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艳,周海英,张金南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四川 成都 610500)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为慢性颅脑神经疾病,临床多表现为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1]。因PTN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临床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困难[2]。资料显示,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常易给PTN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降低睡眠质量,增加致痛因子,加重疼痛,形成恶性循环,促进疾病进展[3]。研究证明,心理干预可减小PTN患者心理压力,提高睡眠质量,缓解疼痛[4]。我院将心理干预应用于PTN患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PTN患者118例,男68例(57.63%),女50例(42.37%);年龄22~75岁[(43.44±4.48)岁];体重指数(BMI)21.57~25.77 kg/m2[(22.48±2.37)kg/m2];病程10个月至11年[(6.56±0.68)年];疼痛位置:左侧69例(58.47%),右侧49(41.53%);合并症:高血压28例(23.73%),糖尿病26例(22.03%),高脂血症17例(14.41%)。纳入标准:经头颅MRI或CT诊断为PTN;沟通及认知能力正常;90d内无严重生活事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占位性病变致痛患者;精神或神经疾病患者;严重基础性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酒精依赖和(或)药物依赖史患者;免疫疾病史患者;行其他治疗患者;参与其他研究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两组均给予拉莫三嗪分散片治疗。初始剂量25 mg/d,1次/天,2周后增加至50 mg/d,1次/天,两周后视情况增加至100 mg/d,1次/天,最大增加量:50~100 mg,直至疗效最佳,维持剂量:100~200 mg/d,1次/天或2次/天。心理干预组行心理干预:①认真分析患者心理特征及心理需求,准确评估其应对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心理干预方案;②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针对患者心理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与支持,安抚患者情绪,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③告知患者治疗、干预对PTN康复的重要性,讲述成功案例,激发患者勇敢面对PTN,战胜PTN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减轻心理负担;④向患者讲解PTN的知识与干预方法,指导患者通过想象、听音乐、看电视、读书看报等方法转移注意力,缓解其负性心理;⑤鼓励患者倾诉,表达压抑的情绪,在患者倾诉认真倾听,抓住时机疏导其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⑥告知患者避免想象疼痛带给自己的伤害,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疼痛。鼓励患者建立求助动机,重建对疼痛的认知,并以新的认知代替既往不良认知,重新认识自身抵抗疾病能力,提高自我效能;⑦对患者家属进行认知及支持治疗,提高其探视患者的积极性,积极探视患者,协助医护人员照顾患者,降低患者心理应激;⑧依据实际及时调整干预方案,并按照调整后的方案继续进行心理干预。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清缓激肽(BK)、脑内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及焦虑、抑郁、疼痛、睡眠质量评分。以ELISA法检测NPY、PGE2、BK、5-HT;以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评分;以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评分;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分,PSQI包括七项,每项满分3分。
1.4疗效评价标准[5]显效:VAS得分减少≥80%,安静睡眠,晚间醒来次数1~2次;有效:VAS得分减少40~79%,可睡眠,晚间醒来次数3~5次;无效:VAS得分减少<40%,因疼痛难以睡眠,晚间醒来次数≥6次。总有效=显效+有效。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两组BK、NPY、5-HT、PGE2比较干预前,两组BK、NPY、5-HT、PG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BK、NPY、5-HT、PGE2均降低,且心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BK、NPY、5-HT、PGE2比较
a与干预前比较,P< 0.05
2.2两组SAS、SDS、VAS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SAS、SDS、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SAS、SDS、VAS评分均降低,且心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SAS、SDS、VAS评分比较(分)
a与干预前比较,P< 0.05
2.3两组PSQI各项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PSQI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PSQI各项评分均降低,且心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4。
表4 两组PSQI各项评分比较(分)
a与干预前比较,P< 0.05
2.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心理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6.94,P< 0.05),见表5。
表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因剧烈、频繁的疼痛及药物疗效不佳,PTN患者常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可导致患者过分关注躯体症状,进而强化疼痛症状,影响其睡眠[6]。由于该类疼痛是心理因素引发,故称之为心理疼痛[7]。研究证明,大脑扣带回前部(ACC)、前脑岛(AI)、前额叶(PFC)等结构共同参与了生理疼痛及心理疼痛的情感及感知的神经过程,在生理疼痛与心理疼痛的发生过程中,均激活了背侧前扣带回与前脑岛等脑区[8]。此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β(IL)等炎性因子在生理疼痛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机体出现生理疼痛时,血清TNF-α、IL-1β水平明显上升,且生理疼痛与炎性因子升高水平正相关[9]。在心理应激状态下,机体IL-6、、IL-1β水平显著升高[10]。正常人群注射内毒素后被试者会具有强烈的社会脱节感,产生心理痛及抑郁情绪[11]。故部分学者认为生理疼痛与心理疼痛存在共同的神经基础,二者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12]。心理干预首先对患者进行系统全面评估,掌握其心理特征、心理需求及应对能力,制定心理干预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各种心理干预方法安抚患者情绪,激发其战胜PTN的信心,转移其注意力,帮助患者重建对疼痛的认知,提高自我效能,降低患者心理应激[13]。在心理干预过程中,针对患者出现的新情况,还要及时调整干预方案,从而提高干预效率,改善患者症状。在本研究中,干预后心理干预组SAS、SDS、VAS及PSQI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其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提示给予PTN患者心理干预可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患者痛感,提高其睡眠质量。
BK通过β1、β2受体亚型产生疼痛。β1受体亚型能够引发炎性痛觉过敏,诱导疼痛持续发生;β2受体亚型能够兴奋伤害性感受器,引发疼痛神经冲动,导致疼痛发生[14]。BK能够激活神经元附近非神经细胞β2受体,诱导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刺激感觉神经,提高痛觉传导[15]。5-HT可促进肾上腺素β受体生成前列腺素,从而提高交感神经末梢胺类物质水平引发疼痛[16]。5-HT可促进释放血小板,致使组织水肿及血管筋挛,刺激伤害性感受器产生疼痛神经冲动产生疼痛或痛觉过敏[17]。NPY提高细胞膜去极化水平,并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发血管尤其是小血管强烈痉挛,引发疼痛[18]。NPY还可诱导肥大细胞产生5-HT,引发疼痛[19]。PGE2既能够作用于周围伤害感受,还可促进脊髓中的痛觉传递[20]。PGE2还可促进发生炎性反应,导致疼痛[21]。在本研究中,干预后心理干预组BK、5-HT、NPY、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心理干预可降低机体致痛因子水平,缓解患者疼痛。
总之,给予PTN患者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降低致痛因子水平,减少患者疼痛,提高睡眠质量,避免形成恶性循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