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珈仰
摘要:21世纪,法国作家引领文学叙事格调创新改革之路,在文学、哲学、历史以及艺术学等文化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利用文本写作与艺术想象相结合的方式渲染五彩缤纷的世界,激发了大众对于自我认知以及社会现象的深思,充分表达了后工业时代,人们在意志培养以及文学塑造上的拼搏精神。本文将以叙事格调的碎片性、游戏性、开放性以及多元化的审美为切入点,对21世纪法国代表性文学作品进行简述分析。
关键词:法国文学;叙事格调;审美取向
一、碎片化叙述与语言游戏
上世纪70年代末期,法国作家Philippe Sollers(菲利普·索萊尔斯)、Jean-Philippe Toussaint(让-菲利普·图森)、Jean Echenoz(让·埃什诺兹)等形成了新新小说派别。菲利普·索莱尔斯和Jean Ricardou(让·里加尔杜)等人创办了理论代表性杂志《原样》,拉开了以文字主义代替现实主义的序幕。而“小说并不是历险的文字,而是文字的历险”的主张[1],更是表明了语言游戏已正式登上文学历史舞台。索莱尔斯指出:世界是持续性、开放性的文本,任何文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文本相互融合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2]。文本写作与传统叙事截然相反,是把本文碎片化,用赋有文化内涵的语言符号来刻画人物。
《恒定的激情》、《时光的旅人》以及《恋之星》等是古典诗歌与道家思想相融合的代表性作品,采用了中国文化元素,对西方文学进行质疑。《恋之星》主要讲述了一对恋人逃避世事,来到孤岛生活。作品通篇都没有传统小说的逻辑性情节,而是利用语言符号塑造人物从而形成自我感知的世界。书中还以我国古代诗人王维为借鉴,描述了一位中国诗人的所见所闻,着重表达其悠然自得的心境,这与爱侣远离尘世的淡泊洒脱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文学叙述与电影、音乐美学融合
让·埃什诺兹指出:写作贴近于绘画以及摄影等方式,也存在类似对焦操作、画面清晰与否等问题。他在小说创作中也曾采用大量的镜头推移等电影拍摄手法,将文学叙述与电影美集于一身,使小说更加活灵活现,画面感十足。让·埃什诺兹的小说《拉威尔》讲述了主人公莫里斯·拉威尔(法国作曲家)的一生。小说开头就利用电影视角,描述人物躺在浴缸里,给人以直观体感。
勒克莱齐奥在《电影漫步者》中对文字与影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的小说在将文字图像化的基础上,还利用镜头、灯光等电影手法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鲜明化。同时,还在文字中插入音乐舞蹈场景,使叙事文字更有多元化。勒克莱齐奥在《饥饿间奏曲》中,利用《波莱罗》渲染二战背景,利用音乐回旋重复、逐渐增强,而在结尾处却突然停止的曲风,揭示了人物艾黛尔无法回归故里的无奈以及对食物的渴求。同时《波莱罗》与小说名字相呼应,《波莱罗》旋律的变化也映射了艾黛尔家庭的繁荣衰败过程,从而表达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三、自我虚构与创伤叙事
直至21世纪以后,自我虚构逐渐成为法国文学的主流形态,该文学流变主要是让作者、主人公以及叙述者拥有一样的名字以及生活经历。同时,很多作者借鉴自身经历虚构小说,使作品与现实充分融合。著名作家Annie Ernaux(安妮·埃尔诺)的《悠悠岁月》是典型的虚构作品,它可以说是传记文学的历史性转折点。文章从开头到结尾都是采用的第三人称,在虚构自身经历的同时,更是勾起了读者的回忆,进而引起共鸣,甚至堪称是法国人的集体回忆。
法国文坛还存在很多后恐袭时代的作品。这与新世纪法国频频遭受恐怖袭击不无关系。杨金才教授曾指出:“全球性的反恐和后冷战思维催化了具有反思生命意义、深入关照历史,并将历史渗透到现实之中的一种文学形式,即‘9·11文学”[3]。这些作品披露了恐怖袭击对法国人民心理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并起到一定积极效用。比如说Arnaud Cathrine(艾尔诺·卡特纳)的《在心的位置》,主要讲述了巴塔克兰剧院袭击对五位主人公的影响。电台记者Antoine Leiris(安托尼·索奥多)的妻子在恐袭中不幸丧生,小说以安托尼·索奥多的日记本为主线,表达了主人公对亲人的无限思念,并抒发了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
四、结语
综上所述,21世纪的法国作家侧重于分析历史事件、领悟生命真谛、披露社会冲突,其叙事文体特征以碎片性、游戏性、反讽性等为主,并将文字叙述[4]与电影美学、音乐美学相结合,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诸多作者还采用虚构自身经历的手法,引发大众共鸣,形成一种社会文学。多样化的结构、艺术化的审美以及跨区域的思维等构成了后现代文学体系,体现了人们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
参考文献:
[1]张容.法国新小说派[M].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2:11-12.
[2]刘成富.世纪法国“反文学”研究[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218.
[3]杨金才.21世纪外国文学研究新视野[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4]张璐.试论勒克莱齐奥的文学观[J].外语学刊,2017(1).
(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