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薇
摘要:当前的文学欣赏处境主要是指,在进行文学的欣赏过程中,首先明确其自身的主体所处的位置,明确实际的时令与环境对其理解产生的影响。相对来说,受文学自身的性质影响,在进行欣赏过程中,不同的外部环境对其产生的作用意义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心境与意境则分别指在进行实际的文学欣赏过程中,主体自身展现的心态,并以此为前提基础,通过客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流,感应文学自身的内涵,体现出文学欣赏的作用,由此可知,文学欣赏的处境、心境与意境三者存在辩证关系。
关键词:文学欣赏;处境;心境;意境
以当前的马克思思想为例,该思想在进行文学欣赏过程中,主张将当前的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分析,并通过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代表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例如,以实际的消费与生产为例,只有存在消费需求,才能促使生产进行,而不断的生产,可以满足当前的消费需求,在该关系中,二者展现出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而实际上,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例如,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其自身蕴含的意义、功能、内涵以及作用等,需要通过社会审美来确定,而文学的欣赏,又反过来对文学作品的创作方式、方向以及潮流兴衰等进行决定,展现出相互依存促进的关系。基于此,作者从文学欣赏的处境、心境以及意境等三个方面进行多角度分析,明确其实际意义。
一、文学欣赏的处境分析
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其欣赏的过程属于一个审美的过程,并且其实际的欣赏效果受外界的环境影响,并产生明显的影响效果。因此,在实际的欣赏过程中,大部分读者都以当前的作品为基础,直接从作品中体会其蕴含的意义,并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明确文学作品的实际意义,达到最终的目的与结果。例如,某读者在对一篇文章进行欣赏过程中,灵活利用自身的各个感官,对其文章描写的相关事物进行想象与思考,通过联想、想象、理解以及感悟等方式,加深对文章内涵的分析,跟随作者自身的意愿进行情感理解,感受文章中渗透的元素,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进而实现最终的欣赏目的。由此可知,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应从多个角度进行认知,保证自身在文学欣赏时灵活运用心理功能,明确其表达的处境内涵,满足实际的需求。例如,以我国古代柳宗元创作的《江雪》为例,在该诗中,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却可以通过反复的吟读,明确作者表达的内涵,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句中,作者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现象空间,在欣赏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想象,想象作者表达的画面,仅仅从几个字中,感受到千言万语的内涵。由此可知,在进行文学欣赏过程中,应以处境为基础,进行有效的分析,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二、文學欣赏的心境分析
相对来说,文学欣赏的心境主要指,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自身的心理状态,以实际的情绪为基础,进行有效的分析,主要是指欣赏过程中主体自身的心境。对于当前的文学欣赏来说,想要促使欣赏主体自身的心境发生变化,必须通过内在的内涵对其产生影响,达到最终的目的。因此,在进行文学欣赏过程中,需要灵活的利用当前的心理功能,充分发挥出其自身的作用,帮助欣赏的主体提升审美效果。与此同时,文学欣赏过程中,受其自身的性质影响,在进行心境分析时,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与心情,在进行客观的分析过程中,明确其实际的态度,展现出不同的心境,如,悲伤、愤怒、高兴、喜欢等,通常以客观的观点进行描述,达到欣赏的目的。因此,在实际的欣赏过程中,欣赏主体应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审美意境,进而达到最佳的审美效果。
三、文学欣赏的意境分析
意境概念在我国传统的欣赏中提出的时间较久,例如,早在唐代时期就曾出现过记载,但当时其自身的概念并未明确,难以体现出其自身的精髓。相对来说,其意境主要是指审美的一定境界,如,意境与内涵、主体与客体、情境与想象等,在进行欣赏过程中,达到文学作品欣赏的最高境界。具体来说,当前的文学欣赏意境分析的特征较为明显,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在进行艺术作品欣赏过程中,需要融入作品自身的意境中,感受其作品自身蕴藏的内涵,并利用作品自身的表达方式、理念、思想等吸引欣赏者阅读,感受其自身的意义,并随着作品自身的内容展现出不同的意境,满足实际的需求。例如,当某一主体在艺术作品融入过程中,需要首先明确艺术作品自身的心境与处境,并降低其产生的影响,满足实际的欣赏需求。其次,在欣赏过程中,应从多角度进行分析,置身于作品的事件与人物之外,在不断的优化发展过程中,找准实际的立足点,并站在时代的角度进行审美,感受作品自身的意境。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文学欣赏的心境、处境以及意境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性,并且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因此,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应明确三者对其产生的影响,如,处境影响欣赏主体,处境存在不同,欣赏的效果也存在不同,需要将三者进行合理的分析,以此来提升欣赏效果,满足当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旭光.艺术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
[2]赫尔岑.赫尔岑论文学[M].辛未艾,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35.
[3]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32.
[4][加拿大]弗莱,稳练的批评家[G]//弗莱文论三种.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264.
[5][德]姚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G]//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32.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