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凯丽
【摘 要】目的:对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30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5例患者,给予引流治疗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3.08±0.17)d和(11.17±0.25)d,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7.62±1.43)d和(18.15±1.22)d,且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均得到缓解,但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缓解程度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采用引流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5-181-01
在妇产科中,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患者肥胖、贫血、营养不良以及手术切口暴露时间过长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患者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1],能够导致患者发生无菌性炎症,对患者的切口血液循环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身体负担,所以需要我们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2]。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30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30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我院收治时间为2014年8月——2017年8月,全部患者均符合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诊断标准,并且患者本人或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抽签的方式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5例患者。实验组中,患者年龄最小为22岁,年龄最大为53岁,平均(37.4±4.5)岁;对照组中,患者年龄最小为21岁,年龄最大为54岁,平均(38.2±4.1)岁。本次研究已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全部患者各方面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可对比。
1.2 治疗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引流治疗,方法如下:
1.2.1 常规治疗方法 使用甲硝唑及0.9%氯化钠溶液对患者切口部位进行冲洗,之后给予患者进行加压包扎,若患者渗液较多,除了给予患者进行消毒外,还应为患者将坏死组织进行彻底清理。
1.2.2 引流治疗方法 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引流治疗:(1)于患者切口创面处进行均匀涂抹蛋白酶,用药量以患者创口面积为依据;(2)使用无菌胶布对患者创口进行固定,并将16#脑室引流管置入机体皮下脂肪以及前鞘间;(3)对患者切口进行持续负压引流,使脂肪也能够排出;若患者脂肪液化程度较为严重,则应首先使用0.9%氯化钠溶液50ml和庆大霉素80000U对患者切口进行冲洗,之后再为患者进行负压引流。
1.3 观察项目及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情况进行观察对比。
疼痛情况判定标准:根据VAS评分分级标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微疼痛可耐受;4——6分为疼痛已影响睡眠但尚能忍受;7——10分为疼痛强烈难以耐受,对患者的食欲和睡眠产生严重影响[3]。
1.4 统计学方法 我院本次研究全部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表1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3.08±0.17)d和(11.17±0.25)d,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7.62±1.43)d和(18.15±1.22)d,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对比 表2显示,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均得到缓解,但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缓解程度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导致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出现脂肪液化的因素可分为多种,例如使用高频电刀、患者贫血、高龄、营养不良以及肥胖等,其中肥胖是最主要的因素[4]。一般来说,脂肪厚度在3cm以上的患者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几率最高,主要是因为患者皮下脂肪层血液循环较差,导致愈合能力较差,从而引发切口脂肪液化[5]。
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3.08±0.17)d和(11.17±0.25)d,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7.62±1.43)d和(18.15±1.22)d,且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均得到缓解,但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缓解程度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
综上我们认为,对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采用引流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蒲丽.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因素研究[J].母婴世界,2017,(8):71.
[2] 姚红芳.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探讨[J].中外医疗,2015,(28):89-91.
[3] 孙金丽.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臨床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112-113.
[4] 常捷芳.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6,(4):119-119,121.
[5] 张丽平.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研究进展[J].医疗装备,2017,(15):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