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真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27)
翰林雅院项目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琅琊新区,园林占地面积约8.4万m2,其中红线内设计面积为5.4万m2。东面市政绿地公园面积约为1.2万m2,西边体育公园占地约1.8万m2。东依金山路,西接银山路,北靠来河路,南临琅琊大道。周边生态环境优美,文化资源丰富。形成左拥市政公园绿化带,右抱具有良好体育设施的体育公园,前望清流河的独特的优美环境。
明朝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诗评》有诗句云“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利用滁州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融合东方美学,营造中式高端品质住宅园林,打造雍然生活、山水情怀之境。同时,将“园为诗宅,诗为园境”的山水画卷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使居住者“诗意的栖居。”领悟居于山水间的美好真谛。
项目总共28栋建筑,为新亚洲风格。1-10#楼是高层建筑,位于北部、西北部,1层大多有商业,南北楼间距为33m,与北部的来河路、西部的银山路相接,并与西南部的体育公园相邻。11-13#、15-24#是别墅建筑,位于中部。14#、21-29#楼是小高层,南北楼间距为30m,位于东部、南部,临近南部琅琊大道、东部的市政绿地公园,外靠金山路(见图1)。
图1 项目规划图
西部市政地块位于项目红线外的西南部,约占地1.8万m2,东西长约133m,南北长约136m。中部比西边银山路中低0.8m,是积水池塘。东部市政地块位于项目红线外东部,东西长约50m,南北约250m。场地标高为北高南低,东接金山快速路。
运用“因借体宜”的理论,根据项目场地的特点,设计成“一轴两翼八巷”的中式庭院格局。“一轴”就是展示区的山水园林轴,作为售楼的展示动线体验区。“两翼”指东部市政绿地公园,西部的体育公园。“八巷”就是由各栋建筑前后围成的八条巷子空间。
由于高层建筑南北方向之间空间较小,只有30~33m,并且是消防车道、消防登高面的所经过的地方,园区的活动功能受到了限制,也不利于中式园林转换空间的营造。因此,该项目设计不仅仅优化原有东、西边的绿地常规做法,还要把小区活动功能、园林造景,巧妙地融入到红线外的这2块市政绿地。于是,在展示区中部设计特别精彩的山水园林,让人们可游可赏,抒发山水情怀。紧接着,通过延长山水轴线经次入口方向,在西边体育公园的边界造一处2层的景观亭。它既可以作为体育公园的主入口,也可以作为园区的展示区山水园林的借景。无意中扩大了园林的观赏空间与趣味。另外,疏通和扩大西边荒地原有的池塘,设计浮桥、小岛、花木等元素,安排文化展示、儿童活动场地、环湖跑道、运动场等设施、湖滨休闲、疏林草地等空间,营造出高楼、亭台倒影于湖中、花木掩映,微地形连绵起伏的体育公园。东部市政绿地公园由主体广场区、疏林草地区、景观竹林区组成一幅“密不透风、疏可跑马”的园林景观。
《园冶·借景论》说“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园林景观设计,特别是居住景观设计,要从有限的造景中看出无限意境,也就是“小中见大”。既能满足日常生活的要求,又要满足居住者寄托理想与人生情怀的园林景观。因此,为了增加空间的美感,在设计中,要运用各种造景手法来组织空间、创造空间。在各区景观空间的相互渗透、遮挡、转换、对景、夹景、借景等关系让各要素在互动中体现出中式造园的审美趣味。同时,在空间里的元素的布置是应时、应地、因人而合理的设计,让园林焕发美的魅力。如园林设计中要考虑各个季节的美感,如春景、夏景、秋景、冬景等设计,让人可居可游的宜人景观(见图2)。
图2 冬景效果图
主入口是小区的空间符号的启音,是园林景观的序列的开端。往往表达着小区的风格定位、品味等信息,也是景观设计的重要节点之一。该项目运用景墙围合内外庭院落的手法,并结合建筑大气的空间,打造具有东方建筑特有的前庭后院格局空间。
借助山水意象,设计山水意境入园,通过拱桥横跨水面,引入内庭。平台一角种植朴树营造禅意韵味,其倒影映入水中,与仿佛浮动与水面的形成静谧而又灵动的空间。整体形成门、园景、院景三重院落,让空间形成“放——收——放”的节奏感。另外,引轴线贯穿建筑,后院景观元素是围墙与特色铺装组成,同时拉开园区内景观的序幕。
后院由富有山水意向的照壁分割成了一个有进深关系的景观空间,空间转折成趣,栓马柱组群高低错落有致。铺地,运用浪淘沙、浪花白等体现山水韵味的石材。
图3 展示区设计
转过内院平台,忽见山水列于屏前,仿佛置身于画中游。青花瓷、拱桥之美,处处传递细腻文化底蕴。园中,通过掇山理水,布置亭桥,开辟曲折的园路于山水之间,让人既可观又可赏,感受山水比德的情怀。欧阳修在《醉翁亭记》描述的一种美:“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这种意象在此处表现淋漓尽致。一座亭子,与山石、拱桥相互辉映,与周边环境俨然一幅园林美景(见图3)。
同时,顺着山水轴线向次入口方向延伸,借体育公园的双层古典廊亭作为视觉的端景,园内园外景色遥相呼应,画屏如诗般的意境。
居山水间,是一种休闲舒适的居住态度。园区小巷院落以“山、林、水、石”等意象作为设计初感,围绕“山水大境、雍然生活”的概念推演开来。
该项目的小巷元素,贯穿起楼宇之间的各院落,既是各院回家的必经之路,也是小巷街道美学的重要载体。古有“酒香不怕巷子深”谚语,道出巷子与气味之间的关系。这里引申其美意,在回家小径,设计置石,种植花香的植物,例如山瑞香、桂花等植物,让花的幽香飘洒,美欣然呈现。
对高层建筑各栋之间形成的空间重新切分,利用景墙围合出八大小巷,形成了合院式的空间结构。同时,在消防车道与登高面的地块布置园路。曲折有致的“线”贯穿于由镜面水与草坪的形成的“面”中,在具中式元素的片墙围合中各具特色与情调。每个小巷入口处,都有院落的命名。名字取自《诗经·小雅·天保》的名句“如月之恒,如日之升。”用该诗句的每个字作为院子的名字第一个字,再取一个词的中一个字作为第二个名,于是八个小巷的名字分别是:“如意巷,月华巷,之昌巷,恒福巷,如心巷,日辉巷,之盛巷,升旭巷。”让居住区的文化元素集中统一。同时,在小巷的对景景墙前面,用深棕色部锈钢、雪浪石等材料打造出山水意象,布置在卵石中;在镂空的景墙上运用了海棠花的元素图案,表现景观细节和美好寓意。总而言之,从空间的开合、转折、到视线的落点都精心细节设计,笔墨不多,却处处透着惊喜。
翰林雅院园林景观设计遵循地域浓郁的文化,将滁州历史人文底蕴,现代人对山水生活的情感,加上运用“因借体宜”的设计理论,布置亭台楼廊,通过对场地关系的充分利用,结合建筑功能,巧妙配置水体、植物、山石,将传统意境和现代风格融合运用,形成立意丰富,和谐统一的新中式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