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的研究进展

2018-07-16 11:40庞磊
健康大视野 2018年5期
关键词:改变孕产妇心电图

庞磊

【摘 要】孕产妇的心电图出现短PR间期的几率较大,这和妊娠期间出现的特殊生理变化有关。本文分析了孕产妇短PR间期的发生原因与临床意义。

【关键词】孕产妇;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5-295-01

文献表明[1]:相比正常群体,孕产妇更容易发生短PR间期。尽管这属于正常现象,但仍需要及時治疗。短PR间期会引起孕产妇出现心律失常,损害孕产妇的心脏,对胎儿的发育也会造成不良影响。为了保证母婴安全,临床应结合孕产妇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分析。

1 孕产妇心电图短PR间期的发生原因

心电图中,PR间期指的是从P波的起点到QRS波的起点的水平直线距离,由PR段和P波共同组成。PR间期的正常值是0.12~0.20s。健康群体中,年龄和PR间期的长短有直接关系,儿童因机体器官发育不完全,所以PR间期会有一定的缩短;老年群体的PR间期会因为机体器官功能的衰退而延长。孕产妇之所以会出现短PR间期,主要与妊娠这个特殊的生理阶段有关,而且孕周越长,就越容易发生短PR间期。资料显示[2]:妊娠晚期比妊娠早期和中期更容易发生短PR间期。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1 基础代谢率提高 妊娠期间,孕妇的机体为了满足代谢的需要,基础代谢率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体温、心率、产能都比妊娠前要高、要快,因而出现短PR间期。

1.2 需氧量的增加导致相对缺氧 随着孕周的增长,孕产妇的心肌负荷提高,会增加20%的需氧量,机体组织出现缺氧症状,心肌能量代谢异常,高能磷酸生成的ATP大量减少,缺氧的反射性让交感神经更加兴奋,而迷走神经功能则相对降低,因此心电生理出现不稳定,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最终造成房室交界区提高了传导速度,PR间期缩短。资料显示[3]:孕产妇连续7d保持低流量的吸氧,每天1h,有助于短PR间期恢复正常。

1.3 血容量增加 相比妊娠早期和中期,妊娠晚期孕妇的血容量会增加50%,在1500mL左右,心肌前负荷增加,代偿性心律1分钟能够增加15次,因心率提高,心动周期缩短,因此PR间期缩短。

1.4 缺铁贫血 妊娠晚期,胎儿要维持正常发育,会需要更多的铁,如果孕妇摄铁量不足,则会导致缺铁性贫血。此时,单个红细胞无法很好的运输养分,为了满足胎儿的发育需求,孕妇的心脏会提高做功,心率也会明显加快,导致PR间期缩短。

1.5 交感神经的张力增加 妊娠对孕产妇的激素水平、机体血容量和心理、情绪都产生影响,交感神经张力的增加、迷走神经张力的减弱,提高了房室之间的传导速度,造成PR间期缩短。产期的临近,让孕产妇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导致宫缩,提高了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与房室结的传导速度,所以导致短PR间期。此外,除了特殊的生理状态造成的功能性原因之外,孕产妇有心脏疾病,或者房室结传到系统出现器质性异常也会造成短PR间期。

2 短PR间期对孕产妇的临床意义

2.1 孕产妇短PR间期的特征分析 大量研究均显示[4]:孕产妇比妊娠前更容易发生短PR间期。一项关于孕产妇短PR间期的调查结果表明[5]:337例非妊娠女性,短PR间期的发生率只有1.9%;569例孕产妇中,短PR间期的发生率高达15.6%,足以说明短PR间期与妊娠期的关系,而且和年龄并没有太大关联。

妊娠前,女性的房室结功能由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共同调节,前者的张力比后者强。而妊娠则打破了迷走神经、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机体代谢的提高、腹腔压力的增加,加之孕产妇伴有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增加了交感神经的张力,如果房室结调节中,交感神经占了优势,那么则会提高房室结传导速度,使PR间期缩短。

孕期的增加,会提高短PR间期发生率,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妊娠晚期发生短PR间期的可能性最大。学者指出:短PR间期在妊娠早期的发生率是6%,妊娠中期是8%,而妊娠晚期则可达到22%。除此之外,妊娠晚期PR间期的缩短程度要明显强于妊娠早期和中期。

2.2 临床意义 短PR间期会在妊娠期间发生,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孕产妇机体的生理特点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房室结传导速度出现变化,如果是非器质性病变,则并没有特殊的病理意义。成功娩出胎儿后,产妇会逐渐恢复正常的交感神经张力、基础代谢率、血容量和需氧量,房室结的传导速度也会逐渐恢复正常,短PR间期的现象则会消失。然而,如果孕产妇出现快速、反复的心悸、胸闷、气短、心律失常,产后半年PR间期没有恢复正常,则应该及时来院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妊娠中期和晚期,孕产妇的心血管系统会出现各种生理上的改变,心血管系统需要承受更大的负担,由此导致程度不一的心律失常,这种现象提示了潜在的心脏疾病。妊娠期间的短PR间期是可以的,大部分孕产妇的短PR间期会随着妊娠的结束而消失。资料显示[6]:孕产妇分娩后半年,90%的孕产妇PR间期恢复正常,与正常女性相比,其短PR间期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妊娠期间,短PR间期是一种良性改变,通常是因房室结功能变化引起的。分娩后,如果心电图短PR间期没有恢复正常,则提示房室结病理性结构可能出现异常,如果妊娠前便出现短PR间期,则必须详细检查心脏电生理,以确定原因。

短PR间期不会影响胎儿健康和妊娠结局,胎儿通过母体与胎盘进行物质交换,大部分孕产妇出现短PR间期后,不会有任何不适症状,也不会引起心律失常,并不影响机体的血流动力学。此外,妊娠期间出现短PR间期,也不会对胎盘供血、胎儿发育产生影响。

3 结束语

由于自身传导路径发生生理变化,孕产妇可出现短PR间期,导致胸痛、心律失常和呼吸困难。对于心电图显示短PR间期的孕产妇,如果没有增宽QRS波,QRS的起始段没有预激波,则不考虑LGL综合征。如果孕产妇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则不需要特殊处理;因为是妊娠期房室结传导速度变化而引起的短PR间期,所以不会造成不良妊娠结局,也不会影响胎盘的正常供血,临床应详细向产妇讲明,减轻其不良情绪。通常,分娩3~6个月后,产妇的机体功能会逐渐恢复正常,短PR间期可自行消失。若随访半年,发现仍存在短PR间期者,则应督促其尽快做相应生理检查。

参考文献

[1] 马杰,吴刚.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6,(4):103-105.

[2] 廖琪.妊娠期短PR间期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17,(21):125-128.

[3] 倪莉,谭曼霞.心电图短PR间期的发生与妊娠周数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7,(3):175-177,181.

[4] 张学燕,吴玲玲.妊娠期孕妇心电图短 P-R间期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1):94-95.

[5] 陈丽萍,刘林勇.孕妇短PR间期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6,(1):43-45.

[6] 游梅.正常妊娠期孕妇的异常心电图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3):113,115.

猜你喜欢
改变孕产妇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76》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奥迪品牌峰会见证“改变”发生
浅谈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施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干预在肥胖孕产妇围生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