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霞,李鑫,宋芳玲,曾莎莎,龙霖,
(1.川北医学院 护理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护理部,四川 南充 637000)
目前,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生活质量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1]显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60岁及以上年龄的老年人群数占比上升2.93%,占总人口数的13.26%。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相比,我国老龄化进程远超经济发展速度,其原因在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经济水平差异较大[2]。国内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以及西部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一直未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3]。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4-6]。四川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人口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前列,不同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同,以三台县和西充县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最高[6]。因此,调查四川北部地区老年人养老方式需求对于促进该地区公共卫生事业和经济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四川北部地区397例老年人就养老方式需求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1.1 研究对象 2017年5-9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四川北部地区三台县和西充县两个地区的老年人397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四川北部地区常住居民;(2)年龄≥60岁;(3)精神状态良好,对答切题;(4)愿意参与本调查。排除标准:排除因身体健康状况差或有严重认知障碍不能回答问卷的老年人。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经查阅后整合、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当地发展情况,自行设计四川北部地区老年人养老方式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内容经过社区护理、老年护理6名专家2轮审议,预调查后确定最终内容。问卷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老年人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2)生活状况:居住情况,子女数,月收入,生活自理情况,健康状况,身体状况满意度,生活困扰等;(3)养老需求情况。
1.2.2 调查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者经过严格的培训后,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并说明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以及问卷填写的方法,对于无法独立完成问卷填写的对象,由调查者逐一询问相关问题意见之后代填选项。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415份,回收有效问卷397份,有效回收率为95.66%。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养老需求情况 本组研究对象共397例,男197例(49.6%),女200例(50.4%);年龄60~94岁,平均为(74.21±8.0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16例(79.6%),初中及以上81例(20.4%);婚姻状况:有配偶284例(71.5%),无配偶113例(28.5%);常住地:农村190例(47.9%),城镇207例(52.1%);子女数0~8人,平均为(2.84±1.78)人;月收入:≤500元154例(38.8%),501~1000元111例(28.0%),1001~2000元81例(20.4%),>2000元51例(12.8%);生活自理情况:完全自理351例(88.4%),部分自理45例(11.3%),完全不能自理1例(0.3%);健康状况:健康126例(31.7%),疾病271例(68.3%);身体健康状况满意度:满意295例(74.3%),一般92例(23.2%),不满意10例(2.5%);养老需求情况:期望家庭养老320例(80.6%),期望社区居家养老40例(10.08%),期望机构养老37例(9.32%)。
2.2 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的原因
2.2.1 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模式的原因 接受调查的397名老年人中有320人选择家庭养老为主,其主要的原因是习惯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其余原因由高到低依次为有子女的照顾、经济条件不允许、可以为家人提供帮助、其他(认为机构养老属于子女无孝、养儿防老)等。见表1。
表1 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模式的原因[n(%)]
注:为多选题
2.2.2 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原因 接受调查的397名老年人中期望机构养老者为37人(占9.32%),选择机构养老主要的原因是为子女减轻负担(31.7%),更多的老年人(65.4%)会选择以生活照料为主的养老机构,大部分老年人(60.3%)会优先考虑养老机构的住宿,饮食,环境等条件,将机构养老费用和医疗设施情况作为考虑因素的比率分别只占19.3%和18.1%。见表2。
表2 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原因[n(%)]
注:为多选题
2.2.3 老年人选择社区养老的原因 接受调查的397名老年人中选择社区养老者为40人(占10.07%),其主要原因是生活环境不会改变(占28.4%),详情见3。
2.3 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2.3.1 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单因素分析 对四川北部西充县和三台县两地区397名老年人调查发现,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和子女数的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老年人选择社区养老的原因[n(%)]
注:为多选题
表4 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单因素分析(n=397)
续表4
变量养老方式[n(%)]家庭养老(n=320)社区居家养老(n=40)机构养老(n=37)χ2或HP感觉孤独1.4810.477 没有或很少时间199(50.1)25(6.3)28(7.1) 小部分时间103(26.0)12(3.0)8(2.0) 大部分或全部时间18(4.5)3(0.8)1(0.3)
2.3.2 老年人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多因素分析 对397名老年人调查研究,以老年人所期望的养老方式作为模型的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4个变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子女数)作为模型的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居住情况符合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模型,对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P<0.05)。见表5。
表5 老年人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多因素分析
3.1 四川北部地区老年人群养老方式需求现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80.6%的老年人期望的养老方式为家庭养老,10.08%的老年人期望社区居家养老,9.32%的老年人期望机构养老。由此可见,家庭养老是我国四川北部地区大部分老年人所理想的养老方式,其比例低于吴蓉[7]等的研究结果,与刘日淼[8]等学者研究报道相近,这可能是因为吴蓉等学者所调查的对象偏农村人口,而本研究中农村和城镇人口所占比例均衡。
3.2 四川北部地区老年人群养老方式需求现状的原因分析 家庭养老是我国四川北部老年人所期待的主要养老方式,究其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思想文化观念,提倡百善孝为先、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担心自己脱离子女的照料会遭受他人议论等[9];另一方面,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政府公办养老机构远不能满足需求,而民办养老机构收费较高,对部分老人来说费用难以承担[10]。然而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差和养老需要增加的情况下,机构养老是众多老年人一个不错的选择。本研究结果显示,四川北部地区仅仅只有9.32%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庭养老加重子女负担,现在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将来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一对夫妇可能需要承担起两家老人的赡养负担,家庭经济压力大;二是医疗条件不足,相对于集中养老来讲,家庭养老的条件相对落后,特别是生活在偏僻农村的老人,基本的医疗条件也许也得不到满足,这对于年老体弱的老人来说是一个弊端;三是家庭养老易产生家庭纠纷,特别是久病卧床的老人家庭,俗话说久病无孝子,常年照顾老人个别子女或儿媳难免心存间隙,给家庭和睦造成一定影响。
3.3 四川北部地区老年人群养老方式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分析了影响四川北部地区老年人选择养老模式的因素发现,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子女数的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居住情况符合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模型,对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P<0.05),说明四川北部地区老年人对养老模式的选择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本研究结果与陈正英等[11]的研究结果相近:在武陵山片区老年人对养老模式的选择受子女数、医疗费用承担方式、宗教信仰、健康状况满意度、吃饭及打电话的自理情况6个因素的影响(P<0.05)。而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较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更期望家庭养老的模式,该结果与既往研究[12-13]结果一致。长期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较城镇老年人更倾向于家庭养老。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四川北部地区极大部分老年人期望家庭养老,极少数老年人期望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而在养老服务人力、物力和财力缺乏情况下,应建设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是目前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应让四川北部地区老年人意识到机构居家养老的好处,协调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居家养老的发展,促进四川西部地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