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下腰痛患者腰骶角与腰臀比相关性研究

2018-07-19 05:33段生艳王斌何彦国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4期

段生艳 王斌 何彦国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下腰痛患者腰骶角及腰臀比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治慢性下腰痛患者167例作为观察组,收治无下腰痛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腰骶角及腰臀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腰臀比、腰骶角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下腰痛患者腰臀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下腰痛患者腰骶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骶角、腰臀比与慢性下腰痛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 慢性下腰痛;腰骶角;腰臀比

临床相关调查研究显示,>60%的成年人在生活中有过下腰痛的经历,且下腰痛是临床上仅次于上呼吸道疾病的第二位常见就诊原因。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与下腰痛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肥胖是下腰痛常见的一种发病原因。腰臀比与体重指数是用以衡量超重及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标[1]。骶骨上缘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腰骶角,随着影像学诊疗技术的进步,腰骶角的改变在腰椎退行性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作用逐渐突出。腰骶角的变化将导致腰椎生理曲度发生改变,长期发展将致使腰骶部生物力学发生改变,进而引起患者慢性下腰痛[2]。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慢性下腰痛患者的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腰骶角与腰臀比之间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慢性下腰痛患者167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73例,女94例;年龄20-68岁。人组标准:①主要临床症状为后腰骶部疼痛不适,可伴有或不伴有下肢的放射痛;②总病程>8周;③无腰背部、脊柱手术史;④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⑤项目研究资料齐全。排除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司机、妊娠妇女。排除其他特殊病变,如脊柱畸形、肿瘤、腰椎结核、脊膜膨出、强直性脊柱炎、风湿关节病等腰部、脊柱病变。筛选骨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未患下腰痛且能够配合完成研究、研究资料齐全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7例,女53例。

方法:数据测量具体方法如下。①腰骶角:病例X线及MRI片,所有患者于站立位进行拍摄。采用Ferguson测量法对腰骶角进行测量。②腰围:被测者分开双脚30cm,站立位,保持呼吸平稳,于髂前上棘与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水平位上用软皮尺测量1周的数值。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以cm作为计数单位。③臀围:被测者体位同腰围测量,通过耻骨联合水平绕臀部骨盆突出点测量1周。记录及计数方法同腰围。腰臀比值=腰围/臀围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腰臀比和腰骶角以(x±s)表示,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样本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两独立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慢性下腰痛患者腰骶角与腰臀比值相关性:男女腰臀比和腰骶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腰骶角及腰臀比值比较:观察组腰臀比、腰骶角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不同年龄段下腰痛患者腰骶角与腰臀比值相关性:不同年龄段下腰痛患者腰臀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0-40岁、40-50岁、50-60岁者均> 20-30岁和60-7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下腰痛患者腰骶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0-40岁、40-50岁、50-60岁者均>20-30岁和60-7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下腰痛主要指患者下腰、腰骶、骶髂、臀、腿等发生的一组主观痛觉,可伴发或不伴腿麻木及无力感。下腰痛长期反复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现代人群的生活压力增大,而运动相對减少,多在学习及工作中长期处于坐位,导致长期的固定姿势,增加腰椎负荷,导致腰骶周围软组织发生慢性劳损,增加了临床慢性下腰痛的发病率。而慢性下腰痛发生的原因较多,并不单纯局限于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相关研究证实,慢性下腰痛发生的主要病因与脊柱、软组织、内脏、血管、神经、心理等病变有关[3]。而多项相关研究结果显示[4]:肥胖是下腰痛发生的一种危险因素,肥胖加重关节的磨损及负担。腰骶角对稳定脊柱具有重要作用,且其在脊柱生物力学解剖上具有重要意义。腰骶角异常与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腰臀比值与慢性下腰痛的发生存在相关性。究其原因,主要可能由于腰围较大、腰部囤积脂肪较多的患者,容易造成苹果型肥胖、腰部负荷的增加,导致下腰痛发生率增加,且逐渐发展为慢性下腰痛。经过统计学研究分析,不同性别的慢性下腰痛患者腰臀比值与腰骶角相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在临床慢性下腰痛的患者中,男性及女性均可由于肥胖,腰臀比值较高,导致腰椎负荷增加,腰骶角发生改变,长期下腰部疼痛,可伴发腿部麻木、疼痛不适。年龄30-70岁的慢性下腰痛患者腰臀比值及腰骶角均>其他年龄患者。张伟强等研究结果显示,年龄18-40岁的中青年腰骶角过大则可诱发腰椎退行性变[5]。中老年人群营养代谢能力逐渐减弱,如长期缺乏运动、饮食过于肥腻,则可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过多,由此导致腰椎处于长期高压状态,破坏脊柱生物应力,诱发腰椎退变,导致下腰痛。

肥胖引发一系列疾病,临床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应意识到患者控制体重的必要性。避免对腰椎产生不良影响而加速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郭金明,张国权,阿里木江.中老年男性腰椎曲线与体质指数和腰臀比关系的研究[J].颈腰痛杂志,2007,5(28):397-399.

[2]毕金坤,黄卫民,杨晓凯,等.腰骶角形态学测量及临床意义[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5,1(3):55-57.

[3]李亨,郑军.慢性下腰痛临床病因学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6,10(20)49-51.

[4]徐宏娟.诱发下腰痛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1(36):186-188.

[5]张伟强,艾元亮,王涛,等.腰骶角与腰椎退变疾病发病年龄的相关性[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7,38(12):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