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回
有请邹瑜先生接着讲
诗曰:
挥手别荧幕,跨界走仕途。
光环惹人羡,何须把槽吐。
话说去年,电影《速度与激情8》上映,依旧是香车、美女,肌肉、激战,令观众直呼过瘾。电影上映不久后,有消息称,电影中霍布斯的扮演者道恩·强森很可能会竞选美国总统,惊掉无数观众的大牙!
这绝非空穴来风。去年夏天,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批准了一个政治行动委员会,名为“Run the Rock 2020”。据说,这个非正式的政治行动委员会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敦促那位昵称叫“Rock”的明星早日投身参与2020年的美国总统宝座大战。Rock正是道恩·强森出道时的艺名。
列位看官,也许你会认为这是一出闹剧:这个只会摔跤和打斗的动作明星,居然也能当总统?不过,美国一家机构认真做了一项模拟民调:如果大选,强森对决特朗普,两人的民调支持率为42%:37%,强森胜出。得知消息后,强森开心地说,未来会认真考虑此事。
在荧幕上叱咤风云,得万千宠爱的明星,一旦要跨界踏入政治圈,其明星光环自然会为他们带来常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当然,如果明星利用自身优势参政议政,也会发挥不小的作用。今天咱们就来说说明星参政的故事吧。
里根登宝座 艳星成议员
要说弃演从政第一人,非罗纳德·里根莫属。幼年时,里根家境并不富裕,靠着奖学金半工半读上完了大学。他第一个工作是在美国中西部的艾奥瓦州做电台播音员,这份工作锻炼了里根的口才。
1937年,里根正式进入好莱坞,开始长达27年的演员生涯。他一共出演了53部電影,大部分是喜剧和爱情片。里根清晰的嗓门、逍遥的风格以及魁梧的体型,使他相当受欢迎。不过,不管怎样卖力,里根在好莱坞始终爬不上大明星的地位,很多人认为他只是个“二流明星”。
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开始参与政治,1940年代担任美国电影演员工会主席。1966年,里根竞选加州州长成功,正式步入政坛。4年后,他再次当选加州州长。1980年,里根击败前任总统卡特,成功入主白宫,开创电影明星当选总统的传奇。4年后,他竞选连任成功。
一个演员能当好总统吗?这是当年很多反对者对里根的质疑。正是因为演员的经历,里根擅长演讲,以和蔼、幽默、充满自信的形象令民众折服。在经济政策上,他主张缩减政府规模和权力,减少税收,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明显地改变了美国经济长期“滞胀”的局面。在国际交往中,他提出著名的“星球大战”计划,一边积极与苏联谈判,一边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成为中美建交后首位在任时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
演艺生涯没让里根大红大紫,作为总统他的政策却深刻影响了世界政治格局。难怪世人对他的盖棺论定是“二流的演员,一流的总统”,恰如其分。
列位,如果说里根从政是一出正剧,那么下面要说的这位就有点儿让人啼笑皆非了。1987年,知名艳星爱罗娜·斯多拉当选为意大利议会议员,正式进军政坛。这位全国知名人物原籍匈牙利,曾拍摄近40部色情电影,谁也没想到她会跨界转型。
在政界,斯多拉依然尽显“影星”本色。当选的当天,她就在公开场合袒胸露背而引发热议,后来经常穿着性感低胸装出席各种政治会议。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斯多拉公开表示,她愿意“献身”时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以换取世界的和平。
很多人把斯多拉看作政坛一朵奇葩,不过她的经历却成为不少同行的榜样。比如2005年,俄罗斯艳星玛丽娅·萨德科娃成功当选别尔戈罗德州杜马议员;2010年,古巴脱衣舞女阿德里艾丽·法塔尔宣布竞选议会议员……凡此种种,真令我等大跌眼镜,直呼意外呀!
司长小可爱 总统亦歌星
说起下面的这位小童星,想必会唤起您美妙的童年记忆。她就是美国著名童星、被视为“小可爱”代名词的秀兰·邓波儿。
邓波儿4岁初登银幕,6岁风靡影坛,7岁捧起奥斯卡小金人,10岁称霸好莱坞票房。当她在《威莉·温基》中唱起的《友谊地久天长》时,打动荧幕前无数人的心,观众称她为“大众小情人”。彼时电影学会评论邓波儿:“她给成千上万的儿童及成人带来的欢快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儿童所能做到的。”
这位小童星很早就与政治家有交集。1935年,邓波儿应罗斯福总统邀请去白宫做客,她做了个恶作剧,将带去的小石子掷在第一夫人的后背。1947年,她出演由华纳兄弟公司出品的电影《哈根女郎》,与她搭戏的正是前文提到的美国总统里根。
后来,邓波儿息影嫁人。从1960年代开始,她先是任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代表,又担任美国驻加纳和捷克斯洛伐克大使。再后来,她任职福特总统的礼宾司司长,成为第一个担任该职务的美国女性。1977年4月,秀兰·邓波儿还曾来访中国。
邓波儿当年的银幕形象深入人心,这无疑对她从事外交工作有很大好处,她聪慧的头脑和干脆利落的办事风格则让人刮目相看:原来她还是一位能干的政治家。时至今日,众人依然怀念银幕上那个天使般跳着踢踏舞的小萝莉。
在海地,有一位政治人物的传奇不输邓波儿。他出生在海地首都太子港的富裕家庭,青年时在美国半工半读,回国后接触到键盘音乐,凭一首堪比中国神曲《小苹果》的《欧拉拉》红遍全国。他就是米歇尔·马尔泰利。
马尔泰利擅长幽默搞怪:男扮女装,穿婴儿尿布,甚至脱裤子取悦观众,一个妩媚的眼神曾一度引爆海地地区。他也因此被誉为海地“歌坛总统”。谁也没想到,这个歌坛总统会真的成为国家总统。
2010年海地发生7.3级强烈地震,半年后依旧满目疮痍,约81万灾民仍住在帐篷,条件恶劣。海地政府被指责不作为,政坛腐败严重,国际社会对海地政府官员失去信任。马尔泰利决定参加总统选举。
他的对手嘲笑:一个戏子凭什么统治国家?马尔泰利在竞选中充分展现了他的舞台才华,比如站在车顶跳舞、在记者镜头前搞怪。他把“改变”作为自己的政治口头禅,而这正是饱受地震、暴力、腐败和瘟疫之苦的海地所需要的。最终,马尔泰利顺利就职海地总统。
只不过,马尔泰利虽然十分努力,却没能收拾好政府的烂摊子。2015年,他退出了纷扰不休的政坛,重新写歌谱曲。这真是只羡明星不羡总统啊!
偶像欲从政 影帝折仕途
2017年的最后一天,印度政坛发生了一件大事。列位看官休要急躁,且听我慢慢道来。
话说这天,印度“国民偶像”拉吉尼甘特宣布将进军政界,并在他的故乡泰米尔纳德邦组建政党,参加印度的下一届州议会选举。时年67岁的拉吉尼甘特说:“做出从政的选择并不是为了金钱或是名声,我只是想改变印度的政治风气。”
您可能觉得这话有点儿狂妄,对拉吉尼甘特来说可是千真万确。从1970年代踏入影视圈,在近50年中,他一共出演了175部电影,其中多部影片创下印度影史纪录,政府曾两度向他授勋。
在印度,拉吉尼甘特的知名度可能连总理莫迪都要甘拜下风。2016年,他主演的宝莱坞警匪片《Kabali》上映,首映当天多家企业特意放假让员工去看。印度亚洲航空公司为表示支持,将一架飞机外壳涂成了他的电影海报。瞧瞧这力度!
虽说拉吉尼甘特并没有从政经验,但他的数百个粉丝俱乐部将会成为选举支持机构。他的粉丝团公开表示:我们已经准备好拉吉尼甘特时代的到来。
其实,印度演员跨界从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就在泰米尔纳德邦,1980年代去世的邦首席部长拉马钱德兰曾经是一名演员兼制片人。拉马钱德兰去世后,他的职位由他的学生、女演员贾亚拉利塔接替。
演员从政看上去风光无限,不过也有人栽了跟头,搞得身败名裂。菲律宾前总统埃斯特拉达就是一个例子。他24岁就夺得了菲律宾“影帝”,在银幕上“侠盗罗宾汉”形象俘获了众多粉丝的心。
后来,埃斯特拉达弃演从政,先是当选圣胡安市的市长,后又历任参议员、副总统,1998年成为菲历史上第一位“演员总统”。不过,他上台后却没有改掉之前的恶习,经常与一些“问题人士”花天酒地直到深夜,而且拥有多名情妇且从不隐瞒。
2001年,因卷入贪污丑闻埃斯特拉达遭到罢黜。当时,菲律宾检方指认他贪污受贿40多亿比索(约合8100多万美元)。菲政府没收了他的一座豪宅和7.31亿比索(1550万美元)存款。2007年他被判终身监禁,后获得时任总统阿罗约的特赦。
埃斯特拉达并没有就此沉寂。2010年,他再次参选总统,试图东山再起,却败给了阿基诺总统。2012年,他宣布参选马尼拉市长,最终如愿当选。把一个有政治污点的人推上市长宝座,我真想对当地选民说:你们可长点儿心吧!
佐罗进国会 总理曾拍片
去年12月,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访华,让很多迷妹大饱眼福。特鲁多拥有飘逸卷发、深邃眼神、英俊面庞,被很多人视作好加版的好莱坞明星。
这并非信口乱叫。在从政之前,特魯多当过酒吧保安、数学老师、蹦极教练、拳击手,而且是一位著名的电视剧演员。
2007年,加拿大广播电视公司拍摄历史剧《伟大的战争》,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32.5万加拿大士兵和护士在欧洲战场的悲壮故事。特鲁多扮演魁北克省的战争英雄塔尔波特·帕皮诺——加拿大最伟大的战争英雄之一。他和100多名志愿者一道,在营地中生活了两个星期。和祖先一样,他们在战壕中前进,在羊毛制服里面流汗,吃干牛肉和面包,听从英国军官的命令。这部充满纪录片风格的剧目广受好评。
2008年,特鲁多正式成为议员,开启从政生涯。2015年,他冲击总理宝座。竞选对手发起攻击:“他是一个演员,这是他生来的角色!”然而,正是演员的经历让特鲁多非常善于利用社交媒体展示个人魅力。他经常用手机自拍,在脸书和推特上推出,毫不吝啬与粉丝分享生活细节。结果,他高票当选。现如今,世人正在关注特鲁多是否能成为一名称职的总理。
除了前文所述,弃演从政的明星还有饰演“佐罗”的法国巨星阿兰·德龙,他后来跻身法国国会议员;饰演“终结者”的好莱坞巨星阿诺德·施瓦辛格,竞选成为美国加州州长;日本乐团主唱今井绘理子,高票当选日本议会议员。
其实,除了主动从政,很多明星的一举一动也会影响政局。2012年美国大选的关键阶段,乔治·克鲁尼为奥巴马举办了一场筹资聚会,入场费即4万美元,当晚筹得竞选资金1500万美元。奥巴马乐开了花。
正是:
明星跨界走仕途,自带光环惹人妒。
这次书先说到此处,下回书说什么,咱们且听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