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兆磊
【摘 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建筑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施工安全问题。随着国家和社会各界对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安全事故发生几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形式仍较为严峻。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在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制度;安全防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也在持续加快。在此背景下,建筑业也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据相关数据,2015年我国建筑业的总产值高达18.1万亿元,在全国GDP中占比26.23%,建筑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然而,建筑业的安全形势却不容乐观,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和谐。仅2015年一年,全国共发生了36起重大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事故发生概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社会各界对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愈加重视,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施工标准与规范制度,经过整改,建筑业施工安全问题发生率有所下降,但部分领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我国建筑行业共发生16起较大安全事故,死亡58人,施工安全问题仍然令人忧心。而这一现状与我国建筑工程规模持续扩大、施工技术日益复杂以及企业安全管理投入过少等因素密切相关。正视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并实施相应的解决措施来预防并控制安全事故已然成为我国政府与企业所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现状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深化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我国经济产业链中最具活力的一环,建筑业的发展也十分引人瞩目。现代化建设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及与之相关的产业随之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高速发展的建筑业为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解决了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然而,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安全生产事故接连发生的负面影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不仅造成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施工人员自身的生命安全及其家人的生活,对社会和谐与稳定也是极其不利的。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迫在眉睫,建筑企业与施工单位必须要深入分析每次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找出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此,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事故发生,才能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企业才能长远稳定的发展。
二、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018年,我国江西省住建厅向全省发出通报,共发生6起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6人。其中5起为安全生产事故,1起为非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事故类型均为施工人员从高处坠落,3起发生事故的施工单位未办理安全质量监督以及施工许可证等。这些数据提醒我们,我国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笔者基于大量文献调查以及实地考察,从人、材料、制度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一)人的问题
从建筑设计领域来看,目前在职的工程设计人员与技术人员大部分都是高学历、高技术且具有丰富设计经验的优秀建筑人才,因此因工程设计纰漏而引发的事故发生几率较小,绝大多数建筑事故都出现在施工这一重要环节。施工人员不仅是建筑工程的生产者,同时也是各项技术的落实者,他们的专业素质关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从目前来看,农民工仍为我国建筑业施工人员的主要组成,且大部分农民工并未受到良好的教育,且缺乏基础的施工操作技能,安全意识也并不高。因此,不少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时过于马虎大意,存在很多不规范行为,如不佩戴安全帽进场、使用不安全的脚手架、不规范操作施工机器等。施工人员的安远意识薄弱、专业素质偏低等因素与企业的教育培训缺失也有着重要关系,一些施工企业为了省钱省事,聘请没有施工资质的施工队伍入场,并未给予其系统的专业培训,进而诱发了安全事故。
(二)材料质量问题
因建筑材料质量而引发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这对建筑企业的利益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也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影响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建筑材料质量与严重的贪污腐败现象密切相关,一些根本无法满足建筑工程技术要求的建筑材料流入施工现场,还有一些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择偷工减料。如果仅仅是不重要的构件,可能还不至于引起安全事故,但如果是重要的结构受力构件或承重构件,一旦出现问题,安全事故必然发生。以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的混凝土梁为例,如果其所配的钢筋质量完全不符合工程要求,甚至有些黑心施工企业使用竹条来代替钢筋的情况下,安全事故必然会发生并将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制度問题
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引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而其与法律责任体系不完善、建筑分包制度不完善、安全管理不重视、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密切相关。
1.法律责任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尚未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法,现有的法律体系在实际应用中也较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具体条文的可操作性也不高。不完善的法律责任体系下,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管理的主动控制作用难以得到具体落实。在安全监理方面,我国法律也未就监理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进行细致的规定,建筑行业协会、工会等组织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性质、地位及应发挥的作用等内容也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因此这些组织在进行安全监管时就陷入了“尴尬”与“两难”的境地。在法律责任的落实上,目前仍存在责任缺失、责任不合理、行为与后果不相对应等问题,这些问题均影响了建筑行业在出现安全事故后的责任认定与落实。
2.建筑分包制度不完善
建筑分包现象在建筑行业中十分常见,但目前我国却并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建筑分包管理的法律制度,仅仅在《建筑法》、《招标法》中涉及到分包问题,并没有对其进行系统规范地说明。对于违法分包现象,罚款是最主要的事后管理措施,有效的事前监管机制仍未形成,管理效果不佳。此外,现有的法规中所作出的禁止建筑工程再分包的规定并不利于建筑业的长足发展,急需进一步修改与完善。
3.安全管理不重视
经济效益是各行各业长期追逐的对象,包括建筑行业,大部分建筑企业在进行效益评价时都以这个为主要衡量指标,却严重忽视了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对于政府而言,企业经济效益好意味着地方税收就可得到保障,上级部门所布置的税收指标也就可以完成了,因此政府也更加看重建筑行业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对于安全管理问题就选择性忽略了。与施工安全紧密相关的施工人员本应最重视安全管理内容,但他们中的不少人仅看到了高薪酬这一眼前利益,却忽视了自身的生命安全,对施工过程中的劣质材料、违规操作等视而不见。这种种因素势必会埋下安全隐患的种子,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
4.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任何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中,监督管理工作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完善的监督机制可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进而可督促施工单位与人员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改正,以为安全施工和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障。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少施工单位并没有建立这样一支高效率的质量管理与监督队伍,同时也没有健全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有些即使已经健全了一定的安全制度,但也仅仅只是一个摆设,并没有真正得到执行与应用,安全生产无法得到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自然也无法得到保证。
三、加强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如前文所述,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高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除施工人员自身素质偏低外,企业安全教育与培训缺失也是其安全意识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施工企业应进一步强化施工安全教育,尤其是那些涉及到大中型机械操作等高危的岗位人员,可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安全培训班,提升其机械操作技巧,增强其安全意识。此外,企业还应定期考核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如进场戴安全帽、正确操作吊车、升降机、挖掘机等机械、特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等,并将这些内容纳入施工人员绩效考核中,对表现优异者给予嘉奖,违反规定者则给予警告或开除处理。
(二)建立健全材料监管机制
建筑材料是确保建筑工程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必须要在政府与材料供应商的协助下,加快建立健全有效的材料监管机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首先,政府应对建筑材料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以及质量检测报告进行检查,避免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企业也需安排经验丰富且正直的监管人员对入场材料的质量进行验收,并制定严格有序的材料取放制度,严格禁止建筑材料乱放乱用;其次,采购人员应对自己所采购的材料负责,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应及时停止使用,对于已经应用于施工中的材料,需及时通知相关技术人员采取补救措施。
(三)优化施工安全管理
1.进一步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管理人员贯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活动的始终,其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将制约安全管理的效果。因此,施工企业在加强安全管理时,首先应从管理人员着手。一方面,企业应明晰管理人员的权限与责任,真正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另一方面,在任用管理人员时,不仅要考核他们的管理经验,还需考量其道德素养与责任心,避免因管理者马虎大意或受贿而影响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
2.完善法律责任体系
要想真正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仅仅依靠建筑企业远远不够,只有凝结各参与方的努力,并明确不同主体的安全责任,才能推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建筑安全生产工作。因此,我国应加快建立建设企业安全责任条款并提高现有责任体系的可操作性。
3.完善分包制度
针对分包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我国应针对分包管理问题进行专门立法,在此基础上建立更加完整系统且更具可操作性的建筑分包制度。此外,还应加大对违法分包者的处罚力度,并严肃追究那些“不作为”的执法单位的责任。
4.完善监督机制
建筑企业需加快建立健全施工监督机制,一旦发现安全管理问题或质量问题,应立即叫停施工并责令相关人员即刻改正或采取补救措施。同时还应对入场的材料、设备的质量进行检查,坚决杜绝劣质材料或设备流入施工现场。与此同时,监督人员还行敦促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严格按照施工安全管理章程进行随时随地的检查与抽查。
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实例
(一)工程概况
本研究以笔者曾经参与过的某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工程在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故障树”探究了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升了工程安全管理水平。该建筑总占地面积为3972.6m2,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工期为1年。
(二)存在问题
通过现场检查,监督人员发现该建筑在施工安全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差,不佩戴安全帽入场、高空作业防护措施不当等现象丛生;
(2)施工现场秩序紊乱,建筑材料与设备胡乱堆放,电缆铺设也并不规范;
(3)脚手架上堆放了过多杂物,塔吊作业不规范;
(4)安全管理监督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安全隐患众多,大部分并未得到及时处理。
(三)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以及坍塌事故均为建筑施工中的主要事故类型,本研究根据这“5大事故类型”以及上文所分析的该工程在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故障树”分析,结果表明,导致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与操作能力偏低、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安全管理监督工作未落实。根据这一分析结果,笔者所在建筑企业采取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1)增强施工人员防护意识与操作能力:企业定期组织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参与安全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操作特种机械人员需持证上岗,施工前技术人员需严格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此外,企业还应进一步提高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定期检查脚手架与防护栏的质量,保证每一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全面開展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工作:施工过程中严格禁止偷工减料行为,高度关注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材料只有通过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场施工材料与设备严禁无序堆放。施工用电严禁随意拉线,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设施不得随意安装或拆卸。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进入现场后均需佩戴安全帽。
(3)健全安全管理检查责任制度:企业在发现安全管理检查中的问题后,及时完善了相应的责任制度,进一步明晰了管理人员与监督人员的权限与职责,全面检查了施工现场并一一排查了有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实现了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以上安全管理措施得到应用后,有效遏制了施工事故的发生,施工项目得以顺利完成。
五、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负面影响。为有效提升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本研究从人、材料、制度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在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还结合一个笔者所参与的工程实例探究了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总而言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涉及到施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只有关注每一个细节才能保护好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才能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贵,陈梦莉,汪红霞.建筑安全事故人为因素分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04):131-137.
[2]姜慧,殷惠光,梁化强,李学田.建筑工程安全事故致因分析及防控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2013(12):10-13.
[3]郭波.浅谈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