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日前在其新书《公共风险论》发布会上表示,改革开放后“利益大锅饭”没有了,但是“风险大锅饭”依然存在。大家总是在冒风险追求利益,这样一来就会制造风险,从而形成公共风险。这种“风险大锅饭”的体制怎么真正地打破,现在看来至关重要。
“世界的本质是不确定性,而财政改革的目的就是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从而化解公共风险。”刘尚希指出,进入新时代后,现代财政的新使命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新时代面临的公共风险。
刘尚希坦言,应对风险挑战的基本方法是进行风险隔离,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抑制个体风险的外部化,实现风险内部化;二是防止各领域公共风险相互转化;三是从债权债务关系着手,遏制经济风险传播;四是从社会个体行为关系入手,遏制社会风险传播;五是加快改革“风险大锅饭”体制。
近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发表了题为《培养更多的新型企业家》的演讲。他认为,创新更重要的是信息的重组,没有最新的信息,任何创新都只是跟在人家后面走。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新的生产要素的重组,这话对吗?这话不准确。为什么不准确?生产要素的重组尽管有用,但产品竞争力的关键仍然是信息的重组,只有掌握更多的信息,才有可能实现创新、实现成功。”厉以宁说。
“我们经常说创意是创新的前提。很多年轻人有创意,有了创意,就能够为创新创业提供动力。在中国当前的情况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就鼓励每个人积极参与创新,因为任何人,包括那些有创意的年轻人,他们刚进入市场,希望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特别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年轻企业家的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企业家。”厉以宁强调。
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魏礼群在出席由诸暨市人民政府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乡村振兴与社会治理”研讨会时表示,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实施有效社会治理,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魏礼群指出,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提到的“治理有效”强调了加强和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提高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实施有效社会治理,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我国农村问题的迫切要求,是推进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魏礼群表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必须坚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社会治理体系,必须传承和弘扬乡村传统特色文化,坚持社会治理与其他治理相互结合,必须坚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关照点,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近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扬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主办的“去杠杆的破产法思维”论坛上就去杠杆问题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李扬表示,对金融领域来说,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第一任务。中央要用三年时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风险的源头就在于高杠杆。因此要把这样一个重大的要用三年时间来完成的攻坚战聚焦在去杠杆上。
“杠杆本身是现代经济运行的特点。比起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用杠杆操作肯定先进得多。所以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去除杠杆,而是要让杠杆有可持续性。”李扬认为,杠杆要可持续,可持续不仅在微观上有标准,宏观上也要有标准,这才符合现代经济运行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