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倩倩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宛晓春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农业部茶叶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36)
杨严鸥,岳鼎鼎,王孝宇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商品茶叶主要品种为绿茶与红茶。绿茶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典型工艺制作而成,茶多酚是绿茶的重要成分,在绿茶中约占茶叶干重的30%[1]。红茶是发酵茶,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制成,其中的茶多酚经氧化后形成茶色素,因此红茶的重要成分是茶色素[2]。目前关于茶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不多,而且这些研究基本以绿茶为主[3~5],由于绿茶与红茶的成分差异较大,因此对红茶作用的研究很有必要。本研究选择我国重要的养殖品种草鱼为试验鱼,探讨红茶对草鱼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以为开发茶叶在鱼类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试验鱼取自安徽合肥巢湖三珍养殖场,运回后采用2%食盐水消毒,实验室循环水水族箱内暂养2周,暂养期间投喂基础饲料。
基础饲料自行配制,具体配方参见文献[6]。试验饲料则在基础饲料中加入红茶(普洱茶),具体做法是时选取红茶加工后产生的下脚料磨成粉,过60目筛,再将茶粉按不同添加量与各种粉状饲料原料混匀,以饲料机制成粒径1.5mm颗粒饲料,65℃烘干后于-20℃保存备用。
试验饲料包括6种,红茶含量分别为0%(对照组)、0.075%、0.15%、0.30%、0.60%和1.20%,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试验开始前,将鱼饥饿24h后随机取样称重,每箱初始平均体重为(5.5±0.5)g/尾,每箱放25尾。试验持续56d,每天9:00和15:00各投适量饲料1次,1h后回收残饵,70℃烘干,用以矫正摄食量。
循环水养鱼系统主要为18只塑料水族箱(规格60cm×60cm×65cm,有效水体180L),每缸进水速度为3L/min。中央净水系统主要使用沸石、活性炭、培菌球、珊瑚石与生物棉作为滤材。试验期间水体总氨氮含量低于(0.11±0.02)mg/L,溶氧高于6mg/L,pH 7.3±0.1,电热棒与空调控制水温为(28±2)℃,日光灯照明时间为07:00~19:00,瞬时开断。
试验结束时,鱼饥饿24h后每箱随机取7尾,冰盘解剖取部分肝胰脏,等量混合后置于液氮罐保存。肝脏酶活指标的测定采用上海将来生物试剂公司试剂盒,具体方法参见试剂盒说明书。
描述性统计值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后进行组间差异的多重比较(Duncan’s procedure)。显著性水平设置为α=0.05,统计软件为SPSS 16.0。
养殖试验结束时,总体试验鱼死亡率小于2%,各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影响试验结果分析,各红茶添加组生长无显著差异。由表1可知,红茶添加组的γ-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脱氢酶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抛物线趋势变化,在0.30%组显著最高(P<0.05),乳酸脱氢酶在1.20%组时下跌至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水平(P<0.05)。
表1 不同红茶添加量下的草鱼肝脏转氨酶等的活性测定结果
注:同行数据上标字母不同表示有显著差异(P<0.05),表2同。
由表2可知,随着饲料中红茶添加量增加,试验组脂肪酸合成酶活性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脂蛋白脂酶活性、肝脂酶活性以及总脂酶活性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添加量越高,下降幅度越大。
表2 不同红茶添加量下的草鱼脂肪代谢酶等的活性测定结果
研究显示,肝脏γ-谷氨酰转肽酶的活性呈中度升高或者高度升高时,表明肝脏功能异常[7]。Burrells等[8]也指出,当饲料植物蛋白含量提高时,虹鳟的肝脏受到损伤,γ-谷氨酰转肽酶的活性上升。本研究中,红茶导致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显著下降,可能是对照组的活性值本身处于相对较高的状态,红茶导致的酶活性下降是对肝脏的一种保护。同样,较高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也表示肝脏受到损害[9,10]。本研究中,红茶导致转氨酶活性显著下降,这可能与红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有关[6]。
脂蛋白脂酶是甘油三酯降解的限速酶,参加各种脂蛋白的代谢[11],肝脂酶主要参与高密度脂蛋白的代谢[12]。本研究中,红茶导致脂蛋白脂酶与肝脂酶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总脂酶(脂蛋白脂酶与肝脂酶的合称)也呈相似的变化趋势,红茶组的脂肪酸合成酶呈下降趋势,这可能表明红茶对脂肪代谢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