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祭祖人祖山的重要意义

2018-07-18 17:52张爱萍
智富时代 2018年5期
关键词:鼓乐

张爱萍

【摘 要】随着人来文化的进步,寻根祭祖在我们的生活中越发常见,而其带来的可观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关键词】寻根祭祖;人祖山;鼓乐

一、前言

近年来,以“寻根祭祖”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日益兴盛,人类传统文化越来越更好的得到发扬和传播,本文介绍了人祖山的由来及其历史文化。

二、寻根祭祖的意义

从人类学的视角分析,旅游者之所以产生“寻根祭祖”的文化渊源是传统文化的敬祖尊亲祖先信仰,而产生祖先信仰的文化内涵则是传统文化中的魂魄观,发展为以“寻根祭祖”为主题,以旅游为形式载体的实质是中国传统魂魄观的仪式化结果。事实上,对“寻根祭祖”游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者精神世界的理性关注,有助于深化对此种主题旅游的主体和客体的深度理解,对于旅游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三、人祖山的由来

少为人知的人祖山,因“惊现女娲遗骨”的报道而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女娲、伏羲固然是神话传说,那么人祖山发生的一切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吗?

人祖山位于吉县城西北30公里处,山脉呈东西走向,主峰海拔1742米,西距壶口瀑布20公里。规划中的景区面积203平方公里,境内大小山峰1000余座,层峦叠嶂,气势雄浑。驱车山间,奇形怪状的裸露砂岩、星罗棋布的天然岩洞扑面而来,道旁松青柏翠,野果飘香,鸟语与流水声随处可闻。人祖山拥有众多的人文遗迹。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大小庙宇约200座,较为著名的是“人祖庙”,分祀女娲、伏羲;“玄天上帝庙”(又名高庙)祀玄武、大士、观音等;大陆唯一一座北斗七星庙;七座北极庙;穿针梁上建有纪念女娲、伏羲“隔梁穿针”、“隔沟滚磨”测天意而合婚的庙宇。主峰及四周尚有抗日战争期间阻击日寇遗留下的诸多工事和碉堡。

所谓“人祖”,即女娲、伏羲的合称。人类学研究认为,人类起源有两层含义。一是古人类的起源,指的是从古猿怎么演变成人的问题。另一个是现代人的起源,也就是说早期人类是如何演变成现代人的问题。第一层含义涉及的时间过于久远了,留待学者们去证实吧。第二层含义涉及的是整个人类进化过程中离现代最近的阶段,也是比第一阶段更重要的阶段,因为只有弄清了它才有利于弄清整个人类的起源。恰恰是在这个早期人类如何演变成现代人的问题上,中国的黄河文明以其古老性、连续性和广泛性,做了最主要、最重要的解答。考古学证明,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黄土高原和黄河冲击平原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180万年前西侯度猿人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他们在工具制造和火的使用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尔后漫长的进程中,靠黄河的乳汁哺育成长起来的一代代子孙,继承并发扬了西侯度人创造的文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发展序列。110万年前的“蓝田人”、30万年前的“大荔人”,还有“丁村人”、“河套人”等,都在黄河岸边打鱼狩猎、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距今10000年——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年——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年——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在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石器遗存,充分证明了该地区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发育区,尤其是大量的“人祖遗存”,更是对研究人类发展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祖山周边的古人类生活遗址群距今20000年——10000年前。同时发现的,还有两幅表现远古时期母系氏族生活内容的古老岩画,其中一幅被专家称为“女娲岩画”。而在城内的挂甲山下发现的一幅男性天神岩画,则被称作“伏羲岩画”。人祖山一带不仅女娲、伏羲的传说密集,而且山中至今留有“滚磨沟”、“穿针梁”、“造化坪”以及生殖崇拜的自然景观“石沟”、“天地(阴阳)交会”、“育子崖”等,前已提及主峰上建有娲皇宫、伏羲庙,人头山上有伏羲首等。

四、人祖山祭祖的方式

人祖山祭祖的方式以鼓乐为主,主要分部在吉县文城乡同乐村。已在吉县至少存在了四百八十多年以上,它具有独特的表演艺术,在众多鼓谱中蕴藏着我们祖国的重要文化遗产吉县“人祖山祭祖鼓乐”平时主要以鼓、锣、钗为主。鼓;为主要演奏乐器,直径为0.5m左右,厚度却不到10厘米。锣;比一般锣大出很多,也可称为大苏锣。击打时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边缘厚度比一般锣要厚。钗;钗为铜器,直径50公分,边缘中心地带较为一般锣厚出很多。

吉县“人祖山祭祖鼓乐”,虽属一种民间鼓乐,但以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黄土风情浓厚而享誉一方,该鼓乐是明朝嘉靖时从皇宫传出流落到黄河岸畔文城乡同乐村,距今已有480年的历史。自从有了人祖庙,同乐鼓乐就以每年农历七月十九为人祖山祭祖日。当时上人祖山祭祖祈福的组织主要是四社。东社为在蔡家川,西社为文城,南社为东城,北社为王家垣青村。七月十五日,各社抬着供奉女娲的花轿上人祖山集合。当天晚上东西南北社在歇马店唱大戏。这天晚上各社都敲锣打鼓,身着戏装,粉妆上场,施展绝活,相互比拼,一直唱到天亮。天亮之后大家就抬着花轿上人祖庙。一路上人头攒动,情绪高昂,进退有致,各社按节奏敲锣打鼓,鼓声锣声应和着歌声:“抬爷爷”,上风山。人祖庙上祭祖先,沟沟岔,“抬爷爷”爷爷是个“金娃娃”。上到人祖庙之后,大家稍事歇息,便开始敬“爷爷”(拜神)活动。先是摆放各种上供品,接着焚香烧表祈福,之后各社表演“滚磨”“穿针”锣鼓等古老的祭祖节日。节目表演中大家尽心尽力,各尽其才,唯恐对女娲不周。表演结束后各社在山上吃饭,神人共乐,共享供品,同饮美酒。下午各社开始返回,下山时人们吃饱喝足,精神百倍,又开始用锣鼓表达心中的喜悦。这一次敲打锣鼓的节奏比上山时的节奏明显加快,歌曲主题为《庆丰收》,内容也别有趣味:“大大大丰收,人祖爷爷多保佑,吭吭气吭吭,米面黄黄真好吃。”各社下山后在王家垣同乐村集中,将花轿放在打麦场的“女娲槐”下,然后杀猪敬神祭祖。此时,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赶来,人山人海,鞭炮声声,烟雾缭绕,鼓乐阵阵,场面十分壮观,敬神祭神活动结束后,大家将祭品按户分享。供奉女娲的花轿摆放在午生村的庙中。花轿要等第二年重新祭祀的时候再抬出来,此活动祖祖辈辈一直传下来。

五、人祖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山西省人祖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6月组建,于2009年2月被批准为副处级建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人祖山保护区位于吕梁山脉南麓,黄河中游东岸临汾市吉县西北部,地理坐标東经110°33'~110°43',北纬36°10'~36°19',东西宽约15km,南北长约18km,海拔在779m~1742m之间。人祖山自然保护区属山西陆台和燕山准地槽西南臀部地带,最低部为太古代岩层褶皱,基底岩层牢固坚硬。其地貌单元为基岩山区,系黄土残垣丘陵区孤山。山脉呈东西走向,山体由砂岩和砂质页岩组成,山的东侧地势平缓,土层深厚,西侧山势陡峭,岩石裸露。保护区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气候宜人。人祖山保护区植物共有94科230属400余种。动物资源也极为丰富,陆生野生动物132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褐马鸡、原麝、金钱豹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牛头伯劳、黑枕黄鸝、刺猬和北小麝4种。

六、总结

人祖山既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动人的历史传说,还有瑰丽的自然风景,是寻根祭祖出游的好去处。

【参考文献】

[1]杨朝霞,吴晓燕,刘仁保.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2016.(13):30

猜你喜欢
鼓乐
普兰店鼓乐生存现状与发展研究
鼓乐节
西安鼓乐套词研究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民间音乐类】 辽宁鼓乐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传统音乐类】 西安鼓乐
浅析西安鼓乐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西安鼓乐亟待“交响”
西安鼓乐八拍“拍曲”研究
鼓乐活动中德艺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
黑土地上的鼓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