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均军 孙旭曙 卢晓春
摘 要: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进行学习和进修,留学生教育成为高校教学的一部分。为提高来华留学生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结合留学生的特点,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以期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程制图;留学生;教学模式
我校水利与环境学院图学教研室承担了留学生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工作。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教研室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改革,在留学生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留学生的教育背景
我校招收的留学生主要来自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由于各个国家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不同,留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几何知识和绘图能力都未曾学过。此外,虽然部分留学生在出国之前参加过系统的英语培训,但受到母语语系及不同地区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方式的影响,口语发音多带有浓厚的地方口音;加上教师的英语水平有限,相当一部分留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对部分知识点的理解产生困难,在交流过程中出现沟通困难的情况。另外,工程制图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需要学生学会工程图样的阅读和绘制。如果直接按照国内的工程制图教学大纲与教学体系进行授课,肯定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基于我校水利类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并结合教研室近几年的留学生工程制图教学实践经验,对留学生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二、留学生工程制图授课方式改革探讨
1.工程制图教学内容的融合
工程制图是水利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制图、读图的基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制图的基础知识、工程应用和计算机绘图三部分。在教学中,结合留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如留学生的徒手制图基础弱,作图能力较差,所以在教学中针对制图基础部分详细讲解几何作图、徒手绘图的步骤和技巧,并通过实例和作业培养留学生的作图能力。此外,在介绍具体作图方法时,结合直观、形象的三视图开展教学,然后逐步引入点、线、面的分类和投影,达到让留学生理解的目的。针对工程应用部分,由于大多数留学生毕业后会继续从事水利类相关工作,因此要求其必须学会读懂工程图样,并应用本国的制图标准。针对计算机绘图部分,采用教师演示、留学生自主操作、课堂答疑的方式进行英文版CAD软件操作,通过电脑绘制经典的水工结构,让留学生熟练应用快捷键绘图。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融合
(1)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媒介在留学生工程制图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将抽象的概念和作图方法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给留学生,可以提高留学生对概念、作图方法的掌握程度,提高教学效率。但多媒体包含的信息量较大,部分留学生可能跟不上速度。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结合传统的板书教学进行工程制图教学,通过在黑板上演示作图过程和步骤,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绘图方法和技巧。同时展示三维CAD模型和实物模型,让学生对几何有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将教师的课堂授课录制成教学视频上传至网络,方便学生随时观看。总之,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和知识点,为教师与留学生的教学交流提供帮助。
(2)采用翻转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翻转课堂通过为留学生提供自由、独立的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上精简讲授绘图相关内容,提出工程几何的画图方法和步骤,同时让学生自己或分小组完成绘制。教师从传统的讲授者变为引导者,调整课堂结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结语
笔者针对留学生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内容展开系统研究,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工程制图教学模式。结合留学生的特点,将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融入传统的工程制图教学实践过程,对水利类留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静秋,刘苏,陆凤霞.面向国际的工程图学融合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3(11):81-82.
[2]吳红兵,张学昌,贾志欣,等.工程图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2(2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