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比较分析及对专业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启示

2018-07-18 12:37:04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院校标准高职

王 亚 盛

(威海职业学院 信息工程系,山东 威海 264210)

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是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的基石。一流高职院校一定有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普通高职院校中也可以有部分专业在行业领域内居于领先水平。然而,什么样的专业是高职一流专业呢?目前国际上开展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就是按照相对统一的标准对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和资源保障等情况进行评价、认证。通过认证的专业得到国际教育领域的认可,是后续发展成为一流专业的起点。

目前,国内普通本科高校专业认证较普及,高职院校开展专业认证的较少。高职院校质量诊改工作已经启动两年了,虽然质量诊改工作不是专门为专业认证打基础的,但通过质量诊改后,高职专业质量和水平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目前的高职专业普遍存在基础不牢固、专业水平低等问题,离以《悉尼协议》为基准的专业认证标准还有较大差距。通过对德国、英国、中国台湾地区高校专业认证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凝练出对高职专业建设、专业质量保证和认证工作有益的经验,可以为后续开展高职专业认证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一、研究综述

陈新艳、张安富[1]以德国工程学科、信息学、自然科学和数学学科认证机构ASIIN的认证标准为例,介绍了专业认证机构、认证依据和目的、认证内容和程序、认证标准等,对我国专业认证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所借鉴。邹轩、方乐[2]介绍了ASIIN认证机构以及两次参加ASIIN认证的经验和认证收获。

严玲等[3]以英国四所高校的工料测量专业课程设置为案例,对其能力标准的响应度进行分析,提炼出能力响应度、广度和深度的测评指标,初步形成了专业认证的能力测评模型以及高校专业课程最低标准构建的四个要求。辛峰、徐心茹[4]介绍了英国化学工程师协会的情况及化工专业认证、授予特许化学工程师资格之间的关系,为我国化学工程专业教育与注册化学工程师执业资格衔接提供了借鉴。

李汉邦等[5]重点介绍了中国台湾地区专业认证机构的成立背景、组织结构、申请认证程序方法和专业认证制度的特点,建议大陆应尽快建立权威认证机构。在傅成红等[6]对两岸院校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理念、培养要求、专业认证规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专家大多是独立研究某一个国家、地区的高校专业认证标准、方法,简单介绍相关认证机构的认证标准、认证工作程序等。缺乏对不同国家、地区的认证机构、高校采用不同认证标准、不同质量保证体系等情况的对比分析研究,难以提炼出适合于中国国情的高职院校专业认证理论、认证标准和认证方法。

二、德国、英国及中国台湾地区高校专业认证标准分析

目前,有本科专业(四年制)基于《华盛顿协议》制定专业认证标准,高职专科专业(三年制)基于《悉尼协议》制定专业认证标准,职业中专专业(两年制)基于《都柏林协议》制定专业认证标准,三个标准的框架结构相同,具体指标的要求不同。英国和中国台湾都加入了《华盛顿协议》和《悉尼协议》,开展基于这两个协议的工程类专业认证。德国没有加入这三个协议,而是以本国制定的专业认证标准开展专业认证。为了统一对比基准,本文均以本科专业为例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

(一)德国高校专业认证标准

德国高校专业认证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德国高等教育评审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认证和体系认证规范》(简称:RASS),该标准包括专业认证和高校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两部分,是对所有专业认证的框架标准。另一个专业认证标准是具体专业群或学科的认证标准,在认证过程中,认证机构结合这两个标准对专业质量进行认证。

RASS标准中的专业认证标准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方案的符合性要求、专业培养方案、质量保证与发展”等11部分,每一部分都规定了框架要求。如质量保证与发展部分的要求是“在专业进一步发展时,应考虑高校内部质量管理的结果。还应考虑高校评价结果、学生的学习负荷、学习成果和毕业生就业的情况”[7]。

认证机构开展专业(含专业群)认证时,根据RASS标准再结合欧洲ESG标准、HFKG法规和专业(群)特点等制定出详细的认证标准或认证规则。各认证机构制定的具体认证标准差异不大,侧重点可能不完全一致,但都符合实际等效原则,都能确保被认证合格的专业符合RASS标准及欧洲、德国其他相关法规的要求。以ASIIN认证机构2016年12月修改制定的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的认证标准为例,该标准包括专业通用标准和学位课程要求两部分。专业通用标准包括专业内容与实施、专业课程结构和实施、考试系统与组织、资源、透明度和文档、质量评估与发展等6部分,分别涵盖欧洲ESG标准(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简称:ESG)和德国RASS标准的相应要求。如:“2.3教学方法”中规定“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有效支持学生实现其学习成果。专业课程应调整好规定课时学习和自学之间的平衡。教学方法应在学生进行独立学术研究和项目协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8]。

(二)英国高校专业认证标准

英国高校专业认证标准有两种,一种是《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这是专业认证的框架标准,另一种是英国依据《华盛顿协议》,按照实际等效原则制定了自己国家的专业认证标准。现在实施的是2016年制定的第三版《英国专业工程能力标准》(The UK Standard for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Competence,简称UK-SPEC),以及与之配套应用的《认证专业的学习成果标准》(Output Standards for Accredited Programmes)。

《华盛顿协议》标准由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复杂性界定(包括9项指标)、工程技术活动范围界定(包括5项指标)、专业知识要求(包括8项指标)、毕业要求(包括12项指标)、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包括12项指标)等5部分46项指标构成。每项指标都是框架要求,以便适合于不同的专业应用。如在毕业要求中,对第四项指标“研究”提出的要求是“能应用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对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的结论”。

英国UK-SPEC标准由总则、能力与承诺标准、教育、专业发展等4部分构成。其中,“能力与承诺标准”中包括“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利用理论与知识进行设计开发、进行技术与经营管理、人际关系和技巧、承诺和社会责任”等5个方面的要求,每个要求又细分为2-5项具有要求。如:在“利用理论与知识进行设计开发”方面有3项具体要求,其中第一项要求是“识别、审查和选择适用的技术、程序和方法完成工程任务。包括:接受用户改进的要求;选择评审方法;充分利用和实施现有的技术;使用最佳实践的证据,强化对工程实践、产品、工艺、系统和服务的评审;制定执行评审结果的行动计划”[9]。

英国专业认证的学习成果标准包括“数学与科学、工程分析、设计、经济/法律/社会/道德/环境、工程实践、附加通用技能”等6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具体要求。如:工程分析的要求是“应用工程概念和工具进行工程分析、解决工程问题。毕业生需要能监测、解析、应用对结果的分析和建模,实现持续改进;能应用定量方法,了解系统和组件的性能;能使用工程的分析结果解决工程问题,并能建议采取适当的措施;能通过相关技术及专门知识,应用综合或系统方法解决工程问题[10]”。

英国这两项标准与《华盛顿协议》标准之间有实际等效的关系,虽然其标准结构、要求不完全相同,但其表达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在英国的专业认证标准中,特别强调专业学习成果。另外,在能力与承诺标准条款中,还对应增加了示例,以便更准确地理解、掌握和应用好标准。

(三)中国台湾地区高校专业认证标准

台湾地区高校专业认证标准也有两种,一种是《华盛顿协议》和《悉尼协议》标准,另一种是台湾依据协议、按实际等效原则制定的专业认证规范和与之对应的专业认证规范解说。在本科专业认证标准《工程教育认证规范(EAC2016)》内容包括:专业教育目标、学生、教学成效与评价、课程组成、教师、设备与空间、行政支持与经费、领域认证规范、持续改善成效等9部分。每部分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对学生的要求是“本规范评价在校学生的教育与毕业生的质量与能力:须制定配合达成教育目标合理可行的规章;须制定鼓励学生交流与学习的措施及办法;须明确说明如何能持续并有效执行学生的指导与测评[11]”。在与之对应的《工程教育认证规范(EAC2016)》中,对认证规范的每一条款都按照“报告书佐证内容、现场访评陈列文件、交叉比对”三个方面提出要求,以指导高校做好专业建设和认证准备工作。目前,台湾地区高校专业认证分为工程教育认证、技术教育认证、资讯教育认证、建筑教育认证、设计教育认证等五大类别。台湾制定的专业认证标准能够涵盖相应协议的全部要求,比较宏观,没有英国的标准那么细化,可操作性相对较差。但是,这可给高校更多的发挥空间,使高校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以充分发挥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办学特色。因此,各高校依据《工程教育认证规范》的9部分要求制定更具体、细化的内容,以便操作与实施。

三、德国、英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专业认证主要特征指标对比分析

以上对德国、英国、中国台湾地区的高校专业认证标准的宏观层面进行了介绍和比较,下面重点针对3地专业认证标准中的主要特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四、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启示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正在进行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其中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是重点。虽然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目标不是进行专业认证,但随着高职教育向国际化发展、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开展专业认证是高职院校的新需求,通过专业认证能够得到社会认可、提高高职院校声誉。通过对综合3地高校专业认证的特点、经验和对比分析,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和课程建设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第一,吸收德国、英国的专业认证优点和经验,建立高职院校以专业(专业群)层面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主体,院校层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为系统框架的新型两级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保证工作重点下移到专业团队、教师和学生层面。教师和学生对质量保证起决定性作用,应使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专业质量保证工作之中,通过自我诊断、评价与改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表1 专业认证标准的主要特征指标对比分析

说明:QDH是《德国高等学校学位资格框架》,LSABM是德国《各州通用的对学士和硕士学位专业认证的结构要求》,ECTS是《欧洲大学学分互认系统》,HFKG是德国《高等教育促进与协调法》。

第二,无论高职院校是否进行专业认证,都应按照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对现有专业进行诊断和改进,以《悉尼协议》为基准,学习借鉴实际认证标准中的适宜内容和要求,重新设计专业培养方案,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第三,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改革。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分解和设计,完善毕业要求和学习成果,并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的重点,确保学生在每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实现预期的学习成果,毕业时能够满足毕业要求。

第四,应设计、实施好每个专业的顶石(Capstone)课程。企业顶岗实习、结合企业项目进行毕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项目课程是专业顶名课程,通过这三门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第五,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及考核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相结合、分析研究与专业写作相结合,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院校标准高职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忠诚的标准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48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美还是丑?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专用汽车(2016年4期)2016-03-01 04:13:43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