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才能上好高中体育课

2018-07-16 11:28欧云杰
读天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体育课高中

摘 要:如何才能上好课?凡是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其实都能做出回答,那就是上好课就要备好课,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驾驭能力与应变能力。就要有营造课堂氛围的能力,当然还需要有创新能力。那么是不是教师有能力就可以实现高效化教学了呢?当然不是,在此过程中学生也是上好課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如何才能上好高中体育课呢?本文中笔者对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上好;高中;体育课

在人们看来,高中学段的体育课堂应该属于没有科技含量的课堂。只需要教师提出要求,做好示范,简单地纠正,学生认真地练习就可以了。但是事实上,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需要教师用极严格的专业技术作支持,看似流程简约的课堂教学活动,其实需要教师有极高的驾驭能力与沟通能力。也就是说,要想上好一节体育课并不容易。那么,如何才能上好高中体育课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研读教材

在这里笔者提出这一点,很多人会产生质疑。但事实上,要想上好高中体育课,研读教材是最基本的要求。因为研读教材可以解决教师教学实践中最基本的三个问题,那就是学生需要学习什么?学生学习这些有什么用?我们该怎样让学生学会、学好这些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和课时数分布情况,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在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的同时,依据学生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安排好一学年和一学期的初步教学任务。再依据任务挖掘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在教师研读教材之后,才能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课堂教学时,表现得胸有成竹。

二、 制订教学计划

提及制订教学计划,还需要从研究教材开始解读。毕竟学生是教学活动之本,而教材是教学内容之本。教材分析包括对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的分析,教师应有统筹的安排。计划构设得周密,每一次备课才会有条理。尤其是课时计划,从目标的实现到内容的安排都应有系统的构思,在一定程度上与以前的课能够顺利衔接,使得每一次课都能有的放矢。在充分渗透新课程理念基础上在教案中体现自己的主张,自己的思想,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在分析教材基础上我们制订学期、单元、课时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在这里笔者建议,研究的目标是为了掌握,而在研究之后能够实现个性化创新,效果会更好。

三、 放手课堂

真正有驾驭课堂能力的教师,其在课堂中的表现往往是轻松自如的,并非人们想象的“刻板、严肃”。因为他们能够做到了然于胸,所以,才能够游刃有余。真正的“驾驭”其实是“放手”。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过多束缚学生,应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技术的理解去活动,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在教学中,教师把动作方法传授给学生后,就应该让学生在自我锻炼中提高。这样可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不是教师说什么做什么,被动地接受,逐渐丧失了个性和创造。换句话说,只会“教”的教师是失败的教师,只会“学”的学生也是失败的学生。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善于让学生“学”,真正合格的学生能够参与教师的“教”。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的融合才能实现课堂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而这样的课堂才不会是“一潭死水”。

四、 课堂活动要灵活多变

这一点已经被教师们普遍接受。在人们看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就在于课堂教学中是单纯的灌输,还是丰富多样的经历。而通过不断地实践我们会发现,后者对于学生的“学”诠释得更为全面。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勇于做出改变。如让学生喜欢体育课用统一的竞技标准来考学生,没有考虑学生的各自要求,没有按照学生的不同身体条件,也没有满足学生的自身爱好。上体育课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训练,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走,前脚掌着地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同样在跳跃、短跑等练习中,有的同学学了跳远,还想试做三级跳远,有的学生之间还想进行比赛。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给学生1~2分钟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们强调学生是课堂主体的过程中,我们最该关注的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就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只有学生拥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将自己当做课堂的主人翁,当做学习的主体。再有,学生拥有了学习兴趣,才能真真正正地“愿学”“好学”。那么在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激发练习兴趣。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练习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无味”;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因此,激发练习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2)有针对性的教学。体育教学方法很多,贵在得法。无论何种方法,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同一个班级中针对学生不同个性采取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看上去只有“肢体动作”的体育教学,其实需要教师花费极多的心思,需要学生投入全部的感情。在构建高效化高中体育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需要面对“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传统观念带来的压力,还需要与时俱进地发展。所以,上好每一节高中体育课都不是简简单单的事。

参考文献:

[1]梁小涛.企业IT内部控制的评价与审计研究[J].现代商业,2013.

[2]张路清.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J].才智,2010.

作者简介:

欧云杰,重庆市,重庆市忠县中学。

猜你喜欢
体育课高中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讨厌的理由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