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榀(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大调曲子在中原各地流传极广,张长弓在《张长弓曲论集》一书中写道:“俗曲的流行遍于南北各省,因为在南阳独能得到研进与发展,内容越来越充实,所以就称南阳曲了。”在南阳市区、县、城、集镇及农村山村,有着不少大调曲子爱好者,这些业余曲艺艺人常于茶馆酒肆或豆架瓜棚等生活场所来以曲会友,是南阳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曲艺。大调曲的音乐丰富且优美,曲牌多达180余个,现存曲目近1300个,丰富度在我国曲艺音乐中较为罕见。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对研究明清时期以来的俗文学、曲艺音乐等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2008年6月7日,大调曲子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随着大调曲子加入非遗名录,以大调曲子为主题的研究不断增多,研究范围也不断扩展。其中相当的研究者亲自走访老艺人,并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对大调曲子本体展开广泛研究。在国家出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后,广大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便对大调曲子的保护及传承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由于大调曲子在民间没有明晰的师承关系,再加缺乏古代文献历史的记载,所以针对大调曲的源头和流变很少有专著进行深入探讨。据《河南曲艺史》记载“河南鼓子曲(现称大调曲子)的渊源无典籍可稽,但从体制、曲牌来源和联套方式等特征中,可看到河南古代多种乐曲体伎艺的身影……”《河南曲艺》记载“鼓子曲是在明中期以后,以流行在中原的汴梁小曲为基础,吸收了清雍正、乾隆年间在北方兴起的岔曲演变而成。初兴于汴梁,后传入南阳等地区”。张长弓先生1948年出版的《鼓子曲言》和辛秀、长溪1983年编著的《大调曲子初探》,这两本著作是用较长篇幅去研究大调曲的源头和流变。但两本著作探讨的侧重点有所差异,《鼓子曲言》一书侧重于文学层面的探究,另《大调曲子初探》侧重于音乐层面的探究。由于当时年代较早,掌握资料不够丰富,研究手法较单一,所以上述两本著作中的观点也较片面,均对大调曲的源头流变层面的探讨不够具体,但它们为大调曲的探究做出的贡献不可小觑。
上述两本著作中作者也各自提出了关于大调曲子形成的不同观点:一是张长弓先生的“明代中期说”,作者认为鼓子曲是明代中期在汴梁与大量的俗曲结合后,形成了一种新的曲艺品种,起源于开封,而后传入南阳及其他各地;二是辛秀、长溪“乾隆年间说”,作者认为它兴起于清乾隆年间,是北京的岔曲流行到中原后与汴梁小曲合流后的产物。关于南阳大调曲子的形成众说不一,后继研究者针对大调曲子的源流问题从不同角度做了相应论证并提出各自观点。南阳师范学院的仲立斌在《大调曲渊源初探》一文中主要从比较学的角度探讨了大调曲与相和歌、诸宫调、明清小曲、岔曲和八角鼓等4种历史上出现的不同音乐形式的关系,得出大调曲子的来源。南阳市文化局姜书华在《南阳大调曲起源试探》一文中预设一个前提:南阳大调曲的前身是盛行于清乾隆前期的“汴梁小曲”,由此预设并进行探讨。郑州大学冯彬彬在《河南大调曲子的源流与艺术特征》一文中,从大调曲子曲牌来源的角度进行考证,侧重于大调曲所吸收的汴梁小曲为对象进行探究。李海萌先后在《大调曲子传入南阳时间考辨》 《大调曲子源流研究的构想——建立于3种文献分析基础之上》《大调曲子源流初探》3篇文章中,作者从音乐史学的角度,不仅从大调曲子曲牌名称的来源出发做研究,还从结构组织法之一 ——夹牌子套曲的源头这两方面论述了大调曲的历时流变。作者认为大调曲于明中叶至清初传入南阳,同时指出鼓子曲是宋元诸种曲艺形式在民间的遗留,与明清时期俗曲结合后就形成了鼓子曲。
王松阳在《南阳大调曲子的传入流变及兴衰》一文中将大调曲子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1.清末民国初年至五四运动后是大调曲子的发展期,当时受新思潮的影响,大调曲子的曲牌不断增多、更新,顺应历史潮流,表现社会的新生活和新面貌;2.20世纪30~50年代为大调曲子的鼎盛时期,因抗日战争时期,南阳成为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带来了相对的文化繁荣,加上曲剧的形成,也为大调曲提供了发展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曲艺团队成立,开始了大调曲子的研究并登台演出;3.“文革”时期是大调曲子的停滞期;4.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大调曲子的衰败期。 张书勇在《邓州大调曲子:一曲渐行渐远的民间绝唱》一文中有关大调曲子的发展概论基本与上述作者表述一致。此外作者在文中提道:“在20世纪的30~50年代期间。当时,邓州仅城区就有300多位演唱艺人,在邓州小西关不足500米的长街上,茶馆曲场达数十处,行人走在街上,但闻百步之内弦索争鸣,唱曲之声此起彼落,煞是热闹。在当时有“大调曲子唱一腔,男的不下地,女的不烧汤”之说。可见在当时大调曲子在民间流行广且受欢迎程度高,与“20世纪80年代后受现代时尚文化的冲击,目前邓州弹唱大调曲子的艺人不足60人,其演唱舞台也由广阔的城乡大地退缩至城市茶馆的一角”。现在的生存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仲立斌在《大调曲子社会性别初步研究》一文中,分析民国以前、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3个不同历史阶段大调曲子活动中女性的行为,以及不同阶段大调曲子曲目中的女性形象。不同历史阶段大调曲子社会性别内涵的变迁是与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文化相适应的。
综上所述,在大调曲音乐成分的问题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均认为大调曲子的主体是由明清小曲和汴梁小曲所构成。另外,探讨源流问题的几篇文献均表示大调曲之所以能在南阳地区保存、发展良好,是因为南阳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但这些论述中几乎都未解决大调曲的曲牌连缀方式的来源问题,唯有李海萌在其论述中对此问题有所探讨,笔者也比较同意此作者的观点。在大调曲子的发展研究方面,虽然学者们的观点基本一致,但是各个阶段的具体发展状况没有做详细具体的论证。
在大调曲子的曲牌和结构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早期张长弓(1948年)在《鼓子曲言》中列出117个曲牌和杂调,随后辛秀、长溪(1983年)在《大调曲子初探》中又将曲牌数量增至140种,同时还列出了一些原属昆腔、皮黄、秦腔等戏曲声腔曲牌。另外,雷恩洲、阎天民(2004年)在《南阳曲艺作品全集》 (大调曲子卷)中将曲牌增至为229个。他们3人均对大调曲的曲式结构进行探讨。最常见大调曲的曲体结构为曲牌连缀体式的套曲,即为选用某个曲牌作为曲子的头和尾,中间部分则根据故事内容的情节选用若干个曲调做连缀。除了常见的鼓子套曲外,还有垛子套曲和码头套曲,但它们均为“曲头+若干曲牌+曲尾”的结构程式。此外,也有少数的无头无尾或有头无尾或无头有尾的曲牌连缀形式。冯彬彬在《曹东扶大调曲子艺术特征》一文中,将大调曲子的结构特征分为两大类:1.单曲体,用一个完整的曲牌演唱的唱段。2.曲牌连缀体,是以一个两段体曲牌的第一段做头,第二段做尾,中间夹进若干曲牌形成的套曲结构。其中,曲牌连缀体含有鼓子套、垛子套、越调套、马头套曲、满江红套曲。
大调曲主要流传于南阳市区及邓州、内乡、新野等地。最早期是在营业性的茶馆里,一般为一人主唱,众人帮腔,同时有三弦、古筝、琵琶等乐器伴奏。大调曲的“曲友”较多为男性,演唱时闭目端坐,以表示高雅品格。大调曲子的唱腔极具豫西地域特色,在保留有自身的音乐特性外,还并蓄有其他剧种的特色唱腔,不同艺人所呈现出的风格也有所不同。对大调曲子的唱腔进行论述的大部分是唱腔板式、伴奏乐器、方言运用及调式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对大调曲子唱腔的整篇幅研究较少,一般在写本体音乐中会多少涉及。
唱腔板式方面,郑州大学的冯彬彬在多篇论文中都有归纳总结,在《河南大调曲子的源流和艺术特征》一文中,对大调曲子演唱形式的变化进行描述,由传统的坐唱形式发展到后来搬上舞台表演,成为一种曲艺形式,并对大调曲子出现的伴唱形式简做论述;在《曹东扶大调曲子艺术特征》一文中,归纳总结了传承人曹东扶的演唱和板式特征。对曹东扶的运气方式、咬字吐字、唱腔特点及曹东扶自己总结的16种板式这些方面都一一列举了详细谱例并加以分析。另外,文中也提到了腔词关系问题,在曹东扶先生传承的大调曲子的音乐中,唱腔需要随着唱词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作者对此归纳总结出了唱腔变化的五大类型。王宇琪在《中原荆楚汇佳音——南阳大调曲子唱腔特色研究》一文中,针对南阳大调曲子在润腔、喷口、调式、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其地方音乐特色、音乐与当地文化的关系。朱敬修在《南阳大调曲子研究》一文中针对大调曲音律的特征进行探究。笔者认为大调曲子是地方曲艺文化,所以旋律与地方方言之间的关系极具研究价值,目前对深入研究的学者不多,有待进一步探讨。
在伴奏乐器方面研究者较多,内容较完善。据走访的老艺人们说“大调曲子和板头曲不分家”。可见它们之间联系紧密,对板头曲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张长弓(1948年)在《鼓子曲言》著作中示例说明了鼓子曲存在很多曲牌虽同曲谱实异的情况,指出随着时代和流行人群的不同,名同实异的曲谱越来越多,并指出板头曲是一种有谱无词的弹奏曲,它是在未唱正板以前(《鼓子头》是正板)为半调弦子、半活手法先奏的曲子。辛秀、长溪(1983年)编著《大调曲子初探》结合曲例对曲牌音乐做了详细地考辨,并指出其板头曲(器乐曲)多达50余种。李红斌《河南大调曲子板头曲浅析》指出河南板头曲作为河南大调曲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实际上就是“中州丝竹乐”。冯彬彬在《河南大调曲子源流与艺术特征》一文中归纳总结出伴奏形式的几个特点。李海萌在《浅谈河南大调曲子板头曲三弦演奏的若干特点——兼谈三弦演奏风格的分类》一文中打破以往对大调曲子的伴奏研究,人们对三弦的研究大多只局限在说唱音乐中处于附属地位的三弦伴奏的演奏艺术,而对于弦索乐中具有独立地位的三弦演奏艺术却疏于研究,此文对河南大调曲子板头曲三弦演奏艺术的考察重在其如何体现弦索乐种中的三弦演奏对于神韵的追求,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另外,大调曲子的伴奏对器乐曲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在历史上,传统筝乐音乐以板头曲和唱腔曲牌两种形式随大调曲子从豫东向豫南地区传播,并在以曹东扶为代表的大调曲子艺人对其曲目的编订及其从事的社会活动的推动下成长为一种具有地方风格代表性的艺术表演形式。王丹在《略论大调曲子对河南传统筝乐的影响》一文中,主要针对大调曲子与河南传统筝乐的密切关系,对河南传统筝乐音乐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初步探讨。赵洁在《河南方言对河南板头曲琵琶风格的影响——以陈杏元和番为例》一文中,作者着重讨论受河南方言对其润音方式、行韵技法的浸润与渗透,河南板头曲琵琶的器乐语汇如何通过“滑音”这一技法以及与其相关的衍生技法来体现河南当地音乐的风格彩韵。除了对器乐的研究外,也有学者对乐曲进行研究,仲立斌在《大调曲子<码头调>与<借云馆曲谱马头调>之比较》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大调曲子《码头调》与《借云馆曲谱马头调》的比较研究,得出《借云馆曲谱》中的两首《马头调》是大调曲子《码头调》较早的源头,大调曲子《码头调》是明清时代的小曲在今天传统音乐中的活态保存。张庆华在《河南板头曲之传承研究》一文中立足于“传承”的本质,从研习方式、传承人、板头曲的文化生活环境3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使板头曲能够原汁原味的延续下去,使其后继有人,真正做到保护、传承。
近些年来,随着剧团的减少、宣传的匮乏,加之场地稀缺和演员的流失,大调曲子出现了传承的断裂。现如今,在国家大力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境中,由政府积极带头响应号召,学校、艺人、媒体也都在为南阳大调曲子的传承努力着,虽然已经有了崭新的面貌,但存在的问题依旧严峻。在传承发展中,艺人们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创作、表演并推动着大调曲子艺术形态的发展。涉及大调曲子传承发展的文献较多,学者们就大调曲子的现状提出各自观点及建议,但针对传承艺人的撰述较少,有待进一步完善。
王丹在《对南阳大调曲子的民间传承现象分析——民间音乐群体传承的实例分析》一文中通过分析南阳大调曲子的传承过程和传承现象,探究其衰而不亡的原因。孙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阳大调曲子”的演变与传承》文中论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著名曲艺“南阳大调曲子”的起源、发展过程和现状,并对如何对其进行保护、传承与发展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马利利在《河南大调曲子传承与发展新途径研究》这一多元文化集合现象的本质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析,以期探索传统艺术在新时代发展的新途径。吴英荣在《如何繁荣南阳大调曲子》一文中列出了南阳大调曲的源头、流变、传播的历史状况,并根据不同时期大调曲在社会上的影响,对如何繁荣大调曲的问题给予建议来帮助这一古老的剧种可以重现光彩。笔者认为,要想彻底解决我们传统音乐的传承问题,还是要从各大院校及专业的音乐机构着手,让更多的民众和学生接触到传统音乐。张延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新途径初探——南阳大调曲子走进大学课堂》一文中通过对南阳大调曲子的现状及传统传承方法的分析,总结了南阳大调曲子走进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课堂的这种新形式的优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新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开拓了传承、发展的新天地。王铮在《试论邓州大调曲子的传承现状》文中提出:我们应有中国自己的传统音乐观,不能以西方的审美标准来看待中国的传统音乐。笔者非常认同作者此观点,在随后的研究中也将会秉承这一理念。马奇在《南阳大调曲子传承与发展的思考》《南阳曲艺传承与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两篇文章中都提出了传承人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应更多地关注曲艺艺人的生存状况,巩固和完善政府、专业曲艺队伍、民间艺人三位一体的曲艺运作机制,保持和推进南阳曲艺事业的繁荣。笔者很赞同此观点,当前更需要把传承人的保护和传承与艺术生产领域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组织、鼓励有前途的新秀向传承人学习,建立健全传承机制,使传者能得英才而教之,承者能得名师而学之。
通过对大调曲子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发现自列入非遗名录之后,大调曲子的研究成果较为集中、丰富。其中早期张长弓、辛秀、长溪、阎天民的著作为大调曲子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大调曲子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
在研究内容上,对大调曲子的历史沿革及传承、发展等问题的事实性重复论证内容过多,应避免这方面的低水平重复。对大调曲子的曲目研究相对匮乏,需要加强对其长篇曲目和新创作曲目的研究。对唱腔的研究应更加深入,在对地方方言与大调曲子的曲调关系问题可做进一步探讨。另外,大调曲子与地方文化之间的关联密切,可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在研究视角方面,可借鉴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增加多角度、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成果。据现代音乐流向的城市化,应多关注现代城市中流传的大调曲子及新创作融合大调曲子元素的作品,可对其深入研究。社会性别体系可看作是一种权威结构,我们可将权利、社会性别、音乐和价值观四者联系起来放入大调曲子中,着眼点放置于女性身上,探讨因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社会地位及音乐行为之间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