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重症左心衰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8月-2017年12期间接收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重症左心衰患者,所有患者和其家属都在知情下签署同意书,可配合完成整个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比较分析治疗前后患者pH、R(呼吸频率)、PaO2(动脉血氧分压)、HR(心率)、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LVEF(左心射血分数)、SBP(收缩压)以及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结果:和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pH、R、PaO2、HR、PaCO2、LVEF、SBP以及SaO2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即P<0.05。结论:对急性心机梗死并重症左心衰患者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左心衰;机械通气;急性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5-058-01
急性心肌梗死并重症左心衰作为常见重症之一,病死率高,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不可有效缓解病情。临床实践与多报道均表示采取机械通气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重症左心衰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1]。本次研究笔者择取了5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重癥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了机械通气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病例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并重症左心衰患者,共有50例,患者入院时间为2014年8月-2017年12期间接收的。所有患者均满足《内科学》中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左心衰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表现以呼吸急促、进行性呼吸困难、心率加快等为主[2]。本次研究已排除并其他严重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畸形患者、肺炎患者、面部创伤患者、中途因自身原因退出研究者以及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0例患者中有28例为男性,21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46-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12±1.21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包括吸氧、溶栓、卧床休息、抗凝以及抗血小板等,基于此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和面部大小,选择合适的鼻罩或者面罩,将其固定好,采取S/T模式,其中吸入氧浓度在60%-80%之间,吸气压力从10cmH2O开始,呼气压力从4cmH2O开始,治疗期间逐步增加。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情况,记录好动脉气血指标和呼吸监测值,进行合理地调整,若SaO2超过92%,且呼吸频率降低到每分钟25次时,综合考虑是否下降通气压力及吸氧浓度,如果IPAP与EPAP分别降低到7-9cmH2O、2-4cmH2O,吸氧浓度下降到40%,则应暂时停机,并进行鼻导管吸氧。在积极治疗的过程中还应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如局部消毒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对以及导管护理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pH、R(呼吸频率)、PaO2(动脉血氧分压)、HR(心率)、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LVEF(左心射血分数)、SBP(收缩压)以及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
1.4 统计学处理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录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比较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以x2比较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各指标比较情况如表1所示,通过表1数据的分析可知,:和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pH、R、PaO2、HR、PaCO2、LVEF(左心射血分数)、SBP以及SaO2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即P<0.05。
3 讨论
相关资料显示,急性心机梗死患者出现休克的概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若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则其在1年内的死亡率能达至40%[3]。在急性心力衰竭并发症中左心衰竭作为常见的一种,容易引起心源性休克或者急性肺水肿,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实践表示,急性心肌梗死并重症左心衰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所获疗效并不是很理想。大量文献报道和临床实践表示,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重症左心衰患者,可降低吸气时的胸内负压,增加机体心排血量和功能残气量,避免肺泡萎缩,提高浓度氧,另外该治疗法还能减少对机体产生的损伤,降低感染的发生率[4-5]。本次研究选择了5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重症左心衰患者,采取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和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pH、R、PaO2、HR、PaCO2、LVEF(左心射血分数)、SBP以及SaO2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即P<0.05。
综上言之,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机梗死并重症左心衰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疗效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汪聪,张烨,陈灿兵等.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重症左心衰竭的 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23):117-119.
[2] 郑桂香,何萍.1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176-178.
[3] 李惠平,齐美丽,杨晶等.米力农联合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5):69-71.
[4] 莫洁庭,梁少红,邓上全等.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采用无创机械通气疗法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9):51-52.
[5] 陈和景,陈俊先,劳家畅等.米力农联合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衰竭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10):1231-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