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是要笑着孝:6兄妹护理92岁母亲的欢乐日记

2018-07-18 11:29李津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8年6期
关键词:兄妹母亲妈妈

李津

所谓“孝”,是一种反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生命及万事万物的感恩和善意。

把米粉熬成糊糊,加入蛋黄,少许盐、香油,搅匀,再撒些切得碎碎的青菜……一碗香喷喷的婴儿辅食?No,这不是给宝宝吃的,而是邓家大哥做给92岁老母亲的“妈妈餐”。

“6:00,换尿裤一次(少许屎);8:00,洗屁屁、搽药;9:30,测体温,37.5度;(晚)8:10,洗屁屁、搽药、洗脸、洗脚。2018年3月26日”这是爸妈给孩子写的“成长笔记”?也不是,这是邓家6兄妹给老母亲记的“护理日记”。

在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一套不大的单元房里,每天都上演着“一群老人哄一位老人”的戏码,有时还会唱歌跳舞齐上阵。这群老人就是邓家6兄妹,他们“哄”的对象则是他们92岁、身患多种疾病的老母亲陈玉香。吃饭、喂药、打胰岛素……6个子女24小时轮班照料,并详细记下母亲每天的饮食起居情况。16年来,这些护理日记已有30多万字,多达46本。它们记录着母亲的一天天老去,更记录着一个家庭的孝与爱。

一摞“护理日记”,一群孝顺儿女

2018年4月初的一个午后,记者接到了邓家三女儿邓国庆的视频邀请。她压低声音但不失礼貌地对记者说:“妈刚睡着,我们正好接受您的采访。”边说边把一个本子递给身旁的幺妹邓秀蓉,告诉她:“饭前血糖 6.3,血压 119/65,酮酸片两片,药用炭3片已经吃过了……”邓秀蓉戴上老花镜,把三姐说的话记在本子上。这位年过六旬的阿姨,拿着笔认真的样子像个做课堂笔记的学生。

在这个笔记本封面上,写着“护理日记”4个字,标记的时间为2018年。翻开本子,里面详细记录着母亲每天的护理时间、用药时间等。邓国庆告诉记者:“母亲年岁大了,大小便失禁,随时需要更换尿不湿,我们记下时间,方便照顾。用药方面,更是不能忘记,因为每种药吃的时间和用量不一样,记录一下,以防弄错了。”接着,邓秀蓉又拿出另外一个笔记本,写道:“哥,今天妈精神不错,就是有咳痰,等她醒了多喂点儿水。”这个本子的封面上写着“杂事本”,时间为“2017~2018年”。里面的内容是照顾的人离开前,交代下一个接班人的注意事项。

在陈玉香老人家中,这样的笔记本堆了高高一摞,足足有46本,本子大部分已经泛黄,但仍保存完好。每本多则上万字,少则数千字,46本加起来足足有30余万字。拿着笔记本,邓国庆一脸自豪地说:“这些笔记我们已经记了16年。看着它们,就能想起一家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传家宝还珍贵呢!”

2002年,陈玉香的老伴儿邓怀镜去世,也就是从那时起,她的身体每况愈下,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几年前又被阿尔茨海默症缠上。幸运的是,6个子女24小时轮流值班照料。“我和幺妹下午4点到妈这儿,照顾到第二天早上,然后大哥(邓开广)和大嫂(陈信兰)接班。下午1点到4点是大姐(邓秀英)过来。大姐腿脚不好,摔过好几次跤,但仍旧坚持每天过来。二哥(邓开明)有两个孙子,特别忙,但只要有空儿,就会来看妈妈,二姐(邓秀芝)10多年如一日照顾妈妈,后来因为身体不好,去了女儿的城市,但仍坚持给妈妈寄东西,”邓秀蓉说,“我和三姐相对年轻,就多分担些。”

陈玉香老人今年92岁,大女儿72岁,最小的女儿也已经60岁了。这样的年纪,昼夜不分地照顾母亲,不是件轻松事。但在几位老人看来,这实在是普通不过。“小时候,条件艰苦,母亲一天到晚都在忙,从没好好吃过一顿饭。为了照顾我们,她放弃了3次工作的机会。那时候,母亲一个人照顾我们6个,现在我们6个照顾她一个,又算得了什么?”

大儿子邓开广说:“母亲晚年幸福,是我们的心愿,也是父亲的遗愿。父亲比母亲大13岁,一直特别呵护母亲。他在世时,有一年,母亲因为糖尿病住院了。我每天给母亲送饭回来,父亲都要检查饭盒,看母亲吃了多少,以此分析她的身体情况。后来,他实在不放心,偷偷坐三輪车去了医院,满头大汗爬上楼,一进病房就紧紧拉住母亲的手……父亲病重时,最放心不下的也是母亲。”邓怀镜去世后,几个子女怕母亲太孤独,就决定轮流陪伴她,“有人说让我们请个保姆,但我们觉得还是自己照顾好,妈妈每天能见到我们,会很开心;我们能每天见到妈妈,心里也特别踏实。”

邓国庆是做统计工作的,以前父母生病时,为了记住医嘱,她就想到了用文字记录,现在记录得更加仔细。记者问她:“现在是网络时代,沟通的方法有很多,打个电话、发个微信都行,为什么还要保留手写本的形式呢?”邓国庆笑着说:“我们记的东西需要长期保存,一天天记录下来,就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病历,可以更好地关注母亲的身体。再一个,写了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了习惯,我们对它有了感情,翻翻这些本子,心里会觉得很暖和。”

16年,陪妈妈一起happy

采访中,邓国庆热情地向记者讲述家里的趣事,时不时来两个段子,惹得在一旁给母亲准备小点心的大哥和小妹阵阵发笑。轻松诙谐的气氛感染了记者,与一般照顾生病老人家庭的愁云惨雾相比,这一家子太活跃了。邓国庆笑着对记者说:“港剧里常爱说这么一句话:做人嘛,开心最重要。10多年照顾母亲,确实枯燥、累,可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想办法让自己乐呵起来。”

这两年,母亲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吃的药也越来越多。“都说‘老小孩儿,妈妈越来越像小孩子,看见药会心烦,怎么劝都不吃。”有一次,轮到邓国庆值班,老人的倔劲儿又上来了,任凭女儿好话说尽也不肯吃药。邓国庆脑筋一转,把平时逗小孙子的儿歌唱了出来:“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陈玉香脸上的皱纹慢慢舒展开了,目不转睛地听了一会儿,竟然乖乖张开了嘴。看到母亲开心了,邓国庆赶紧给她喂了药。为了鼓励老妈,这位60多岁的阿姨一边把双手举到头顶做兔子耳朵,一边绕着母亲蹦跳。

见这招儿好使,大家都开始用起来。看到幺女拿来了测血糖的仪器,老人有些不乐意,把手藏在了被窝里。只听邓秀蓉说:“妈妈乖,把手手给我测血糖,测完了就起床吃饭饭了。”喂饭的时候,邓国庆一边举着勺子,一边说:“还有一点儿饭,来,再吃口,免得肚肚饿……”自此之后,各种“童言童语”会时不时出现在老人家里。邓开广说:“一开始,我们是想办法哄母亲开心,但唱唱跳跳的,自己也放松了不少。看来伺候老人也得花‘巧心思。”

老人岁数大了,大小便失禁,经常弄得满床都是,每天都要收拾。面对这些常人眼中的脏活儿,兄妹几人开动脑筋发明了一些“接头暗号”,“妈妈今天又‘水漫金山(尿床)了,床单我洗了,床单下有一块布,你下午回来铺好……”夜里,老人要用上纸尿裤,邓国庆隔几个小时就把手伸到里面摸摸,经常不小心摸到大便,一边往外掏一边笑着说:“哇,有一颗炸弹!”邓国庆告诉记者:“虽然脏点儿累点儿,但调侃一下,幽它一默,生活就又轻轻松松了。”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是老人上了岁数容易认死理、发脾气,子女们也常常因此埋怨老人折腾人,闹得矛盾重重。邓家兄妹却不这么想,而且研究出了一套对策。“老人行动不便,有些火气很正常,对她的气话不必当真,更不能和她对着干。她发脾气时你什么都别说,等她情绪缓解自然就好了。”每当母亲又冲谁发脾气,其他几个人就笑着戳戳他:“嘿,你‘中枪了,赶紧‘撤飘(到一边去)!”一句话,缓解了所有尴尬。

邓国庆告诉记者,母亲年轻时是远近闻名的美人,很爱美,去住院时都要家人帮她收拾得整整齐齐。有一次,护士和她开玩笑,叫她“老美女”,她可开心了。“我们见她臭美,也喜欢打扮她,给她买来各种帽子拍照片,有时还玩儿年轻人那种‘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她演公主。”邓国庆翻出一张最近给母亲拍的照片,照片中的老人戴着一顶欧洲风情的阔檐帽,皮肤细腻,笑得开心极了。邓国庆说:“现在年轻人拍照都用‘美颜,老妈自从发现了这个秘密,拍照时也要用,我们就陪她一起玩儿。”

因为常年护理母亲,兄妹几个都掌握了多项技能,打胰岛素、测血糖样样精通。在打胰岛素前,邓秀蓉拿着仪器在手中不停旋转,还口中数数。数到36时,停下来,开始给母亲打针。大家不仅成了优秀的“护士”,还能客串“插画师”。在老人客厅的墙上,贴着邓国庆手绘的图文,有手腕电子血压计正确使用姿势、家人联系表和高血压的血压值范围。她告诉记者:“这个血压计是多年前从国外买的,我咨询了医生朋友后才知道怎么用,但写成文字太不直观,我就一边在自己胳膊上试验,一边依样把试验的步骤画成了画儿。看着效果不错,我又画了一些别的,都贴在墙上。用你们年轻人的话讲,还挺有爱的哈。”

“孝”是反哺,更是感恩的生活态度

16年来,邓家6兄妹24小时轮班照料母亲,配合默契,相互体谅。邓国庆说:“我和幺妹年轻些,我俩守夜,让哥哥姐姐们多休息会儿。”但毕竟她们也是60多岁的人了,照顾完母亲,也会累得浑身发酸。夜里,两个人躺在床上,一起做冥想,想象自己躺在沙滩上,面朝大海,全身放松,排解一天的疲劳和压力。有时候,姐妹俩还会在被窝里聊聊天。邓秀蓉说:“小时候,一家人朝夕相处,长大后却各奔东西。如今,这因为照顾妈妈而重新聚到一起的时光很值得珍惜。一起回忆下小时候,特别幸福。”

在姐妹俩的印象中,父母的感情非常好。“父亲是个老革命,曾转战南北,新中国成立后任绵阳地区肉联厂的厂长,母亲则一直没工作。不过,他们相处特别和谐。每次父亲快下班的时候,母亲都会准备好茶水、毛巾,站在楼梯那里等他。两个人都很热爱生活,就算在条件艰苦的年代,他们也会养花、养金鱼,每天一起侍弄它们。父亲从来不打骂我们,而且非常勤劳,回家后就到家门口的小河边洗衣服,洗好后放在干草垛上晾晒,然后带着我们在河里抓小鱼,晚饭时做炸鱼给我们吃。”

大概是因为在和睦的家庭中长大,兄妹6人从小就很团结,谁家有了困难,大伙儿就不余遗力地帮忙。2013年,大哥邓开广因为中风导致面瘫,在绵阳治疗了好久也不见好转。二姐的女儿刘丽在北京工作,她经多方打听,得知一家医院可以做微创手术,就立刻把大舅接了过去,和爱人一起请假陪他做手术。前几年,二哥邓开明单位破产,生活陷入困境,连孩子上大学的学费都凑不齐,二嫂急得不得了。这时候,兄妹几个来到二哥家,每家慷慨解囊,帮二哥一家渡过了难关。邓开广说:“都说‘亲兄弟,明算账,我们不能理解,一母同胞的兄妹,爱还爱不过来,怎么会算计那些。一家人,拧成一股绳,才能越过越好,这就是家和万事兴吧!”

虽然平时免不了见面,但每逢节日,一家人还是要凑在一起聚聚。刘丽对记者说:“小时候,每年春节我们都回姥姥家,大人们每人拿出拿手菜,做一大桌好吃的,我们小孩子就负责开开心心地玩儿,那种气氛现在回想起来都特别温馨!”可能大家庭的和睦会让人产生一种向上的力量,现在,几个孙辈都生活得非常好。这几年,他们教会爸爸妈妈使用智能手机,并建了一个叫“老邓家”的微信群,谁去看奶奶(姥姥)了,就拍一些小视频,分享到群里。看到孩子们懂事,邓家6兄妹深感欣慰,邓国庆说:“为了照顾母亲,我们这10多年几乎没旅游过,连临近的成都都没去过。但回过头想想,游历名山大川,享受退休生活是一种幸福;每天和妈妈在一起,照顾她,和她一起闹,一起笑,也是一种幸福。生活就要有取舍,相信自己拥有的就是最美的,好好享受其中,这才是快乐的源泉,也是我们最想传递给孩子们的。”

去年,邓家被评为了涪城区“最美家庭标兵”,邓国庆对记者说:“在路上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我们总会第一时间过去帮忙;陪妈妈住院时,也会把照顾妈妈的经验分享给病友家属。在我们看来,所谓‘孝,是一种反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生命及万事萬物的感恩和善意。如果把这种态度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就能收获快乐无憾的一辈子。”

猜你喜欢
兄妹母亲妈妈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慢热兄妹
山羊兄妹交朋友
鸟妈妈
给母亲的信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
悲惨世界
兄妹卖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