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述芳
【摘 要】国有企业是国家重要的经济细胞,其经济运行质量对国民经济影响重大,一直以来,国家对国有企业频频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效果是积极的,尽管如此,但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带来的终极困惑始终难以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强健全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对提高国有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真实性十分重要。本文从基层国企审计现实状况的角度,进一步的阐明强化审计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进行剖析同时也提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长此以往,高度的重视国企审计工作质量,夯实对国企管理者监督问责的基础,势必会对违法经营、违规经营,以及懈怠不作为等起到积极的防范和制约作用,以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审计质量
一、研究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意义
良好的企业发展,都要经历利润、业绩、价值和风险管理四个不同的成长阶段,而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财务风险管理则是由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等环节组成的,其核心是风险的度量问题。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降低财务风险,减少或避免风险损失。企业财务风险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始终,财务风险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加强财务管理,强化财务分析,建立良好的预警体系,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客观的分析预测,以至进行理性的财务决策,通过规避和控制风险等方法,达到较好的防范财务风险。
二、影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
1.对内部审计的性质认识不到位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建立期初,是源于对国家审计的延伸和补充,而并非企业自身加强经营管理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客观需要,是以揭露错误和舞弊行为在内的财务会计事项的审计,扮演的主要是“检查者”角色。企业只是把内部审计作为“消防队员”而不是将其作为“耳目”。有的单位还将内部审计工作与纪检监察工作混同。
2.内部审计机构机制设置不健全
由于我国的《公司法》和《审计法》未具体规定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设置,使得很多企业高层管理者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有的企业审计部门由公司经营管理层分管;有的企业则隶属于董事会或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还有的企业隶属于监事会。有的企业有独立的审计部门,有的企业则存在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部门同属一个部门,甚至还有单位将内部审计工作并入财务部门,导致内部审计机构不独立,机制不健全,职责和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3.内审机构人员的配备不齐
现在许多企业由于高层管理者对内部审计认识不到位,导致审机构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如某某大型商贸企业,资产约45亿元,(分)子公司共计20多户,经营范围有煤炭、钢材、建材、招投标、租赁设备等业务,只配备了2名审计人员,内部审计在开展系统性财务、招投标项目等专项审计以及经责审计时,又不能随意调派企业内部相关专业人士协同配合参与审计,审计人员对客观的审计事项所获取的信息不多,就越难从检查信息中做出合理的主观审计判断,审计质量也难以提高。
4.审计人员的素质影响审计结论
审计主体的独立性要求审计人员在实施检查业务、鉴定有关资料、形成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意见等审计工作中不使自己的判断受他人左右,不受个人偏见与杂念的影响,完全客观公正地形成审计意见。阅历丰富的审计人员可以迅速获取有力的证据、客观预测重大问题存在的可能性、有效实现审计预定目标。审计人员如果没有丰富的阅历,在开展审计检查时,被审计单位如果制订有完善的制度,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对未按制度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的,容易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如果是企业制度不健全,管理出现漏洞,审计人员反而找不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在审计结束后,审计部门难以总结提炼审计结论,对一些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难从制度、机制上找到原因,提出解決和预防问题的办法,未形成有较高价值的审计成果,得出的审计结论就会出现偏差,不准确。
5.缺乏责任界定及审计评价标准
目前,审计中缺乏人本审计,即对企业领导人员任职资格能力审计评判,在经济责任审计中,也由于缺乏具体、统一的责任界定及审计评价标准,审计结论比较含糊、笼统。
如案例: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煤矿项目(BT模式)垫资施工合同,约定乙公司以其公司股权及采矿权抵押给甲公司,甲公司提前垫资施工,垫资达3000万元时,乙公司仍不能提供股权及采矿权抵押手续,甲建筑公司遂停工。
审计披露:该项目可行性分析明显不足,在决策时,尽管班子多位成员发表了该项目风险较大不宜推进的意见,但甲公司主要领导坚持己见强行推进与乙公司的合作,以致带来目前被动局面,极有可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并提出审计意见,要求对甲公司相关领导及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问责处罚结果:对甲公司主要领导扣减当年绩效年薪的90%,其余参与决策的副职扣减当年绩效年薪的30%,以及对决策的项目开发、财务、投资等部门扣减当年绩效年薪的20%的决定,并明确待诉讼结束后,视其损失大小再作终极问责处理。
分析本案例:一是责任划分过于笼统,未从业务流程角度予以区分。如对班子副职的处罚尺度“一刀切”,但事实上,由于业务分工的关系,有部分领导对项目了解参与少,而分管项目开发的领导是重点把关。二是决策时对明确提出反对意见的与态度暧昧的,未体现出问责差别。三是对甲公司下一层级的问责,关注监督不够。如项目可行性分析不足,甚至信息失真等,对项目决策影响较大,而作为可行性分析的项目开发部门问责力度与其它部门一样,明显有失公允;且只对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问责,而未对直接经办人员问责。四是问责往往由纪检部门牵头进行,而审计部门参与度不够,就可能出现由于对问责事件的业务或理解差异而出现问责偏颇。
三、国有企业完善内部审计的对策
1.积极树立和宣传内部审计新理念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外部经营环境激烈竞争要求内部审计必须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审计结果的宣传,树立公正、客观的审计部门工作形象,增强审计的权威,要赢得高层领导的支持和信任,在改进风险管理和完善治理结构等方面发挥审查、评价及促进作用,加强对企业的内控风险进行评估,帮助管理当局更有效地达到预期控制目标。
2.审计机构设置适合现代管理需要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确保内部审计机制有效运行,内审机构的独立性、权威性是关键所在。企业应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内审机构在业务口上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具体工作上应向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对于规模较小、不设审计委员会的企业,内审机构应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并在业务上接受监事会的指导。这种双向负责、双轨报告并保持双重关系的组织形式,更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审计人员配备与企业规模相适应
为了适应企业规模扩张、行业领域多元化的新形势,内审机构在人员构成上也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要有精通财务会计的人才,还应配备熟悉不同行业、不同业务的专门人才,使内审机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还应重视对审计人员的后续职业教育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确保审计人员不断了解内部审计标准、程序和技术等方面的改善和最新发展,及时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应对各种复杂业务,为决策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意见与建议,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4.多渠道参与管理提升审计职业判断
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内部审计的职能要从单纯的财务监督、查漏纠错转变为以风险监督和控制评价为主。内部审计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是在业务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基础上的再监督。内部审计应通过积极参与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对各种风险识别、分析、协调的认识,才能运用审计手段对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和报告,协助企业确定针对风险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控制措施,评估其有效性;及时传递并督促落實风险审计的成果,使各类风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和防范,从而达到风险监督的管理目标。
5.尽快出台经责审计问责法律依据
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审计时凭经验进行分析判断,势必会影响了审计结论的权威性。在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划分上: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审计问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尽快出台细致的相关责任界定及审计评价标准,使内部审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二是具体问责时,要充分遵从和听取审计部门的意见,以免问责与审计“油水分离”。三是要重视业务流程梳理,充分理清责任源头及主因,努力做到责罚相一致,提高审计工作结论的判断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共斌.内部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现代审计与经济, 2016.04:42-43.
[2]王燕.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不足与对策.审计与理财, 2017.092:18-20.
[3]韩维芳.审计风险、审计师个人的经验与审计质量.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7.0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