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训练二
——遗传的基本规律、细胞基础、分子基础

2018-07-19 08:58湖北周丽娟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8年4期
关键词:噬菌体本题基因型

湖北 何 伟 周丽娟

(本试卷共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原创)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学两大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有关“假说-演绎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 )

①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也用了“假说-演绎法”;②F2出现“3∶1”“9∶3∶3∶1”的分离比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假说”部分;③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④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总与预期相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图1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如此重复多次并计算各种组合间的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图1

A. 甲容器中的小球可能代表精子,也可能代表卵细胞

B. 甲、乙两个容器中的小球总数量应为1∶1

C. 本实验模拟了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D.重复的次数越多,组合间的比例越接近1∶1∶1∶1

3.(原创)遗传学研究中经常通过不同的交配方式来达到不同的目的,下列有关遗传学交配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只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在一个种群中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 正反交可用来判断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

C. 杂合子植株自交一代即可筛选得到显性纯合子

D. 测交可用于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4.(原创)将单基因杂合子的某植物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其中的隐性个体。利用余下的植株进行两种不同的实验:①全部让其自交;②让其所有植株间相互传粉。①②两种不同的方法所得隐性性状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 )

A.1/6、5/12 B.3/8、1/6

C.1/9、1/6 D.1/6、1/9

5.(原创)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说法中,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

A. F1高茎豌豆自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3∶1

B. F1高茎豌豆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

C. F1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基因型之比为1∶2∶1

D. F1高茎豌豆产生两种雌(雄)配子数目之比为1∶1

6.如图表示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若图2、3、4中的同源染色体均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图中所示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依次是 ( )

图2

图3

图4

A. 2、3、4 B. 4、4、4

C. 2、4、4 D. 2、2、4

7. 已知牵牛花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控制,其途径如图5所示,其中蓝色和红色混合后显紫色,蓝色和黄色混合显绿色。现有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了白花、黄花。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图5

A.自然种群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B.用于自交的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

C.该紫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绿花植株和红花植株的比例可能不同

D.该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的黄花植株的比例为3/64

8. 如图6表示一个单基因遗传病家系的系谱图,该病为伴性遗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图6

A.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7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Ⅰ1

C.Ⅱ3不会把致病基因遗传给儿子

D.Ⅲ11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Ⅱ5

9. 如图7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若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若Ⅱ7为纯合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图7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病

B.Ⅱ5的基因型为aaBB

C.Ⅲ10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3

D.Ⅲ9与Ⅲ10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5/12

10. 控制玉米株高的4对等位基因对株高的作用相等,且分别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dd的玉米株高为10 cm,基因型为AABBCCDD的玉米株高为26 cm。如果已知亲代玉米株高分别为10 cm和26 cm,则F1的株高及F2的表现型种类数分别是 ( )

A. 12 cm、6种 B. 18 cm、6种

C. 12 cm、9种 D. 18 cm、9种

11.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则F1中 ( )

A.白眼雄果蝇占1/2

B.红眼雌果蝇占1/4

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

12.果蝇的X、Y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有关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对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一 P:刚毛(♀)×截毛( )→F1全部为刚毛杂交组合二 P:截毛(♀)×刚毛( )→F1刚毛(♀)∶截毛( )=1∶1杂交组合三 P:截毛(♀)×刚毛( )→F1截毛(♀)∶刚毛( )=1∶1

A. 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B. 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在减数分裂中也会发生交叉互换从而发生基因重组

C.通过杂交组合三,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D.通过杂交组合二,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13. 菜豆种皮的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A—显性基因—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显性基因—修饰效应出现,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现有亲代种子P1(纯种、白色)和P2(纯种、黑色),杂交实验如图8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 ( )

图8

A. P1和P2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

B. F1的基因型是AaBb

C. F2种皮为黑色个体的基因型有2种

D. F2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5种

14.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下列示意图中,b为红绿色盲致病基因,a为白化病致病基因,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细胞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 )

图9

15.如图10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图乙、丙、丁分别是对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统计(图乙、丙、丁中的a、b、c表示的含义相同)。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图10

A.该动物各个体细胞中都含有4条染色体

B.图乙中的a、b、c分别表示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

C.图丙可以最恰当地表示图甲所示时期的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关系

D.图丁所示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16.鸡的羽毛有芦花和非芦花两种,芦花和非芦花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雄性芦花鸡和雌性非芦花鸡杂交所产生的F1均为芦花鸡,F1中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性均为芦花鸡,雌性中有一半为非芦花鸡,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F1中的芦花鸡都携带非芦花基因

B.亲本芦花鸡一定是纯合子

C.芦花性状是显性性状

D.如果交换亲代表现型,则F1中雌性个体均为非芦花鸡

17.(原创)下列关于二倍体生物受精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①受精卵中细胞核有两个,一个来自精子,另一个来自卵细胞 ②受精完成后,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③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要先相互识别,再进行融合④受精卵中染色体为精子和卵细胞合在一起,共4n条⑤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如图11表示人体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图11

A.图中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相等

B.图中M点细胞中的DNA数正好是L点细胞中的两倍

C.同一双亲的子代多样性主要原因与GH段和LM段有关

D.图中GH段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和CD段相同

19.如图12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图12

A.图甲中AB对应的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

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的

C.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

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具有放射性

20.(原创)赫尔希和蔡斯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需要两类细菌:含35S或32P的细菌,不含35S和32P的细菌

B.32P标记实验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是因为噬菌体与细菌混合时间过长

C.搅拌离心的目的是加速细菌的解体,促进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

D.35S标记实验子代噬菌体都不含35S,32P实验子代噬菌体都含32P

21.(原创)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组成生命系统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

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C.细胞核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遗传物质是RNA

D.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22.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准备搭建DNA双螺旋模型,他们用一种长度的积木代表A和G,用另一长度的积木代表C和T,用订书钉代表氢键将代表四种碱基的积木连为一体。现已搭建一段含有1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其中有3对是A与T碱基对,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的粗细和所用订书钉数正确的是 ( )

A.粗细相同,23个钉 B.粗细相同,27个钉

C.粗细不同,23个钉 D.粗细不同,27个钉

23.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 %。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

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

24.如图13表示DNA复制的过程,结合图示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图13

A. DNA复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解开双链

B. 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生成的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反

C.从图示可知,DNA分子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点,缩短了复制所需的时间

D. DNA分子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为DNA片段

25.用32P标记的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第一次……第N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2条,则这至少是第几次分裂的分裂期 ( )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6.(10分)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孟德尔等遗传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2)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细菌是由S型细菌突变产生的。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细菌,如果S型细菌的出现是由于R型细菌突变产生的,则出现的 S型细菌为____________ ,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艾弗里所做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如下:

①S型细菌的蛋白质或多糖+R型细菌→只有R型细菌;

②S型细菌的DNA+R型细菌→R型细菌+S型细菌;

③S型细菌的DNA+DNA酶+R型细菌→只有R型细菌。

增设实验③的目的是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研究表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为什么遗传学家无法推测出RNA分子中四种碱基的比例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 (10分)黄瓜是雌雄同株的异花二倍体植物,果皮颜色(绿色和黄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甲、乙两同学分别从某种群中随机选取两个个体进行杂交实验,请回答:

(1)甲同学选取绿果皮植株与黄果皮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观察F1的表现型。请问以上实验能否判断出显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做了两个实验,实验一: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实验二:上述绿色果皮植株做父本、黄色果皮植株做母本进行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

①若实验一后代有性状分离,即可判断___________ 为显性。

②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需通过实验二进行判断。

若实验二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绿色为显性;

若实验二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黄色为显性。

28.(10分)杂种优势泛指杂种品种即F1(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优越于其亲本品种(纯系)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均为杂合子。请回答:

(1)在农业生产时,玉米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明显,但是F2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现象。这可能是F1产生配子时发生了___________ ,使F2出现一定比例纯合子所致。

(2)玉米的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1A2)控制,现将若干大粒玉米杂交种平分为甲、乙两组,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自然状态受粉,乙组人工控制自交授粉。若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繁殖两代后甲组和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纯合子所占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3)玉米的大穗杂种优势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1B2、C1C2)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都纯合时表现为衰退的小穗性状。若大穗杂交种(B1B2C1C2)自交,F2出现衰退的小穗性状的概率为1/2,则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 。

(4)如果玉米的某杂种优势性状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每对等位基因都独立遗传。若某杂种优势品种n对基因都杂合(亲本),其后代n对基因都纯合时才表现衰退,该品种自然状态受粉留种,F2表现衰退的概率为1/2n,由此推断F2杂种优势衰退速率随着杂合等位基因对数的增加而_________________ (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

29. (10分)在小鼠中,AY(黄色)、A(鼠色)、a(黑色)3个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互为复等位基因,其显隐性关系为AY>A>a,AYAY个体在胚胎期死亡。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小鼠群体中,控制小鼠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

(2)若一对鼠色鼠与黄色鼠交配,后代最多有______种表现型,此时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

(3)现有一只黄色雄鼠,请设计实验检测其可能的基因型。

杂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结果预测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 (10分)人类某遗传病受一对基因(T、t)控制。3 个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ABO血型,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A 血型的基因型有IAIA、IAi,B 血型的基因型有IBIB、IBi,AB血型的基因型为IAIB,O血型的基因型为ii。两个家系成员的性状表现如图14,Ⅱ3和Ⅱ5均为AB血型,Ⅱ4和Ⅱ6均为O血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4

(1)Ⅱ2基因型为Tt 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

(2)Ⅰ5个体有____________ 种可能的血型。Ⅲ1为Tt 且表现A 血型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3)如果Ⅲ1与Ⅲ2婚配,则后代为O 血型、AB 血型的概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假说-演绎法”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科学探究。

【解析】“假说-演绎法”是遗传学研究中应用广泛的一种科学方法,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果蝇实验均利用了“假说-演绎法”, ①正确;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F2分离比属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属于“假说”,②错误;孟德尔先用杂交子一代与隐性个体交配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测交实验对推理进行检验,最后获得结论,③正确;“假说-演绎法”中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④错误。

2.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科学探究。

【解析】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A、a或B、b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A(a)和B(b)的自由组合;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A(a)、B(b)两对等位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为了保证每个基因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个容器中两种小球数量需相等,且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也要相等;重复的次数越多,统计出的数据误差越小,组合间的比例越接近1∶1∶1∶1。故A错误。

3.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遗传学交配方式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科学探究、科学思维。

【解析】若以A、a这一对等位基因为例,在一个种群中,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即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正确;正反交后代相同,说明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正反交后代不同且与性别相关,说明基因在性染色体上,B正确;获得显性纯合子植株,需要连续自交,直到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若只自交一次,不能选出显性纯合子,C错误;由于测交是与隐性个体杂交,而隐性个体只能产生1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所以通过测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和比例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D正确。

4.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自交及自由交配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科学探究。

【解析】基因型为Aa的植物自交子一代,去掉隐性个体后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AA∶2Aa,方法①全部让其自交,只有Aa自交的结果有aa基因型,所占比例为1/4×2/3=1/6;方法②让所有植株间相互传粉,相当于随机交配,包括自交和不同基因型间的杂交,两种配子及比例是2/3A、1/3a,aa所占的比例为1/3×1/3=1/9,D正确。

5.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科学探究、科学思维 。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杂合子产生两种雌配子数目之比为1∶1,两种雄配子数目之比也为1∶1。

6.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基因分离定律应用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科学探究、科学思维 。

【解析】图2个体自交后代有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图3个体自交后代有3种基因型,3种表现型;图4个体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7.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及基因决定生物性状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探究 。

【解析】自然种群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4种,A正确;根据分析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B正确;由于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所以自交后子代中绿花植株(A_bbC_)的概率为3/4×1/4×3/4=9/64,红花植株(A_B_cc)的概率为3/4×3/4×1/4=9/64,二者比例相同,C错误;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则自交子代出现黄花植株(A_bbcc)的比例为3/4×1/4×1/4=3/64,D正确。

8.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遗传系谱图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科学思维。

【解析】根据分析,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若该遗传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则 Ⅰ1的基因型是XbY,Ⅰ2的基因型是XBXb,Ⅱ7是男性,其Y染色体来自Ⅰ1,致病基因b来自于Ⅰ2,B错误;Ⅱ3的致病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会把致病基因遗传给儿子,C正确;Ⅱ5的基因型是XBXb,Ⅱ6的基因型是XBY,Ⅲ11的致病基因来自于其母亲Ⅱ5,D正确。

9.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遗传病系谱图、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科学思维。

【解析】Ⅰ1和 Ⅰ2患甲病,其女儿 Ⅱ5正常,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根据 Ⅰ1和 Ⅰ2均不患乙病,其女儿 Ⅱ4患乙病,可判断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Ⅰ1和 Ⅰ2的基因型均为AaBb,Ⅱ5和Ⅱ6的基因型均为1/3aaBB、2/3 aaBb,B错误;Ⅱ7为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Ⅲ10是纯合子(aaBB)的概率是1/3+2/3×1/2 = 2/3,C错误;根据Ⅲ9的基因型为aabb,与Ⅲ10结婚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3×1/2 = 1/6,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1/6 = 5/6,则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5/6×1/2 = 5/12,D正确。

10.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基因型为8个显性基因的植株与基因型为8个隐性基因的植株株高相差16 cm,即每个显性基因使植株的高度增加2 cm。由题意知,F1的基因型为AaBbCcDd,有4个显性基因,故F1株高为18 cm,F2的基因型中含有0~8个显性基因,表现为9种不同的株高。

11.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伴性遗传、致死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解析】由题可知,红眼和白眼在X染色体上(用B、b表示),XBXb和XBY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Y∶XbY=1∶1∶1∶1,亲本中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因此后代中缺失1条染色体的个体占1/2,缺失2条染色体和染色体正常的个体均占1/4,缺失2条染色体的果蝇不能存活,因此,后代中正常染色体的个体占1/3,缺失1条染色体的个体占2/3。因此,后代中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3/4×1/3=1/4,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2/3=1/6。故C正确。

12.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伴性遗传、基因在染色体上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解析】当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雌性个体的杂合子与显性性状的雄性个体交配,性状在子代中可出现性别差异,A正确;减数分裂中,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从表中杂交组合一,“P:刚毛(♀)×截毛( )→F1全部为刚毛”可推出刚毛为显性性状,截毛为隐性性状,设控制刚毛的基因为B,控制截毛的基因为b,由表可知,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说明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杂交组合三中,如果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截毛(XbXb)×刚毛(XBY)→F1雄性都是截毛,故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C正确;杂交组合二中,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P:截毛(XbXb)×刚毛(XBY)→F1刚毛(XBXb)∶截毛(XbY)=1∶1,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P:截毛(XbXb)×刚毛(XBYb)→F1刚毛(XBXb)∶截毛(XbYb)=1∶1。综上所述,根据杂交组合二,不能判断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D错误。

13.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基因决定生物性状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P1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或aabb,P2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又因为F1都表现为黄褐色(A_Bb),F2表现为3∶6∶7(9∶3∶3∶1的变式),可确定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且F1的基因型为AaBb,即P1和P2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与AAbb。故A错误。

14.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减数分裂图形的判断和应用,考查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解析】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双亲正常而子女患病,说明双亲常染色体的基因型均为Aa,若后代患红绿色盲,则其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其父亲的基因型为XBY,D选项所示细胞是男性的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基因型为AAXBY,与父亲基因型不同,故D错误。

15.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像,从图甲可以看出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据此可以推得该动物体细胞中一般含有4条染色体,但不能说明该动物各个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都是4条,A错误;根据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数量关系以及染色单体数可出现“0”,可以判断图乙中的a、b、c分别表示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B错误;图丙中染色单体数为0,但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都加倍,据此可判断图丙表示的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故图丙可以最恰当地表示图甲所示时期的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关系,C正确;图丁所示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相等为N,可以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末期,D错误。

16.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伴性遗传、性别决定方式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解析】芦花和非芦花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设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则F1的基因型为ZBZb、ZBW,可见其中雌性芦花鸡不携带非芦花基因,A错误;亲本的基因型为ZBZB和ZbW,均为纯合子,B正确;芦花相对于非芦花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Z上,C正确;如果交换亲代表现型,则亲本的基因型为ZbZb和ZBW,则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ZbW,均为非芦花鸡,D正确。

17.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真核生物受精过程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

【解析】受精作用后,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成为一个细胞核,①错误;由于精子通过变形,几乎不含细胞质,所以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②正确;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要先相互识别,再进行融合,③正确;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减半后,合在一起,恢复为原来的染色体数目,④错误;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基因来自母方,⑤错误。所以不正确的有①④⑤。

18.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分裂、受精作用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生命观念 。

【解析】GH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2n,OP段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加倍为4n,A错误;图中M点细胞核中的DNA数正好是L点细胞核中的两倍,但细胞质中还含有少量的DNA,B错误;同一双亲的子代多样性主要原因与GH段(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发生基因重组)和LM段(受精过程中配子结合的随机性)有关,C正确;GH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CD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这两个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不同,D错误。

19.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探究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 科学探究、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解析】图甲中AB对应的时间段内,R型细菌迅速增加,原因是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A正确;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并分裂增殖,B正确;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不参与子代噬菌体的形成,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C正确;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如果仅标记亲代噬菌体,则不管复制多少代,子代噬菌体中具有放射性的只是少部分,D错误。

20.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探究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 科学探究、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两次侵染,第一次用噬菌体分别侵染含有35S和32P的细菌,得到标记的噬菌体,第二次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不含35S和32P的细菌,A正确;32P标记实验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是因为噬菌体与细菌混合时间合适,噬菌体DNA进入细菌内部,但细菌尚未裂解,B错误;搅拌离心的作用是让细菌和噬菌体分开,C错误;35S标记实验子代噬菌体都不含35S,32P实验子代噬菌体部分含32P,D错误。

21.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遗传物质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生命观念。

【解析】参与组成生命系统的生物都是细胞生物,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真核生物、原核生物、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R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错误;细胞核、细胞质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错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22.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DNA结构和“构建物理模型”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科学探究、生命观念 。

【解析】因为嘌呤必定与嘧啶互补,所以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粗细相同;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该DNA片段含有10个碱基对,其中有3对是A与T碱基对,则氢键数为3×2+(10-3)×3=27个。故B正确。

23.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DNA 复制和同位素标记法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科学探究。

【解析】因噬菌体的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 %,则鸟嘌呤为3000个,题述过程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3000×99=297000个,A错误;噬菌体增殖需要以噬菌体DNA为模板,细菌提供原料和酶等,B错误;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则释放出的100个子代噬菌体中有2个噬菌体含32P和31P,只含31P的噬菌体有98个,二者比为1∶49,C正确;如果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D错误。

24.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 DNA复制过程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科学探究。

【解析】DNA复制过程的第一步是解旋,需要用解旋酶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A正确;由图可知,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且生成的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反,B正确;图中DNA复制只有一个起点,不能说明DNA分子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点,C错误;DNA分子复制时,需要DNA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为DNA片段,D正确。

25.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分裂、半保留复制等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科学探究。

【解析】由染色体总条数为40条可知该细胞处于分裂后期,若是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应为40条,A错误;若是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应为20条,B错误;若是第三次有丝分裂后期,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应在0 ~ 20条之间,C正确。

26.(10分,每空2分)

(1)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2)多种类型(或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3)无DNA则转化一定不能发生(或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唯一物质或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不可或缺的物质) (4)RNA是单链,碱基之间没有统一的配对关系(或RNA是单链,只有部分碱基存在一一配对关系)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 。

【解析】(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指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组合。(2)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若R型细菌基因突变可以产生S型细菌,则S型细菌可能有多种类型。(3)艾弗里的实验增加了DNA和DNA酶的实验,与DNA组实验作为对比,说明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唯一物质,而不是其更小的单位。(4)RNA是单链,碱基之间没有统一的配对关系,所以遗传学家无法推测出RNA分子中四种碱基的比例关系。

27.(10分,每空2分)

(1)不能 因为显性亲本为杂合子时,后代的表现型为绿色和黄色,因此无法判断显隐性 (2)①绿色 ②全部为绿色 全部为黄色或黄色∶绿色=1∶1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和理解、掌握,考查核心素养—— 科学探究、生命观念。

【解析】(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出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子代未表现出的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甲同学选取绿色果皮植株与黄色果皮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观察F1的表现型,不一定能判断该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因为当显性亲本为杂合子时,后代的表现型为绿色和黄色,因此无法判断显隐性。(2)①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则分离出的新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具有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根据题意,实验一绿色果皮植株自交,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即可判断绿色果皮为显性性状。②若实验一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说明亲本的绿色果皮植株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则需通过实验二进行判断,即上述绿色果皮植株做父本、黄色果皮植株做母本进行杂交,观察F1的表现型:若实验二后代全部为绿色,则绿色为显性;若实验二后代全部为黄色或黄色∶绿色=1∶1,则黄色为显性。

28.(10分,每空2分)

(1)基因分离 (2)1/23/4 (3)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不发生交叉互换) (4)降低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科学探究、生命观念 。

【解析】(1)玉米杂交种(F1)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分离,使F2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从而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现象。(2)甲组的处理方式相当于随机交配,大粒玉米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A1∶A2=1∶1,因此每一代中的纯种玉米所占比例为1/2×1/2(A1A1)+1/2×1/2(A2A2)=1/2;而乙组人工控制自交授粉,A1A2自交繁殖两代后产生的杂合子的比例为1/2×1/2=1/4,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4=3/4。(3)若两对等位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后代衰退的小穗性状出现的概率为1/2×1/2=1/4,但自交后,F2出现衰退的小穗性状的概率为1/2,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没有发生交叉互换。(4) 一对杂合子自交后代产生杂合子的概率为1/2,纯合子的概率为1/2,因此n对基因都为杂合子,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2n,根据等式可知,F2杂种优势衰退速率与杂合等位基因对数的关系是杂合基因越多,F2杂种优势衰退速率越低。

29.(10分,每空2分)

(1)5 (2)3 Aa、AYa (3)让该雄性黄色鼠与多只黑色雌鼠交配,统计后代的体色(或表现型)及比例 若后代出现黄色小鼠∶鼠色小鼠=1∶1,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YA;若后代出现黄色小鼠∶黑色小鼠=1∶1,则该黄色鼠的基因型为AY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基因在染色体上和基因分离定律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生命观念 。

【解析】(1)在小鼠群体中,控制小鼠体色的基因型有AYA、AYa、AA、Aa、aa5种。(2)当鼠色鼠和黄色鼠的基因型分别为Aa、AYa时,后代可出现4种基因型和3种表现型。(3)判断黄色鼠的基因型为AYA还是AYa,最佳的方案是测交,即让该黄色雄鼠与多只雌性黑鼠(aa)交配,统计后代的体色(或表现型)及比例。若后代出现黄色小鼠∶鼠色小鼠=1∶1,则该黄色鼠的基因型为AYA;若后代出现黄色小鼠∶黑色小鼠=1∶1,则该黄色鼠的基因型为AYa。

30.(10分,每空2分)

(1)2/3 (2)3 3/10 (3)1/4 1/8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分离定律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考查核心素养——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生命观念 。

【解析】(1)由 Ⅰ1、 Ⅰ2均无病而 Ⅱ1为患病女儿,或 Ⅱ5、Ⅱ6均无病而 Ⅲ3为患病女儿,可推知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 Ⅰ1、 Ⅰ2基因型均为Tt,进一步推测表现正常的 Ⅱ2为Tt的概率为2/3。(2)由Ⅱ5为AB血型,可推知 Ⅰ5个体血型可能为A型、B型或AB型3种;Ⅱ4为O血型,基因型为ii,Ⅱ3为AB血型,基因型为IAIB,关于遗传病: Ⅱ3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 TT、2/3 Tt,Ⅱ4的基因型为Tt,进一步推测Ⅱ3、Ⅱ4所生子代的基因型及概率为TT=2/6,Tt=2/6+1/6=3/6,tt=1/6,又知 Ⅲ1表现正常,不可能为tt,故其为Tt的概率为3/5,而 Ⅲ1为A血型的概率为1/2,综合分析 Ⅲ1为Tt且表现A血型的概率为3/5×1/2=3/10。(3)由Ⅱ5基因型为TtIAIB,Ⅱ6基因型为Ttii,可推知 Ⅲ2的基因型为IAi或IBi(各占1/2),其产生i配子的概率为1/2,产生IA、IB配子的概率各为1/4,而 Ⅲ1血型的基因型为1/2 IAi、1/2 IBi,其产生i配子的概率也为1/2,产生IA、IB配子的概率也各为1/4,故 Ⅲ1与 Ⅲ2婚配,后代为O血型的概率为1/2×1/2=1/4;后代为AB血型的概率为1/4×1/4+1/4×1/4=1/8。

猜你喜欢
噬菌体本题基因型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植物青枯菌噬菌体保存方法的研究
科学家发现最大噬菌体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菌株大片段的多态性研究
今天是几月几日
找规律
作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Ⅴ.表型选择与基因型选择
甘蔗黄叶病毒基因型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