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秀娟
(河北省献县人民医院,河北 献县 062250)
头位难产是一种常见的难产类型,主要指胎头先露的分娩方式引起的难产,多因胎位异常,导致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延长,产妇自然分娩率下降,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上升,对产妇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结局影响较大[1-2]。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头位难产的护理工作也不断改革,护理质量不断上升。我院就产程护理对头位难产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展开研究,详细报道如下所示。
取50例头位难产产妇参与此次研究,产妇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院进行分娩。随机均等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产妇共25例。年龄23~30岁,平均(25.6±1.2)岁。孕周37~42周,平均(38.1±0.2)周。其中初产妇15例,经产妇10例。实验组同时予以产程护理,产妇共25例。年龄22~32岁,平均(25.1±1.0)岁。孕周为36~42周,平均(38.2±2.0)周。其中初产妇14例,经产妇11例。两组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妊娠,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妊娠情况等一般信息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可比性。
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按照产妇产程发展情况及时向医师汇报,并积极处理宫颈水肿、宫缩乏力等不良情况。产妇宫口全开后协助产妇调整为膀胱截石位,并于产床上仰卧,指导产妇进行阴道分娩[3-4]。
实验组产妇同时予以产程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心理护理:分娩前对产妇说明分娩的相关内容以及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缓解产妇紧张、恐惧以及焦虑的负面心理,同时予以产妇更多鼓励,帮助产妇树立分娩的信心。分娩过程中加强与产妇的交流和沟通,转移产妇的注意力,使其疼痛得到缓解[5]。
(2)人工破膜:宫口开至3cm后,于宫缩间歇期间将胎膜刺破,人工破膜过程中需要对羊水性状、胎心等情况进行监测,对显示无异常的产妇予以阴道试产。
(3)宫颈扩张:产妇宫口开至6cm后,将宫颈管展平且保持宫颈松弛,确定宫颈无水肿后则可徒手对宫颈进行扩张。应用右手食指以及中指置于宫口两侧边缘,宫缩时对宫颈上推且于双侧进行扩张,告知产妇向下屏气施以腹压[6]。
(4)体位护理:产妇宫口开至7~8cm时,枕后位下的胎头会对直肠进行压迫,导致产妇提前使用腹压。因此护理人员嘱产妇放平双腿,尽量侧卧位,宫口开全且可经阴道口看见胎头后,协助产妇抬高双腿。产妇宫缩后指导产妇双侧膝关节以及髋关节屈曲,外展大腿并尽量靠近腹部,抓住把手并屏气,宫缩间隙可告知产妇放平双腿进行适当休息[7-8]。
观察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并予以记录和比较。同时对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结局进行观察,并予以比较。
将实验数据输入统计源软件(版本:SPSS 17.0)处理,由χ2(或t)执行对计数(或计量)数据的检验,由率[或(±s)]的形式描述,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为(58.2±1.2)min,对照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为(77.2±1.2)min,实验组的第二产程时间较短,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的自然分娩率较高,产后出血量较少,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量比较[±s, n(%)]
表1 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量比较[±s, n(%)]
组别 例数 自然分娩率 产后出血量(mL)实验组 25 22(88) 462.1±12.1对照组 25 17(68) 638.2±22.1
实验组25例产妇中,有1例出现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4%;对照组25例产妇中,有4例出现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6%。实验组的新生儿窒息率较低,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
头位难产是一种常见的产妇分娩危重症,主要因胎方位异常所致,可导致产妇分娩结局受到影响,引起新生儿窒息等情况,对初产妇尤为不利[9]。
我院对头位难产产妇实施产程护理,头位难产产妇心理状态不稳定,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因此需要从心理层面对产妇实施支持护理以及疏导,对存在头位难产症状的产妇,予以心理支持,并予以产妇抚慰,稳定产妇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并予以鼓励,提高产妇的分娩信心。同时提高产妇对分娩的认识,使产妇积极配合分娩工作。同时应用徒手扩张宫颈的方式,使产妇宫口迅速打开,使产妇疼痛得到减轻,缩短产妇第一产程时间,防止出现新生儿窒息。同时结合体位护理,使产妇的分娩舒适度得到提高,促进胎头下降,加快产妇的分娩速度,使新生儿生理机能得到改善[10]。
我院研究得出,实验组的第二产程时间较短,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自然分娩率较高,产后出血量较少,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新生儿窒息率较低,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头位难产产妇实施产程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缩短产妇的产程,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