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胜清
不久前,教育部等四部门发布了严厉整顿校外培训机构的通知,这一行动引发了舆论对中小学生“减负”问题的集中关注。今年“两会”上,有关“减负”的话题再次成为焦点,而且“减负”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问题。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将这一问题列为“民生工作”。中小学生的书包,为何成了如此“高层级”的议题?
书山题海、死记硬背、拖堂加课的教育方式,虽饱受诟病,但也是由来已久,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笔者认为,目前学生学业负担重的根源还得从教育机制、社会评价导向上去探寻。近年来,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就近入学,但在教育考核体制上,又要参照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等指标,特别是基层学校内部,这种考核最为明显。因此,要真正解决减负问题,关键是要从源头治理,彻底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
由于科学的教育观还未在全社会真正树立,实际工作中背离教育规律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要求还停留在口号和倡导上,工作还没有抓到症结上,基础性制度还不健全;地方政府部门大多用升学率作为主要甚至唯一标准来评价学校和教师。这样的导向,成为学校用考试成绩、升学率来评价教师,决定教师职务晋升和绩效工资的推手。就是说,社会和地方政府以这样的方式评价学校,学校也往往用学生考试分数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工作好坏。再加上中考、高考升学制度的指挥棒作用,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最终会传导给学生,学生负担加重成为必然之事。分数评价虽有弊端,但因为在另一个层次保证了公平而深深扎根在教育内部和社会生活中,单一的评价模式让学校的办学模式也趋向单一。
为什么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素质教育难以深入落实,其根本的原因是,以升学率和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学校、教师评价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指标,以考试成绩高低论学生输赢的单一评价模式造成的。所以,减负天天喊,学生负担却不减反增。面对现在的评价制度,校长和教师“压力山大”,迫切要求實施评价制度改革,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真正实行多元化评价、科学评价,给学校、教师、学生同时减负。
面对这种积重难返的现实,需要宏观的长远的设计方能解决问题。否则,减负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第一,改革以升学率和分数作为评价标准的教育评价机制。毋庸讳言,目前在我国,中考、高考仍然是教育的指挥棒,指挥棒指向哪里,整个教育的资源调度就会朝向哪里。教招考一体化框架中,主要的标准还是看分数,学校选择空间小,学生家长只能让孩子拼命补课提高分数,以便进入好的学校。正像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炳奇所说的:在高考制度尚不能突破教招考一体化框架的当下,我们必须承认,基础教育的导向,就是应试教育。
第二,要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因为历史原因,一些地方和区域内教育资源失衡。每年开学前都会出现的家长 “5月焦虑”现象说明,名校导向下的入学升学是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隐性因素。因为,名校往往是学生将来中考、高考的基础。但名校在一个地方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所,而应试是中考、高考的必经途径,因此,没有家长敢于放松对孩子分数的要求。
第三,要克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形成全面可行的长效机制,建立与人成长规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教育部门要改变评价方法,建立一整套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从源头上改革评价体系,突破以升学率评价学校、以分数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单一评价模式,更需要突破教招考一体化框架,建立多元升学体系,给学生和家长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
与此同时,还要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实施优秀教师轮岗制度,解决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改变不合理的人才评价制度,真正确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理念,真正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技术工人的地位和待遇,拓宽技术工人上升通道,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让每一个有作为的人都能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