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croak:提醒死亡的APP

2018-07-16 08:25比安卡·博斯克
海外文摘 2018年7期
关键词:博格正念冥想

比安卡·博斯克

过去几个月里,一款名为Wecroak的手机应用,每天5次提醒我,人终会死去。它会在某个时间点突然出现,而且总是传达同样的直自信息,毫不拐弯抹角:不要忘记,你终将会死去。

发送这样的信息是Wecroak唯一的功能。根据该应用网站的介绍,这些信息“如同死神一般,会在任意时间随机出现:并伴有一段名人警句,旨在鼓励人们“沉思、有意识地呼吸或冥想”。这些警句乍一看会让人们感到恶心甚至产生绝望情绪,但它们的本意并非如此。

有一天,我和丈夫正在吃午饭,Wecroak发来一段禅宗诗人加里·斯奈德的诗句:“‘神圣的另一面是,在地狱里见到你的爱人,身上满是蛆虫。”我个人其实很欢迎这些令^毛骨悚然的提醒,希望Wecroak能够和其他6种正念应用一道,使我的iPhone发生根本转变——从带给我紧张压力及各种干扰转变为使我内心平静安宁的源泉。

一家名为Dscout的研究公司的调查显示,每个美国人平均每天查看手机76次,累计时间为两个半小时——虽然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减少看手机的时间,不过仅凭意志力往往行不通。人们的手机依赖症越来越受到关注,硅谷则以其特有的方式提出了技术解决方案:现在已有超过1000个旨在帮助我们戒掉“手机瘾”的正念应用。

“你可以成为手机的主人,而不是做它的奴隶。”迈克尔.阿克顿.史密斯说,他是指导冥想并提供舒缓音乐的应用Calm的联合开发者之一,目前该应用的下载量已经超过1400万次。作为竞争对手,应用Headspace则专门提供由一位前佛教僧侣讲授的冥想课程,它的下载量已经超过1800万次。这类应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旨在改善你的呼吸:有的追踪记录你花费在其他应用上的时间:有的教你如何专注——无论你是在跑步、吃饭、分娩、浏览网页,还是无所事事。

2017年夏天一个美妙的早晨,我从睡梦中醒来,收到一封电子邮件,主题是:“死亡让你快乐”。我起初还以为是来自硅谷的反讽作品,后来得知这是Wecroak的广告宣传,它的灵感来自不丹的一句古老谚语“要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每天必须思考死亡5次”。这封邮件解释称,“风景如画的喜马拉雅山区很适合人们静心冥想,但由于我们既不能也不愿生活在这个地方”所以这款应用的开发者想出了另外一个绝佳办法:通过向用户发送关于死亡的提醒,来“提升幸福感”“培养正念”。不过,我当时安装它主要想知道这是不是一个玩笑。

事实上,Wecroak是一款非常真实的用心之作,它的开发者是两名年轻人:27岁的应用开发者伊恩.托马斯,以及35岁的公关人士汉萨.博格沃,二人在短租平台爱彼迎上相识。2017年春天,家住加州的托马斯为了上人工智能课程,在爱彼迎上租了博格沃在纽约布鲁克林的公寓中的一个房间。一天晚上,博格沃谈到了那句古老的不丹谚语。此前一年他在喜马拉雅山区寻找静修地时,偶然听到这一谚语,并试图将其付诸实践。“通常来说,当一天结束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一整天都没思考过死亡这件事”博格沃说道,“于是我就突然想到,这很简单:可以让手机来提醒我。”托马斯对这个想法很感兴趣,当天晚上就开始着手创建一个样本。6周之后,也就是2017年7月26日,在苹果的应用商店里,Wecroak首次亮相(目前还没有安卓版本),随后就被下载了84次。

阻碍Wecroak获得成功的一个障碍是:不同于其他正念应用,Wecroak是一款令人沮丧的应用。当Calm用“深呼吸”这一令人振奋的提示向我打招呼时,Wecroak却发出了警告——“坟墓里没有阳光明媚的角落”。与传统的佛教冥想相比,这句话还算比较温和的,有一篇写于公元5世纪的佛教冥想文章,建议冥想者观看尸体腐烂的10个阶段,包括“肿胀”“溃烂”“流血”“生蛆”及“尸骨零散”等,东南亚的佛教徒甚至将尸体变黑或爬满苍蝇的视频上传至YouTube。

即便如此,我也没有立即将Wecroak卸载掉。安装这款应用的第4周,我开始喜欢上了它。向一群陌生人做演讲时,我紧张得浑身发抖,这时手机“叮”的一声响,弹出一条信息:不要忘记,你终将会死去。这让我顿悟:同这个可怕又无法逃避的人生结局相比,一个小小的演讲又算得了什么呢?不久之后,我参加一位朋友的婚礼。当时我正为一篇稿子快到截稿时间而伤神,Wecroak再次提醒我:不要忘记,你终将会死去。我顿时放松下来,既来之则安之,于是啜饮香槟,并开心地玩。就这样,这款应用每天提醒着我“人生苦短”。

Wecroak的简洁性也开始吸引我。因为我不需要在这款应用上逗留,不需要输入我的一些信息,也没有浏览此前信息的选项,让你想在它身上花费时间也无从入手。点开应用的唯一按钮“关于”里面尽是些我们已经知道的内容:这里是Wecroak,每天向您发送5则警句。博格沃和托马斯也曾认真考虑过是否要添加其他功能,比如能够更多了解警旬作者的链接,或者能让用户减少接收提醒频率的滑尺,等等。不过他们最终放弃了这些想法。托马斯说,让应用只有最基本的功能,是为了“使人们能够尽可能少地在它身上耗费时间”。

虽然每天5次提醒,不过相对于我手机上的其他正念应用,Wecroak并不那么碍事。照理说,前者应该成为Facebook、Snapchat、lnstagram等社交媒体的“解药:然而按照我在Calm上的冥想教练的说法,这些数字媒体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茫然无措。讽刺之处在于,这些正念应用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帮我们戒掉“手机瘾”却将我们和手机绑在了一起,所用的手法,也和Facebook们用的如出一辙。

“与其他应用相比,我们能够让人们更长时间地进行冥想。”冥想应用Insight Timer这种明显自夸的口吻一听就不那么“禅”。这款应用会自动显示用户的活动轨迹(比如“卡伦正在萨满圣地进行冥想”),将用户内心固有的愿望公诸于众,从而难以真正地投入冥想之中。与之相比,Calm每隔几天就给我发来邮件,比如,内容是“克里斯蒂正在Calm上为你加油打气,支持你开启‘正念之旅”这种策略被称为“外部触发”意在让用户使用该应用。连续使用该应用的冥想者,还会获得奖励,奖品是一些动图表情包,比如一个正在做俯卧撑的粉红色头像,以强化他们的预期行为。上述这些应用有一个共同点,即通过记录用户连续多少天的冥想活动,来激发用户的好胜心。

Wecroak只做它那唯一的、高特异性的工作,此外不承担别的任务。这也树立了一个典范,那就是,开发软件要尊重用户的兴趣所在,而非诱导他们打开应用,手指漫無目的地在上面划动。用谷歌前产品伦理设计师崔斯坦.哈里斯的话说,那么多在线服务商试图通过内容的“无底汤碗”来黏住我们,比如自动播放的视频和标题党等。哈里斯成立的非盈利倡议组织“光阴不虚度”(TimeWell Spent)曾在其网站上发问:如果只以快速短时的使用为目的来设计产品,不要那些没完没了的互动,结果会是怎样呢?现在看来,结果应该就是一款类似于Wecroak这样的产品。

“光阴不虚度”组织针对20万名iPhone用户进行的调查发现,人们平均每天花费在lnsight Timer上的时间为20分钟,花费在Calm上的时间为10分钟。而根据托马斯的统计,用户平均每天花费在Wecroak上的时间仅有36秒。

随着时间的推移,Wecroak改变了我与手机之间的关系。当我浏览lnstagram或更新推特时,Wecroak会发出令人警醒的提示,提醒我这些应用消耗的不仅仅是我的注意力,还有我的生命。这也是博格沃的野心所在:在对抗“糖果传奇”游戏瘾的斗争中,他希望Wecroak能够使他恢复对手机的控制力。他说:“有无数次,我对手机和上面所有的应用都感到很生气,我希望能够有所改变,把事情掌握在自己手里,创造出能够改造它们的东西,使它们不仅不会让我偏离轨道,还能让我重回正轨。”

我已经开始把Wecroak看作是“反应用程序”的利器。通过使人们摆脱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尴尬的沉默、无聊的排队等候和令人不快的想法,社交媒体平台俘获了人们的心。在这些单调乏味中,最重要的事实就是,我们,以及我们爱的每一个人,都将死去。Wecroak则让逃避现实的做法徒劳无功:随着“叮”的一声响,手机上的信息告诉我们,所有人都将死去。

[译自美国《大西洋月刊》]

猜你喜欢
博格正念冥想
早餐
正念训练对老年抑郁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影响
大学生特质正念对自尊的影响:身体自尊的中介作用
老爸的智慧
《冥想》
正念,焦虑时代的一剂解药
冥想
冥想
博格巴 完美救赎
博格巴:秀出真我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