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正良
【摘 要】单位团餐通常的讲就是食堂餐饮,以就餐人群集中、就餐地点集中、就餐时间集中,价格相对便宜为特点。从而决定它每餐供应品种较为单调,菜单设计以周为单位,加工以量为主,需要批量生产,一锅多份,快速成菜。在每餐的供应品种上,根据各地的俗成风味为主导,分为菜饭结合与菜面结合,我单位是江南地区的食堂,在日常供应上,以菜面结合为主,这是地区特点,南京地区的公司、机关、院校食堂,基本都是这样,传统习惯的选择决定其,以菜肴为主,面食次之。本文僅就我单位的现有供应情况,面食在我单位供应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在繁荣供应品种中面食的合理运用,做个体观察上的讨论。
【关键词】食堂餐饮;面食
面食以其造型可塑性强,色彩丰富,易消化的优势,一直居于餐饮中的半壁江山。以下就我单位现有情况,将从品种的规划设计、实战运用、成本核算、营销管理等四个方面展开讨论,着重讨论品种配比、资源配置、管理流程等方面,以求面食品种在现代团餐供应中做到合理、优化与恰当的体现,从而使团餐供应方式进一步提升,面食技术在食堂大锅菜中得到价值回归。
第一、规划设计是首选
名不正则言不顺,做好菜面结合,必要事先做好文案上的规划设计,只有先将预备选择的品种相互在文字上逻辑结合立起来,才能谈到实践操作中的如何运用,而不是靠临时的想象发挥,更不能做臆想中的拼凑。
对于俗成已的有菜面结合品种,需要做到扬弃与保留,对于有特殊供应链的原料,不易采购的原料,不易批量加工的原料,要进行适当删减,或者找到其替代原料。不能盲目照搬,不能不计成本。因为,食堂的供应特殊性决定了成本控制品种,而不是品种为第一首选。
对于创新搭配出的新产品,首先要通过欣赏美这一关,即:拿出来好看,让顾客愿意去吃。口味特征、烹饪方法的选择,这是其主要考量指标。不能中的原料不能雷同,烹饪方法不能相冲突,特别是食堂供应通常以中午餐为主,下午人们还要工作。如果在一份菜品中,主项菜是油炸的,配点面食也是油炸的,顾客在食用后,整个下午胃部全产生不适的感觉。如果菜与面食都是蒸制的品种,弄不好当时就很难下咽。如果搭配的两个品种都是冷食的,就餐者的食用也会产生很大的负担。
搭配要做到科学合理,食堂的供应,每份菜面品种的搭配,最好以两种为主,三四个品种搭配为辅助,坚决不能超过五个以上品种的搭配,这样会让食用者产生华而不实的感觉。因为,还是成本的制约,食堂每套菜品的价格不能做到无限大。
虽说食堂餐饮供应也应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变化,善待每一位就餐的顾客,是每个餐饮从业者的基本素质。从业人员要做到应时而变,科学思维。但是,能真正将市场转换为己有,适合本单位的餐饮供应,适合本单位就餐人群的食品,在成本条件的影响下,可选择的范围还是相对狭小的。
第二、便于操作运用以及工作流程管理
发展前进是硬道理,在追求发展的途径中,也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切入理性思考。
则是需要投入一定量精力与时间来好好研究。当然,首先我们还是要确定,工作中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前进而进步,思维上一定不能局限于困有的状态,行动上一定不能墨守成规。
首先要对过去几十年不变的供应方式,做到理性思考,合理取舍,扬长避短,在品种选择上要从顾客角度出发,要以服务为立足点,在操作方式上要以团餐模式而设计。
便于批量生产,是菜品在食堂供应中生存下来的立足点。新品种投入到原有的加工模式中,自会产生新的麻烦,这点需要在事先做到充分的预想。
其次,在选择品种上,不能选择看起来漂亮,而成品要求较高的品种,加工流程繁杂的品种也要慎选,不能长时间保存的品种也应剔除,不能做到长时间保温的品种,或者不便于长时间加热的品种,也要慎选。因为,食堂供应是事先加工,二三个小时后才销售,很少做到现制现售。
最后,应做好人员培训工作,由于是批量生产,面食也是以个体手工操作为主,很容易造成产品成形后,大小不一。做好培训工作,一是统一操作手法与口味,二是统一造型与规格。当然,如果有模具帮助成型,则可考虑为第一首选项。
第三、做好成本核算工作
在食堂的供应中,由于其销售价格远远低于市场,每个菜品都是以微利或者微补贴形式存在的,新品种刚刚推出时,可以给予些微补贴,但是,供应时间长了后,总靠微补贴存活,也就失去了该品种的推广价值。事先做好成本核算工作,不仅是对单位工作负责,也是能该品种的生命力负责。虽然大多数食堂在单个品种的成本核算上不需要考虑人员工资、场地费用、机器损耗。
但是,新品的推广与运用,不可能一次完成实施的,期间要经历多次重复试验,本单位部门论证,顾客体验,等多道程序,然后才能以成品形式端上餐桌。这中间还要考虑到培训消耗、成品合格率、销售剩余损耗,每一项都是实实在在的资金投入,并且伴随销售过程的始终。严格遵守成本核算制度,对每个成品进行精确的成本核算,是食堂工作中严谨而又实施的管理措施,能便于工作管理,便于操作运用,便于预判季节价格浮动,也能起到行风廉洁的保证作用。忽视成本核算的管理作用,则会造成工作中原料管理无序,成品保护混乱,工作量考核困难,市场预判不清。
在通常的食堂管理中,由于白案重点工作是早餐供应,早餐的营业额相对较低,白案面点师则不能成为食堂的主要厨师,在管理中的被观注程度也就相对较弱,从而决定他们的职务上升通道相对较窄,愿意干面点的人员也相对较少。在食堂招聘员工时,往往要求面点师,以能上早班为第一首选,白案面点师以能吃苦,出货多为能员。对白案人员技术要求相对不高,造成对成品细致程度的管理也易被忽略,食堂供应中常常被人们吐槽的品种,黄碱馒头、小馅包子,开水面条,破皮饺子等,基本也就是在此情况下形成。
我个人认为,在食堂团餐供应中,面食兴,即食堂兴;面食旺,是顾客福。面食品种的优势是,成本可控制,成品可塑性强,色彩丰富,品种与花样不弱于菜肴的品种与花样,在食堂管理中,白案与红案,应该居于同等地位,它与红案应处于相辅相成互为策应的关系,全面做好面菜搭配,更能对菜肴起增辉作用,提升饮食品种可观性以及营养价值,并能起到控制成本、降低价格的作用。
本文讨论的品种配比,不是单纯的面条换几种浇头,也不是套餐中加两个馒头。而是探讨,如何将面食与菜肴过合理结合,形成一种适宜于现代流行方式的供应品种。
首先确立于挖掘,挖掘传统与社会餐饮中面菜结合较好的成品范例,选择适合于食堂团餐操作,批量操作的品种,比如:糯米鸡、芝士饼等,也可引入民族品种。
其次立足于创新,将现有的成熟品种,以低档原料,或者适合于中式用餐风格的形式,重新改制,比如:比萨饼的中式做法,传统酥饼烤鸭的发酵面做法,泰式咖喱菜的中式配比。
提升食堂面食的操作水平,还需要在中西式面点设备的引进与使用上,做好人员培训以及用途创新工作,并需要对操作流程与管理方式做相应的改变。
当然,面点与菜肴的搭配,不是新鲜重,中国传统已成熟几千年,本文在此探讨,也仅就食堂的供应情况而言,力求的是便于批量操作,售价低廉,口味大众。
俗话说:艺无止境。在烹饪文化艺术的改善与创新上,永远处在前进的路上,我们也仅是立于前人创作的基础上,做接力棒的传递者。面菜结合,说简单很简单,也就是烧头面,盖浇饭的推陈出新。说复杂很复杂,这里有菜面比例的问题,有成品的大小问题,有食客的口味及接受程度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琢磨,不能简单看待,也不能畏首畏尾,实践出真知,只有面对顾客的喜好,创新出顾客乐见的品种,才只算正式走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