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艳
摘 要:小学教育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而言至关重要,小学数学教育实际上是对思维的培养,是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独特的思维,独立的思考,才能创造出新生事物。如果一个人他总有独特的思维,独立的思考,那么这个人总会语出惊人,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如祖冲之、爱因斯坦、牛顿、陈景润等人,他们都是有独特思维,能独立思考的历史人物,他们敢于打破思维定式,敢于创造规则,才开创出学术界的传奇。因此,做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带动下,不断思考,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上,做更多的努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独立思考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相关课程的知识点,而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小学数学为例,数学不仅是一门工具课程,而且还是一门锻炼思维能力的课程,数学的分析、推算等等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思考能力.下面我就谈谈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孩子们数学独立思考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一個现代人,首先必须具备独立精神和独立能力。独立,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构成,是人能够立足于社会,发挥其潜力的基础。根据国家教委的相关规定,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全面培养在校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增进学生智力水平;其二,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与独立思考能力;其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将独立思考提升为自觉学习行为等。由此可见,独立思考能力是我国小学数学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其次,培养小学生独立的数学思考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从育人的角度来看,小学数学教学不单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基础是要有良好的独立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根据课堂的实际状况,培养学生的数学独立思考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1.分类指导强化独立思考的意识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以及统计、分析和判断,我们发现,独立思考与学习效果具有正相关关系。一般地,越是优秀的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就越好,而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又转化为一种能力,从而为独立思考活动提供支撑和保证。为了形成这种良性循环,教学中对各类学生只有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采用的方针是: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应采用“放”的方式,为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对于中等生应采用“激”的方式,为他们提供要求适中的问题,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于中差生应采用“诱”的方式,多给一些鼓励和启发,形成独立思考的自我意识。
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专家、学者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学有成就的事例,从历史的角度说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如在“数列与极限”一章的教学中,穿插了“高斯的求和方法”、“芝诺的悖论及其破译”等小故事,让学生在趣味情境中懂得独立思考的科学价值;在“复数”一章的教学中,结合数学的发展史,如无理数被发现的坎坷历程,让学生感悟独立思考的人格魅力。班会课上,让不断取得进步及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校友,介绍自己学好数学的经验,并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具体做法作详细讲解。从学习的角度说明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留有余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讲解不宜过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否则,看似讲透,实则难以内化为学生的观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无法形成。因此,教学过程中,对于最基本、最主干的东西要讲清,以利于知识迁移;而对于一些扩展性问题、简单的推导和论证、前后知识对比以及区别和联系,对知识和方法的归纳、总结等,可以给学生留出余地,激发学生自己去钻研思考。以“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举例”的教学为例,我们的侧重点放在了问题结论的探求上,而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从而加强了学生对数学归纳法应用功能的理解。推迟判断是奥斯本智力激励法的一个原则,该原则的要点是限制在畅想和讨论问题阶段,不宜过早地作出判断和批评,要营造宽松的氛围,使讨论者在心理上具有安全感和自由感,不断诱发创造设想,最终使思维走向灵活、深刻和全面。
3.启发性提问:让学生有问题思考,让孩子们有独立思考的情境
启发性提问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主要手段之一。教师通过提问能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情境,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让学生通过积极独立思考,探究新的知识,锻炼思维能力。启发性提问的目的不在于答案,而是给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去寻找答案。一堂课涉及的知识较多,要问的问题不少,教师要善于紧紧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精心设计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和谐统一。
.结合实际生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论生活化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比较差,逻辑思维推理能力还不成熟,再加上数学中包含的一些公式理论有时过于抽象,小学生很难理解数学中的一些原理和公式推导。所以,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要结合实际生活,将数学教学生活化,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既能有效地使学生贴近现实生活,而且有利于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分析,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难集中精力听讲,教师如果仅仅讲授理论知识,不注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很难达到教学的预想效果。举个例子,比如小丽去商店买东西,一共买了5块糖和一瓶饮料,糖五角钱一块,饮料每瓶4.5元,小丽给了老板10元钱,那么应该找回多少钱?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这种结算形式,小学生会被父母派去买东西,自己如果不会算很可能会出现问题。因此教师在数学问题的讲述时,尽可能地举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们能够独立分析并学以致用,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提供帮助。
结语
总之,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培养好的,而是需要落实于每一节课中,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与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并能将数学问题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样循序渐进,才能培养出出更多优秀的学生,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