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宝“内斗”,父母该怎么办?

2018-07-18 11:29侯文君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8年6期
关键词:宝贝儿二宝大宝

侯文君

当二宝把大宝咬出血,大宝把二宝敲破头,作为父母到底该怎么办?如何看待孩子们的争执打闹,父母又该如何处理或教育呢?

俩宝内斗:爸妈疲于当警察做法官

欢欢放学回家,一眼就看见自己昨天辛苦搭的乐高小车已经分崩离析,立刻尖叫着跑去告状:“妈妈,弟弟又把我的乐高弄坏了!”刘莉莉正在厨房里做晚饭,赶紧跑了出来,心中不禁暗暗叹气:自从二宝活动能力越来越强,这个家里就冲突不断,不是弟弟惹了哥哥,就是哥哥不让弟弟,自己上一天班累得半死,还要在家里充当孩子们的法官和调解员。

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砺,刘莉莉愣是把自己训练成了一个素质极高的侦查员,有时候,只听孩子们的声音,就能抓住矛盾冲突的苗头,及时进行调解。

然而坏事儿的不只是老二,老大也经常主动添乱。就在前一天,3岁的彬彬满头大汗地跑过来,前言不搭后语地说了老半天,刘莉莉最后才听明白:前几天彬彬生日的时候,爸爸给他买了一个新的悠悠球,他非常喜欢,连睡觉都搂着。可哥哥欢欢编了一大堆理由把悠悠球借走了,等彬彬想起来的时候,欢欢已经下楼去玩儿了。彬彬找不到哥哥,也找不到悠悠球,就哭着来找妈妈。刘莉莉只好一边哄彬彬,一边想着怎么找到欢欢,可欢欢却不知道跑到哪里去玩儿了,这让刘莉莉很头大。

家里有这么一对整天“内斗”的宝贝儿,作为父母到底该怎么办?应如何看待孩子们的争执打闹,父母又该如何处理或教育呢?

同胞争斗:孩子们的“心理游戏”与本能学习

其实,这样的事每天都会上演N次,刘莉莉想尽了办法来阻止这些冲突的发生;老公则主张教训式教育,谁捣蛋就处罚谁,以便长记性。可两个人的办法看起来都收效甚微。

事实上,好兄弟好姐妹并不等于永远和谐、从不争执。有时候,打打闹闹正是孩子们游戏化的交往方式,而父母的呵斥、偏袒、不理解、过度干预,才会伤孩子的心。

想要解决宝贝儿们争斗不休的问题,首先就不要用成人的道德来批判孩子的打闹行为,孩子们不存在原则性问题,我们要相信孩子们是可以自己处理的。否则,大人不断介入其中,孩子们如何才能学会面对冲突、处理冲突,进而掌握降低冲突的复杂技能呢?

授人以渔:智慧父母不做法官做教练

除了改变“大惊小怪”“道德批判”的错误认知视角,父母们也不应该完全放任,而要变“警察式”“法官式”的解决策略为“教练式”的解决策略。

第一,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孩子们自己梳理事件经过。“发生什么了?”“你再想想,前面发生了什么?”不要直接评判孩子自述的对错,而是柔和地提示他“再回忆一下”。

第二,用启发式问题引导孩子自己制定解决策略。“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那你觉得怎么办好呢?”

第三,父母做孩子的镜子,用反馈的方式协助孩子完善解决策略。“我觉得如果我是弟弟的话,听了你说的,我可能会觉得委屈,或者难过……你觉得呢?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第四,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父母不要过度追求完美,要允許孩子去尝试,在实际行动中去进化自己的冲突处理能力。

猜你喜欢
宝贝儿二宝大宝
做游戏
宝贝儿爸爸
鳄鱼大宝
发光的河蚌
大宝二宝做衣服
我的字典
正版字典
爱情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