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银芳
【摘 要】目的:研究动态监测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对患者个体化护理方法。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4.8~2017.8收入的8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指尖血糖监测,观察组实施动态血糖监测。观察两组患者血糖监测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高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血糖最大波动幅度以及血糖最小波动幅度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高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血糖最大波动幅度及最小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有效监测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及时给予饮食护理及运动治疗干预,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 动态监测血糖;糖尿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5-154-01
糖尿病属于我国常见三大慢性疾病之一,常见于中老年群体。现对疾病发病因素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该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等联系密切[1]。对该病治疗以药物控制为主,根据患者病情状况调整治疗方案,因此,加强患者血糖水平监测是治疗重点措施[2]。本文对我院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观察动态血糖监测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我院2014.8~2017.8收入的8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检查和诊断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年龄在40-80岁之间的患者;③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字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对研究有影响的患者;②排除一过性血糖升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14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4.2±4.6)岁。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4.8±4.8)岁。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性别、年龄)均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指尖血糖检测方法进行血糖监测,每日分别在清晨空腹时、三餐前后2h以及睡前对患者进行七次检测,连续监测3d,根据患者血糖结果进行治疗方案调整。
观察组予以患者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实时动态血糖检测技术是在患者腹部手工植入一个柔软的铂电极,可连续进行实时血糖监测3d,每5分钟将获得的平均值转换成血糖值,每天可储存288个血糖值,期间每日至少输入4次指血血糖值进行矫正,并记录动态血糖日志如进餐和加餐,运动,降糖药物及低血糖反应等。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和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
1.3 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血糖监测情况。血糖值监测情况包括高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血糖最大波动幅度以及血糖最小波动幅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高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血糖最大波动幅度以及血糖最小波动幅度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高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血糖最大波动幅度及最小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发病率高,危害较大,已经成为医学界关注和预防的重点疾病。糖尿病患者后期免疫系统功能逐渐减退,因此,该类患者极易出现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发烧、肺结核等。同时,由于自身机体其他系统功能逐渐紊乱,糖尿病患者症状表现为血糖水平升高,因此,加强血糖干预对疾病后期发展起着重要临床意义。干预药物主要为胰岛素、降糖药等降低血糖水平[3]。在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针对患者个体化血糖波动特征,对患者血糖水平实施变化状况分析,减少低血糖风险,以便于后期康复。
本文研究表明,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进行监测,观察组实施动态血糖监测,观察组高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血糖最大波动幅度、血糖最小波动幅度均有所改善。实施动态血糖水平监测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起着积极作用,同时,能夠精确将患者每天血糖水平变化描绘为精准曲线,完善图谱,有利于医师根据图谱变化制定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疾病恢复,缩短住院所需时间。同时,准确反映真实疾病,减少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常规血糖水平监测仅为几个时间段血糖水平,不如连续动态监测准确有效[4]。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实施血糖水平监测,能准确反映各个时间段血糖水平,为医师疾病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颜萍平,汤观秀,高飞等.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5):1763-1767.
[2] 李娜.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糖血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7):678-680,685.
[3] 戴彩云,周美英,彭沁波等.社区护理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后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7):625-627.
[4] 王燕萍.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和血糖的控制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7):757-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