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雨青
摘要:从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来看,卡列宁人物的形象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于爱人与被人爱的需求的低水平满足与过分压抑。同时,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要是其现阶段的优势需要。这是导致他悲剧婚姻的原因之一,在随后的生活中,其二者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动和激烈的冲突。就其异常的需求现象的产生与发展来看,其原因均基于俄国上流社会施于其身的压迫与苛责。他同样是婚姻困境和社会压迫的牺牲品。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卡列宁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认为:“被看作動机理论的出发点的需要就是所谓生理的驱动力。”人的需要主要由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情感与归属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要几个层次组成,在一层需求达到基本满足后,新一层的需求才会产生,同时机体仅受未满足的需要的支配。作为“热衷功名”的官僚分子,卡列宁有稳定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地位,他和安娜结婚后,“八年的生活都是幸福的。”现阶段驱使其行为的是更高的“自尊需求”和“自我需求”:他致力于做一个“不慌乱,不休息”的政府要员,从自我需求角度来看,这是他喜爱、适合的并正在推进的职业。对于家庭问题,“他觉得是影响工作与伟大的事业”,要尽早解决。但在具体过程中,各层次需求的变动影响了他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选择。
婚姻危机出现时,卡列宁的爱,情感与归属需求和自尊需求受到了影响:妻子的婚外情对他的形象造成巨大损失,同时这种背叛也打击了卡列宁的感情。但基于他受“名誉声望”、“成就”驱使的当下状态和夫权社会给予他的婚姻主导地位,相比于情感伤害,卡列宁对于自尊需求的匮乏更关心:他命令妻子保持得体的行为,强调:“别人会怎么想。”同时,自己也每天看望妻子,定期给予生活费,“以保持礼貌”。
随后,问题愈演愈烈,妻子违反约定的与情夫私会;政治方面,“某种程度上也是由于妻子的不贞而使他遭到了蔑视,开始大大影响他的稳固地位。”自尊需要的不满足以自我实现的需要受到连带缺失的方式一并展现了出来,继而出现了要求“补偿”的心理:他要惩罚安娜。在他和陶丽的谈话中,他无不展现出愤怒,冷漠;甚至不自觉的渴望安娜的死。
此一系列行为中,感情需求被放置在一个相对忽视的地位。从生理的驱动力来看,人总是具备爱人和被人爱的需求。但“当一种需要长期得到满足时,对这种需要的价值可能会估计不足,同时,为了较高的需要,他们有可能,实际上也确实会把自己置于许多基本需要被剥夺的田地。”卡列宁曾自白:“对安娜的眷恋阻绝了他心理上同他人密切的可能。”安娜就是卡列宁获取感情需求的对象,贤妻良母时的她使卡列宁的爱人与被人爱的需求处于稳定且满足状态。因此,在婚姻危机的初期,他虽然“害怕妻子爱别人。”但他没有正确估计这方面的需求。
此时,安娜的产后病危让事情出现了转机——她的死亡使他能摆脱困局,在这契机下,卡列宁的宽恕行为亦可得到解释——宽恕背德的妻子,让品德得到自我和社会的肯定。与此同时,他却在无意识间真正感受、践行了上帝的爱,“享受饶恕与爱仇敌的快乐”。由此,他的优势需要获得了满足乃至升华。
然而“粗暴的强的力量”破坏卡列宁的需求平衡——生还的安娜继续选择背叛。他开始回忆他对安娜的眷恋,开始忧虑当下人际的关系,这说明,卡列宁内心出现了重新估计需要的趋势,这致使早被放弃的,占优势的爱的需要具有了更明显的力量。在这种趋势下,他将儿子的教育问题视作“工作外唯一感兴趣的问题。”把怜悯他的利季娅·伊万诺夫娜视作“爱的孤岛”,他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也进而发生了改变。
在讨论安娜的悲剧时,人们往往指出:“上流社会假手卡列宁,无情地将安娜推上了悲剧的道路。”确实,面对着不将爱、感情与归属的需要作为优先需要的卡列宁,视爱情为自我追求的需要的安娜的需求是得不到平衡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将此与上流社会对于安娜的压迫片面等同。需求的满足与缺乏的标准是相对的,作为无父无母、混迹于官场的卡列宁,他自小就处于“半饥半饱”的感情状态中,极小部分的爱的需求便能使他满足并转向对其他需求的追求,但他没有意识到这在安娜的标准中是不足够的。
同时,上流社会若假手卡列宁来伤害安娜,又何尝没有先将卡列宁异化呢?比起处于家庭、丈夫等支持、保护下的安娜,卡列宁直接接触着沙皇俄国时期上流的种种压迫。环境迫使着卡列宁对自尊需求施以变态的维护。婚姻危机后,朋友疏远他,同事、旁观者嘲笑他,爱,情感与归属需求进一步匮乏;对于继承财产不多的他来说,工作就是满足安全需求的重要条件,但基于上流社会的苛刻要求,家丑影响了他晋升,“无论他在工作上是如何的兢兢业业,在处理家庭问题上是如何的宽恕仁爱,他都是个有污点的人了,而这污点伴随、影响他的一生。”社会否定了他的价值,甚至卡列宁自己也否定了对自己。
在畸形的婚姻下,“那以前支配我的,今后还将支配我的感情。”《安娜卡列尼娜》不仅书写了安娜在抑制人性的绝境中的爆发,同时也讲述了卡列宁这个追求积极、正义生活的男人在救赎而不得解的困局里沉默地挣扎。他同样是婚姻困境和社会压迫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1]马斯洛.马斯洛论自我超越[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43—76.
[2]马斯洛.人性能到达的境界[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27—513.
[3]王忠强,聂珍钊.外国文学史[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4]林尉涛.根据马斯诺需求理论分析《回家》主人公的“回家”动因[D].东北:东北师范师范大学,2011,05;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