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8-07-20 06:02:34雍江堰李燕谢国丽易玉玲葛一漫
山东医药 2018年24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乙肝中性

雍江堰,李燕,谢国丽,易玉玲,葛一漫

(1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611137;2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3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慢性HBV感染是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发生的主要原因,疾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目前临床常用丙氨酸转氨酶(ALT)、HBV-DNA等标志物判断慢性HBV感染的严重程度,但其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实际情况,容易延误治疗。CD64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是一种IgG抗体的Fc受体糖蛋白,主要存在于外周血的抗原提呈细胞,几乎不存在于中性粒细胞表面。细菌细胞壁脂多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γ-干扰素、细胞因子等均能够刺激中性粒细胞CD64过表达,导致中性粒细胞被活化,放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1],包括吞噬作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细胞因子释放等过程。研究发现,CD64可用于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情判断,如人巨细胞病毒、EB病毒或其他DNA病毒感染[2,3]。本研究探讨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细胞比例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HBV感染患者101例,其中乙肝37例(乙肝组)、肝硬化32例(肝硬化组)、肝细胞癌32例(肝癌组)。乙肝组男26例、女11例,年龄(42.22±12.50)岁;肝硬化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48.44±13.80)岁,Chlid-Pugh A级15例、B级14例、C级3例;肝癌组男26例、女6例,年龄(54.19±13.85)岁,肝癌巴塞罗那分级(BCLA)A级13例、B级14例、C级5例。纳入标准: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4]、《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5]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其他慢性病毒感染、血吸虫感染、酒精或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他肿瘤及继发性肝癌、心血管疾病、肾病等其他基础性疾病患者,以及妊娠及哺乳者。选择体检中心健康者16例为对照组,男3例、女13例,年龄(45.19±12.21)岁。各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

1.2 相关指标观察 分别留取四组清晨空腹EDTA抗凝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CD64+细胞比例,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CRP,采用SYSMEX2100血球仪检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淋巴细胞百分比(Lym%)。上述检测均于采血后8 h内完成。

2 结果

2.1 各组中性粒细胞CD64+细胞比例比较 乙肝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对照组CD64+细胞比例分别为(31.54±11.44)%、(51.90±37.59)%、(42.40±23.29)%、(15.87±2.90)%,乙肝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均高于对照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均高于乙肝组,组间比较P均<0.05。肝硬化组Chlid-Pugh A级患者CD64+细胞比例为(40.99±14.09)%、B级为(49.58±28.41)%、C级为(117.55±88.64)%,C级高于A、B级(P均<0.05)。肝癌组BLCL A级患者CD64+细胞比例为(32.05±8.12)%、B级为(49.61±28.10)%、C级为(49.10±29.18)%,B级高于A级(P<0.05)。

2.2 各组血清CRP、Neu%、Lym%比较 CRP:乙肝组、肝癌组高于对照组,肝癌组高于乙肝组、肝硬化组(P<0.05);Neu%:肝癌组高于对照组、肝硬化组;Lym%:肝癌组低于对照组、乙肝组、肝硬化组;组间比较P均<0.05。见表1。

表1 各组血清CRP、Neu%、Lym%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肝癌组比较,△P<0.05。

2.3 慢性HBV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细胞比例与血清CRP、Neu%、Lym%的相关性 慢性HBV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细胞比例与血清CRP呈正相关(r=0.220,P<0.05),与Lym%呈负相关(r=-0.215,P<0.05),与Neu%无相关性(r=0.122,P>0.05)。

3 讨论

CD64的分子量为72 000 kD,主要通过细胞表面不同类型的Ig Fc受体与Ig Fc结合发挥作用[6]。目前常见的CD抗原Fc受体主要有Fcγ-R、Fcα-R、Fcε-R等,Fcγ-RI即CD64。CD64可识别免疫球蛋白的Fc片段,与细胞和体液免疫均相关,其表达受细胞因子的调节。目前,国内外针对CD64在感染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结论不同。张茜等[7]研究发现,CD64指数是判断特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且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用于评估特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Pauksens等[6]认为,CD64是细菌感染的可靠指标,特异性高,并与细菌感染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预后相关,病毒感染时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并不会发生明显改变。然而,根据苏密龙等[8]的报道,急性病毒感染后患者CD64表达亦会上调,其上调的幅度与急性细菌感染患者无显著差异,故认为CD64并不能作为判断和区分患者感染源的指标。Fjaertoft等[9]研究发现,CD64可作为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指标,但CD64在有并发症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中也会高表达。研究显示,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CD64指数升高,且随病程变化而改变,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会导致CD64下调,提示CD64能够反映抗病毒治疗的效果[10~12]。

本研究结果显示乙肝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细胞比例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提示HBV感染可引起CD64过度表达。与乙肝组相比,肝硬化组和肝癌组CD64+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说明CD64与HBV感染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HBV感染后机体会发生非常复杂的免疫活动,主要通过活化的CD4+T、CD8+T细胞和NK细胞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参与机体抗病毒反应以及免疫损伤,如抗炎因子IL-10、TGF-β、IL-35;分泌促炎因子IL-12、IL-17、INF-γ、TNF-β等参与细胞体液免疫[13];肝脏CD4+T细胞通过分泌INF-γ来维持HBV持续携带者的免疫系统耐受[14]。因此,机体在HBV的刺激下过表达INF-γ等细胞因子可能是促进CD64高表达的主要原因。本研究肝癌组与肝硬化组CD64+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原因是只观察了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量,未进一步观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CD64表达量在HBV感染后的变化趋势。Feng等[10]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CD64+细胞比例在HBV感染时会显著增加,与本研究结果相符;但淋巴细胞CD64+细胞比例在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中线性变化趋势更加明显,ROC曲线分析显示淋巴细胞CD64+细胞比例比中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具有更大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提示淋巴细胞CD64+细胞比例对判断HBV感染患者的病情更加灵敏。

有研究报道, CD64联合CRP可以辅助诊断重症细菌感染,并可以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CD64+细胞比例与CRP表达呈正相关,与Lym%呈负相关。CRP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发生慢性HBV感染性疾病时,其水平会随着病情的恶化而升高,因此CD64与CRP呈现明显正相关。肝病的恶化与机体免疫系统相关,随着机体免疫力下降,淋巴细胞数目降低,因此CD64与Lym%呈明显负相关。

本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级者CD64+细胞比例明显高于A、B级者,且有随肝功能级别升高逐步增加的趋势。提示中性粒细胞CD64+细胞比例变化可反映肝硬化病情的严重程度。本研究肝癌A级患者CD64+细胞比例低于B级,提示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不能提示肝癌的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在HBV感染后的各个阶段均明显升高,其水平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BV感染的严重程度。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乙肝中性
乙肝知多少?——带您走出乙肝误区!
肝博士(2024年1期)2024-03-12 08:38:56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30
乙肝妈妈:我该如何孕育一个健康宝宝?
肝博士(2020年4期)2020-09-24 09:21:32
英文的中性TA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20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7:52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FREAKISH WATCH极简中性腕表设计
工业设计(2016年11期)2016-04-16 02:44:40
我哥这10年的悲欢离合乙肝路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9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