和性质。这意味着当工业化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时,城市空间结构必然受到影响,尤其是当城市社会结构日趋向市场化方向转型,城市空间的不稳定性和易变性就会显著增加。所以,社会结构改变带来的城市空间变迁从未终结。

历史演化逻辑Ⅴ:全球化是一部既无方向、又无法控制、兼具革命性与破坏性的机器,正是基于全球化的双重性,世界城市社会空间秩序再次重建。世界范围的新劳动分工、产业转移、经济结构软化等经济因素加上社会极化分层、家庭结构调整、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等社会因素必然形成城市空间发展的分散力与聚合力,然而城市的增长与收缩正是两种力量长期博弈的结果。

从城市收缩问题历史演化逻辑的内在关系来看,无论是前工业化、工业化还是后工业化时代,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导致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促使人类通过先进的工具、技术等手段拓展并改变着城市社会的发展空间。生产关系主要体现在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类对生存安全、经济利益、政治权衡等追求的需要。生产关系如果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将面临不同程度的衰退。战争掠夺、城市扩张、产业转型得益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生产关系调整的优劣直接影响城市地区发展的稳定与否,进而影响到人口的流动与迁移。五个逻辑关系根植于不同时期人类文明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兴起、发展、繁荣、衰退,这组通常用来形容城市周期性演化的词语表明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与客观存在,是社会与文化变革的结晶与发动机,其演变是一种螺旋式的发展过程,承载了人类文明从农耕劳作、商业交易、工业革命到后工业时代各个阶段历史时空转换的深远内涵。战争、疾病和自然灾害一直威胁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边界的无序蔓延依然是许多国家城市发展中的难题。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后工业化,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普遍问题,全球化加剧这一问题,繁荣与衰退交替和并存必然成为城市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只不过是城市衰退的形成机制必将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日趋复杂多样化。

三、城缩之维:单边增长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终结

自200多年前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已经目睹了工业化国家城市人口的稳定增长和经济的长期繁荣,增长模式与增长思维从未受到任何挑战与质疑。然而,近几十年来的城市发展却表现出以人口结构变迁、去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郊区化和社会制度转型等为特征的全新发展模式。人口减少现象及随之而来的城市收缩已经成为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城市经济发展的新问题,单边增长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终结。尽管全球化是产生城市收缩的重要因素,但是经济转型并没有以相同的方式影响所有的国家和城市,相反,城市收缩会因国家、区域和地方环境的差异表现出非常不同的特征。表1归纳了全球典型收缩区域和城市的收缩表现和动因,从收缩区域和典型城市的空间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和中小城镇;从收缩表现来看,收缩的城市普遍存在人口流失、基础设施闲置、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单一[11]59-66和持续失业等问题;从收缩动因来看,去工业化、郊区化、产业转型、人口结构变迁等正在成为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为此,本文将分别从这四个维度进一步阐述单边增长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终结这一观点。

表1 全球典型区域和城市收缩案例的比较

注:笔者根据徐博(2014)整理扩展而得,详见参考文献[1]。

城缩之维一:去工业化。20世纪80年代开始,工业国家面临着来自新兴工业国家的竞争,开始了痛苦的去工业化过程。由于大城市地区土地租金的增加、工资水平的提高以及技术发展等因素使得那些以资源为基础的传统老工业地区面临制造业的严重下降和人口流失。人口减少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成为德国等东欧国家城市收缩的核心因素,去工业化导致了部分城市地区涌现大量失业的人口,经济结构调整没有改善这些城市地区的发展环境反而加剧这一趋势。

城缩之维二:郊区化。郊区化进程和城市边缘的无序发展构成了城市结构的一种转型:人们放弃市中心居住而选择了郊区。郊区化并不意味着所有居民的流失,而是人们从城市中心搬到了城市外围。收缩嵌套在一个更大的增长过程中。城市结构转型导致一些地区开始收缩,越来越多的巨型城市群的集中与增加的郊区相结合。城市集群带来的极化作用将榨取其他城市发展所必需的投资和资源,进而导致资源流出城市的财政基础逐渐减弱[12]36-39,这也是一些中小城镇功能丧失并逐渐衰退的主要原因。

城缩之维三:产业转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服务业导向的城市经济转型对以矿业、纺织、钢铁和造船业为主导产业的单一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度资本化的挖掘有效地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但是全球化、国际竞争、私有化和一系列自由贸易协议等因素增加了跨国公司的权力和资本,政府在区域政策方面严重缺乏对社会保护的关注,资源型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日趋恶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美加澳为代表的美洲区、德法为典型的欧洲区以及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区,其资源型城市工人的数量表现为连续数十年的下降或停滞。此外,先进的运输和通讯技术使得国际国内的资本集中和垄断力量不断强化,长远来看,这种商业所有权结构的转移势必破坏矿业城镇社区结构和地区商业秩序。所以,众多单一化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的后果往往表现为持续性失业、商业破产、贫穷,最终将导致人口流失而成为收缩地区。

城缩之维四:人口结构。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四分之一以上的大都市区经历了以人口减少为特征的城市收缩,并且这个比例必将伴随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而持续增加。虽说年轻人口向发达城市迁移既是21世纪以来城市人口稳定发展或再增长的原因,但随着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改变,一旦这种趋势发生转变,也必将是未来城市收缩的潜在驱动力,因为年轻人口移民效应将会被人口老龄化和家庭数量增长停止取代。人口因素不再成为支持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其负面效应渐趋明显,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必将成为长期困扰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结构性因素[13]1-12。城市人口聚集效应显著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全球范围出生率下降带来的人口净减少以及随之而来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注定了人口持续流出地区的落后与衰退。

总之,城市收缩既不是城市发展的边缘化模式也不是通常意义上城市增长路径的短期背离[14]162-178,城市收缩更不是城市增长的简单逆转和单向的发展过程,城市收缩嵌套在一个更大的增长与扩张的过程中。城市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在总体范围上仍有增长,那些收缩城市往往坐落于那些快速成长的城市群之中。城市收缩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变:200年以来一味增长的工业化发展模式终结了,代之以城市收缩和城市增长的均衡发展模式。尽管增长的思维仍然在现代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城市收缩终将成为同城市增长一样的常规化过程。

四、规治之变:从增长模式主导下城市物质环境建设向“弱规划”时代的转变

(一)增长与收缩的关系

城市空间的发展表现为增长和收缩交融共存。一些地区通过强化其战略角色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控制、研发与创新的重要高端价值中心,而其他地区则仅仅拥有较低的价值活动而持续收缩。高价值地区表示为“粘性空间”,其他低价值地区为“流动空间”。粘性空间是一种类似于纽约、伦敦和东京的国际金融中心,这些地区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能够长期、有效地吸引人才、资本等空间内外优质资源,进而形成文化、产业的聚集空间。而较低价值的地区被称为流动空间,这些地区远离竞争中心,在新科技网络的帮助下,形成常规转移并流向世界其他地区,这类地区的典型例子就是老工业城市和第三世界城市等。

流动空间和粘性空间的发展模式表明新兴科技地理分布的参差不齐,形成了大都市区的持续增长并且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的趋势,这在大都市区和落后的外围地区产生了巨大的断层。一些城市或区域的快速增长是建立在其他城市收缩的基础上,因此增长和衰退紧密相连。增长和衰退可以被视为一个交互影响的有机体,其特征就是在增长与衰退之间呈现出一个永远变化的动态进程。增长与衰退不能彼此孤立,而应是全球化相互依靠的两个方面。增长与收缩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多维的两极进程。从规模和范围的角度,衰退更像是增长的另一面。

描述这种发展模式的方法是将城市发展视为一个增长与衰退的极化地图,城市聚集和分散进程共存于空间、经济、人口等不同维度。收缩与增长同时共存,收缩和增长的两极特征可以在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观察到。无论是在地方、国家还是国际层面,增长和收缩之间因具有一种张力而无法分开,因此,将区域或城市收缩作为一个孤立的现象去消除它既不现实也不科学。

(二)思维转换

纵观世界城市发展范式,其言辞毫无掩饰的倾向于发展、进步、扩张和增长管理,对增长过程的研究已经成为分析一个经济发达国家发展模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每一个概念、定理、理论以及现代性的实践都是以广泛的甚至永久的增长模式为特征。过去两个世纪的城市规划几乎是唯一的、毫无疑义地适应了增长模式[15]295-310。早在1976年,莫洛兹就断言,对于任何既定领域而言,政治和经济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增长,增长核心是每一个既定领域发展的本质前提[16]309-320。所以,城市规划中增长模式和增长思维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城市增长几乎成为所有经济发展研究的前提假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为什么只有城市增长理论而没有城市收缩理论或者我们承认城市再发展而不承认非城市化的一个注脚,其潜在的假设就是所有的城市和小城镇都能够实现长期持续增长,但事实并非如此。

1938年,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一书中认为,伟大的城市——百万人口的大都会注定是通往死亡之城的中转站[17]2。此言论虽然略显悲观,但无疑对城市收缩做出了超前瞻性的预言。六十年后,霍尔争辩道,我们永远无法目睹巨型城市的消亡,相反,我们将之取名为全球化城市,它将吸引大小不一、形式各异的组织机构来控制全新的环球经济[18]5-10。可见,霍尔将城市发展研究推向全球化视角,时至今日依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同国家的城市之间的激烈竞争将产生赢家和输家,即便是在国家内部,那些与全球城市网络紧密相连的核心城市更容易超越其他国家的城市,关键就是增长和收缩成为城市变迁这枚硬币的两面,共存于同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彼此交融。

聚集经济理论被看作城市产生发展的核心动力,聚集效应主要表现在规模扩张的规模经济和各种企业空间集中产生的聚集经济。但是,当这种聚集效应达到满载后,尤其是伴随着城市拥挤、环境恶化、生存质量下降等不良现象,企业不得不自发地向城市边缘转移。聚集理论没有对这一问题做出科学的解释和应对之策,包括增长极理论在内也无法解释美国底特律城市收缩现象。城市空间理论认为不同区域之间资金、技术、人口等相互传输有利于加强区域的联系,扩展城市发展的空间,但是前提条件是城市间存在互补性,这实质上也是以城市增长为潜在假设。

可以看出,城市增长思维导向下的城市发展策略在应对城市收缩的问题上仅仅表现出有限的解释力,与曾经的城市增长不同,对于去工业化、老龄化、郊区化等导致城市收缩的关键因素而言,城市规划表现出一种英雄主义般的失败。当政策制定者和城市规划者面对人口流失和社会变革时,以增长为核心的规划工具也注定随之改变。如果将一个城市发展演变的关键因素高度概括为结构转变、集聚效应和城市文化,那么这些因素正对应时间、空间和精神三个维度的高度统一[19]48-55。如果结构转变与聚集效应可以通过城市物质环境建设与政府利益来实现,那么城市精神无疑成为过去城市规划的一种遗憾。城市开发商习惯于通过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筑和区域建设)来“发展”一个城市,但是城市收缩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城市转变形式,它并不改变其赖以发生的城市物质环境。城市建筑是城市成功的结果,而绝非原因,只有人才的集聚而不是建筑的集聚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所以,从城市物质环境建设向“弱规划”时代转变有着根本性的战略意义,我们需要把“软工具”理解为城市规划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同城市增长一样,城市收缩的过程也不会永久地持续下去,还可能再次增长,但是这一收缩过程将带来城市的指导原则、行动模式、规划实践的根本性转变,进而演变为城市社会发展的新方向。

五、研究启示

第一,通过产业政策与税收政策缩小工业化深入发展导致的城市地位差异,从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待遇等方面突破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问题。第二,政府应制定一个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在城市建设中必须减少城市边缘的无序发展,构筑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国家纺锤形财富结构,防范城市中心区衰退,强化老城区的更新改造[20]43-51。第三,将东北地区确立为全国重点资源型城市转型规划区,从公共服务、招商引资等方面加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制度建设与机制对接,建立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制度的同时完善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支持增长机制,分类指导不同行业内外部投资的总体方向,建立资源枯竭矿藏的退补机制,依托“一带一路”政策加强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充分利用“两个资源、两个市场”的内外优势,提高东北地区的资源保障能力,突破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人口外流等难题。进一步强化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健康医疗、综合零售、金融服务、IT技术和生物科学领域在用人引智方面的制度建设与政策改革,留住东北年轻劳动力和中高端消费者,减缓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第四,国家城市发展与规划部门应采取科学超前的手段和措施,在最大的程度上实现城市经济繁荣与农村发展进步的动态平衡。积极发挥核心城市及城市群的带动效应和推动作用,对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应当实施优惠的经济政策,进而实现城市繁荣与农村发展的动态平衡。

猜你喜欢
工业化人口发展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12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上海建材(2020年5期)2020-12-15 00:33:22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中国制笔(2017年3期)2017-10-18 00:49:1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