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规律与思考

2018-07-18 17:52刘鸿彬
智富时代 2018年5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高校

刘鸿彬

【摘 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别的学生群体,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有特点、注实效的教育主题,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有重点地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目标集中、主题突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活动,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专业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的工作相结合,建构了“理念人本化、内容主题化、环节科学化、活动品牌化、语言大众化、对象分类化、途径多样化”为基本内涵、独树一帜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职业规划;主题推进

我校在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活动中,坚持科学合理的主题推进式教育模式,遵循分阶段、递进式的教育原则,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教育活动协调有序发展,使不同年级主题教育与不同类别职业规划教育纵横交织,彼此呼应,相辅相成,从而形成了适合我校校情的教育规律。

一、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

首先,在职业规划教育实施前,教育者应根据国情校情对学生提出适当的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并通过多方努力,最终促使这一矛盾解决,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育学生的政治素质。其次,注重社会适应性是职业规划教育永续开展的动力。因此,我校在面向学生进行大规模访谈调查和座谈听证的基础上,通过用人单位走访、校友追踪调查、专业教师座谈、辅导员工作反馈、专家论证等方式,按照引导学生成人、教会学生成事、培养学生成才、激励学生成功的年级递进顺序,确定了8个教育主题。即一年级开展“大学导行”教育,主要为了引导刚入学的新生尽快了解学校,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换;二年级开展“文明修身”教育,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文明新风,弘扬先进文化,抵制不良风气,慎己、慎微、慎独;三年级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引导学生明确职业方向,规划未来生涯,设计人生轨迹,实现个人美好理想的同时;四年级开展“励志成才”教育,主要为了引导学生探寻成功人士成长轨迹,掌握优秀人才成功规律,激发人生潜能,励志走向成功。每个主题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整合相关思想文化资源,富有针对性地从不同维度致力于学生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和道德规范教育。

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规律

我校在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坚持师生互动、以学生为本的方针和原则。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深入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系统考察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综合衡量学生干部的组织领导能力,确定了重点针对8类学生群体进行层级化的教育。一是依托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勤工助学中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开展“励志成才、感恩诚信再教育”。学校在采取“奖、助、贷、勤、补、免”等一系列帮扶措施的同时,重点通过学生中自强不息典型的模范引领、学生自立自尊自信先进事迹的榜样示范,教育引导学生生活自立、人生自强,在做好物质帮困的同时重点解决好他们的精神贫困问题。二是依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针对心理障碍学生的“生命智慧再教育”。在每年开展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后,建立疏通学生心理负荷的渠道,教育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启迪智慧。三是由辅导员和专业教师配合,在学生群体中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开展“学习能力再教育”。通过辅导员摸底调查、专业教师重点辅导、班级同学一对一帮扶等方式,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心和指导,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四是依托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对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开展“生涯规划与就业技能再教育”。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他们到基层去就业、创业的信心,帮助他们掌握求职应聘技能,提高求职成功率。五是依托少数民族学生事务管理中心,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再教育”。学校有100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通过鼓励开展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全面体现人文关怀。六是由西藏定向生辅导员团队,对西藏定向生,开展“爱藏兴藏教育”。我校是全国13所为西藏定向培养人才的高校之一,共有西藏定向生130余名。学校通过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和畏难情绪,坚定在西藏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七是针对有艺术专长和艺术爱好的学生群体,重点开展“艺术鉴赏教育”。开设艺术赏析课程,吸引高雅艺术进校园,感受名家大师风范,提升艺术文化品味。八是依托学校团委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对学生干部开展“责任担当与服务意识再教育”。培养学生情商,筑牢拒腐防线,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打造未来的社会精英。

三、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规律

我校紧紧围绕理论与实践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总结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是深入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途径。抓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就是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提高大学生生命质量、强化大学生生存意识,使大学生掌握生存技能的重要方式。只有利用好大学生社会实践途径,才能不断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最终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社会实践是为数不多的脱离了课堂教学,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方式之一,具有其他活动方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职业规划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是通过大学生寒暑假走出校園而展开的,寒暑期社会实践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社会中找到自身与社会需要的差距,从而使其在返校后根据社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实现社会期望与自身能力的统一。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实践环节还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正义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发现职业规划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是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对教育形式的有效改革和创新。只有树立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才能够加强教育的主动性、实效性、说服力和感染力,才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职业规划教育的效益,达到整体最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成伟,周彩根.创新主题教育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考试周刊,2010,(27)

[2]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第145页、第153—155页

[3]陈建名,李晓兰.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J].学术交流,2012,(6)

[4]胡锦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R].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高校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改革研究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浅析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发展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