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解读
解读1 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证明
适用考题:“-——让——长久”“奇妙的实验室”等。
去年“阿尔法狗”三战零败赢过天才围棋手柯洁,让人们真正见识了人工智能的神奇与伟大。连柯洁都忍不住感叹“对于AlphaGo的自我进步来讲,人类太多余了”。但事实上,谷歌公司研发“阿尔法狗”不仅仅是为了赢得一盘围棋,而是想通过围棋来试探它的功力,最终目的是推动社会变革、改变人类命运。比如将人工智能带入医疗、教育、能源等领域,不仅有可能大幅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稀缺资源更大程度的共享。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最终证明的依然是人类为不断寻求更好的发展而进发的智慧和创造力!
解读2 人工智能值得引起我们的危机感
适用考题:“人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也是唯一该脸红的动物”为话题作文、“——很重要”“不可怕”等。
继“阿尔法狗”横空出世之后,关于人工智能把人类逼入绝境的担忧不绝于耳。连斯蒂芬·霍金、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这样大名鼎鼎的人物也都不止一次公开表达过对超级人工智能的恐慌。比如在探讨人工智能伦理的电影《机械姬》中,女机器人意识觉醒,并最终报复杀死创造出她的人类“上帝”。我们不禁追问,科幻电影里的这一切会成真吗?人类真的会被自己创造的工具超越吗?现在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始终怠惰懒散、不求突破,就算不被人工智能超越,人类自己也会慢慢退化到无能的境地。
解读3 人工智能“不智能”,不能一味迷信科技
适用考题:“让我想一想”“适合“从生活中学会——”等。
目前,在生活中最为人熟知的人工智能就是车辆“无人驾驶”技术和家居智能助手“天猫精灵”。前者是通过智能操控,将人从方向盘上解放,车辆可自行完成既定行驶任务。后者可以通过声控、对话等方式,让“精灵”对智能家居进行控制,当好“小管家”。事实上,自“无人驾驶”技术推出以来,就出现过好多起碰撞事件,车子不仅撞过建筑物,还撞死过人。而“天猫精灵”也无法精确识别主人的每句话,常常反应迟钝,引起用户差评。诸如其他的智能音箱、智能家电,往往只是套了“人工智能”的噱头,难以实现真正的智能。新潮的科技固然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我们也不能一味迷信,毕竟科技的最终意义不在于一个劲儿地“创新”,而在于是否“适用”。
佳作范本
人工智能,没那么智能
文/婉珊 校对/廖方舟
这天一进门,我就看到了家里来了一位新“客人”——颜色纯白、底部发光、身型圆滚滚的智能音箱。我连忙问:“它有什么功能?”
没想到这句话被音箱听到,它居然自动开口:“我能帮你买东西、放音乐、充话费、查快递、控制家电、成语解释、陪你聊天……”
太厉害了吧!我听得心花怒放,越发觉得科技才是决定生活方式的王者,这世界,几乎没有科技做不了的事!
当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们家的科技爱好者——李辉民同志,就是我老爸。小米平衡车、智能计步器、睡眠监测仪……各种智能工具都被他搬回家。我们现在出门在外,通过手机还能监控家里养的小狗在干吗,别提多方便了。
可谁知,面对这个新来的“客人”,老妈忽然有点不高兴了:“这东西一点都不智能!我说了半天它都答非所问。”
“怎么会呢,你再试试!”我让老妈照做了一遍,原来,老妈的普通話不标准,有时候没法让智能音箱识别出她的语言。于是我嫌弃道:“自己一口‘塑料普通话,还能怪别人!”
那段时间,我每天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音箱扯上几句,还常常把我和它的对话录成小视频发给同学看。
我正在兴头,老妈的声音从厨房间传来:“你现在越来越喜欢跟机器聊天,都懒得理我了。说要教我念拼音,也没做到。”
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老妈这种可怜兮兮又隐含不满的口吻。我立刻解释:“是你太忙了,跟你说不上话嘛!”
“我可是每天在家等着你放学,想和你说话。你呢,天天回家就看手机、摸音箱……”我这才意识到,随着爸爸往家里搬来的智能产品越来越多,科技似乎也不知不觉地把我们的亲情冲淡。
我想起有新闻说,基于人工智能的“无人驾驶”技术,也导致了车祸,甚至撞死了行人,可见再先进的科技,也有失灵的时候,再智能的产品,也不懂人类的感情呀!
“我来帮你切菜!”我嘻嘻哈哈走进厨房,惹来老妈嫌弃:“别给我捣乱。”
“人工智能不会切菜,还是老妈最能干!”老妈白了我一眼,下一秒,我们却一起笑了起来。
点评:
文章写了“我”家拥有越来越多智能化机具后,亲子关系发生的变化:“我”越来越沉迷于电子产品而妈妈对“我”的冷漠也早有不满。结尾处,“我”在妈妈的提醒中清醒过来,终于走向生活、走向亲情,给人留下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