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颖
[提要] 在供应链系统集成使用情况下,暂估业务处理与手工账处理存在区别,多种暂估方式的处理方法和流程也不同,给使用者带来一定困扰。本文以用友ERP-U8为操作平台,对暂估业务的三种处理方式和全部结算、部分结算两种情况进行案例解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ERP;供应链;暂估业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4月26日
一、暂估业务相关初始设置
供应链系统中,业务凭证根据各系统参数设置和科目设置自动生成,进行业务处理前,需要根据业务性质和处理方法进行相关初始设置。
(一)会计科目设置。在“应付账款”科目下增设“应付账款—应付货款”和“应付账款—应付暂估款”两个二级科目,辅助核算类型设置为“供应商往来”。
(二)各模块初始设置
应付款管理:“初始设置—基本科目设置”中应付科目为“应付账款—应付货款”,采购科目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置为“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税金科目设置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存货核算系统:“初始设置—科目设置—存货科目”中存货科目设置为“原材料”;“初始设置—科目设置—对方科目”中的“采购入库”收发类别下,对方科目为“在途物资/材料采购”;暂估科目的设置根据暂估方式的不同有所区别,月初补差和单到补差方式下为“应付账款—应付暂估款”,单到补差方式应为“在途物资/材料采购”。
二、用友U8供应链系统下暂估业務处理思路
(一)暂估业务处理原理。暂估业务分为采购模块的暂估入库和存货核算的暂估记账。采购模块的暂估入库,是以采购入库单是否与采购发票结算为界定标志,如果入库单与发票已经结算,视为报销,反之则应该暂估入库;存货核算的暂估记账,是指对未结算的采购入库单进行记账,即由于采购发票未到,无法按实际采购成本记账,所以暂时以估价来记账。收到采购发票后,通过采购模块将已暂估记账的入库单和采购发票进行结算,存货要进行结算成本处理,将采购暂估入库成本按发票的实际成本进行调整,调整方式与暂估回冲方式相关。
用友U8提供了月初回冲、单到回冲和单到补差三种暂估方式。根据暂估方式的不同,结算成本处理会分别生成红字回冲单、蓝字回冲单和入库调整单。红字回冲单数量金额与暂估入库时的入库单相反,冲掉明细账中的入库金额;蓝字回冲单的数量金额与采购发票结算报销的一致,将正确金额记入明细账;入库调整单则是调整暂估价和结算价之间的差额。
(二)暂估业务处理思路。供应链系统中,不管暂估回冲的方式是哪种,暂估入库业务的处理流程是相同的。到货时在库存管理系统录入一张不含单价的采购入库单,若月末发票未到,在存货核算系统进行暂估成本录入并记账生成暂估凭证。如果次月发票未到,不做任何处理,待收到发票时再做处理。本文假设暂估入库的次月收到发票,根据暂估方式的不同,业务处理流程也有所区别。
三、暂估业务处理案例
XX公司对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2017年7月22日收到供应商提供的500GB硬盘100盒,用于组装计算机,货物已验收入库,月底发票仍未收到,确定该批货物的暂估单价为800元,并进行了暂估记账处理。
(一)当月暂估入库处理。7月份对该批货物进行暂估入账处理,具体操作为:
1、7月22日在库存管理系统填制并审核不含单价的采购入库单。
2、月末发票未到,在存货核算系统执行“业务核算—暂估成本录入”命令,在采购入库单中录入暂估单价800元并保存。
3、执行“业务核算—正常单据记账”命令,将暂估入库单记账。
4、执行“业务核算—生成凭证”命令,选择“采购入库单(暂估记账)”后生成如下凭证(单到回冲方式的贷方科目为“在途物资”):
借:原材料 80000
贷:应付账款——应付暂估款 80000凭证①
(二)暂估入库次月收到发票全部结算的处理。XX公司于8月9日收到供应商提供的专用发票一张,数量100盒,单价为820元,货款尚未支付,根据发票信息进行暂估报销处理,确定采购成本和应付款。本例中发票数量与入库单数量相等,属于次月全部结算。
1、月初回冲
(1)月初回冲方式下,存货核算系统在下月初自动生成一张与暂估单一致的红字回冲单,通过“业务核算—生成凭证”界面选择“红字回冲单”可以查询到该业务对应的红字回冲单,选择该单据进行凭证的生成,冲回上月的暂估凭证。(表1)
借:原材料 80000
贷:应付账款——应付暂估款 80000凭证②
(2)8月9日收到发票后在采购管理系统录入采购发票并进行结算,此处可以根据采购入库单进行“生单”处理,修改单价为820元即可。
(3)执行应付款管理系统“应付单据处理—应付单据审核”功能,打开该采购发票,审核后立即制单生成凭证,凭证内容如下:
借:在途物资 8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3940
贷:应付账款——应付货款 95940 凭证③
(4)在存货核算系统执行“业务核算—结算成本处理”,选择要进行结算的单据,点击菜单栏“暂估”完成结算,结算后系统自动生成蓝字回冲单,蓝字回冲单金额与发票报销金额相同。
(5)在存货核算系统执行“财务核算—生成凭证”,查询条件选择“蓝字回冲单(报销)”,选择该笔业务对应的蓝字回冲单后进行制单:
借:原材料 82000
贷:在途物资 82000 凭证④
2、单到回冲
(1)单到回冲方式下,次月初不做业务处理,收到采购发票当天进行采购发票的录入、结算和审核,处理方法同月初回冲,发票审核后制单所得凭证同凭证②。
(2)在存货核算系统执行“业务核算—结算成本处理”,暂估处理后系统自动生成红字回冲单和蓝字回冲单。
(3)在存货核算系统执行“财务核算—生成凭证”,查询条件选择“蓝字回冲单(报销)”和“红字回冲单”,查询结果见表2,据此生成凭证同凭证③和④。(表2)
3、单到补差
(1)单到补差方式较前两种特殊不再进行暂估入库凭证的回冲,而是根据发票结算金额和暂估金额的差额进行调整,因此暂估科目应设置为“在途物资”,原材料暂估入库时生成的凭证与前两种方式不同。
借:原材料 80000
贷:在途物资 80000 凭证⑤
(2)次月初不做处理,收到发票后的处理同月初回冲和单到回冲,生成凭证②。
(3)在存货核算系统进行暂估处理,由于本例中报销金额与暂估金额不等,系统会根据差额生成调整单,自动计入存货明细账,不再进行上月暂估凭证的回冲,没有红字和蓝字回冲单。
(4)通过“财务核算—生成凭证”选择入库调整单进行制单,生成凭证见表3。(表3)
(三)暂估入库次月部分结算的处理。上述案例中针对的是暂估记账后次月全部结算的情况,实际工作中还可能存在次月部分结算,剩余部分于以后期间结算的情况。假设本案例8月9日收到发票结算数量为硬盘80盒,其余20盒于9月2日收到发票,两张发票单价均为820元。
在月初回冲和单到回冲方式下,8月9日录入采购发票并结算,数量和单价分别为80只、820元,之后通过“结算成本处理”按照已结算金额生成蓝字回冲单(报销),两种方法下分别在月初或“结算成本处理”后生成红字回冲单。由于系统自动生成的红字回冲单会把之前的暂估金额全部冲掉,未结算部分的金额此时就没有暂估了,因此还需要给未结算的20只硬盘进行暂估入库处理,具体方法如下:在存货核算系统执行“业务核算—期末处理”命令,期末处理完后系统按照未结算金额生成一张暂估蓝字回冲单,根据暂估的蓝字回冲单生成一张新的暂估入库凭证,9月收到发票后的操作与8月相同。
单到补差方式下,进行“结算成本处理”后,系统生成一张金额为1,600元(820×80-800×80)的入库调整单,对入库调整单制单生成凭证⑥,8月结账进入9月后,收到发票做同样处理,生成金额400元(820×20-800×20)的入库调整单并生成凭证。
借:原材料 1600
贷:在途物资 1600 凭证⑥
(四)暂估业务处理方式比较分析。三种方式下业务流程和凭证内容虽然有所差别,但最终原材料入账成本和各科目净发生额都相同。月初回冲和单到回冲方式下的存货暂估入库凭证,借方的存货科目和贷方的应付账款科目能反映出企业当期资产、负债的变动情况,而单到补差方式下,存货暂估入库凭证的借贷方均为存货科目,对资产负债表没有产生影响,不能反映出资产及负债的变动情况。笔者认为,前两种方式的暂估业务处理更为准确合理。
四、结语
用友ERP-U8对于暂估业务的处理,需要应付款、采购、库存、存货核算等系统集成使用,体现了ERP在企业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小问题。例如,发票结算过程中,当发票数量小于入库单数量时,对于实际入库多出发票数量的部分,系統没有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主要参考文献:
[1]沈清文,吕玉林.会计电算化(财务链·供应链)[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2]王新玲,王刚.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程(用友U8 V10.1)(微课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