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炎性假瘤的高分辨率CT影像学表现极其鉴别诊断的价值研究

2018-07-16 11:40曾祥民
健康大视野 2018年5期

曾祥民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肺部炎性假瘤的高分辨率CT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肺部炎性假瘤患者为观察组,与同期5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为对照组,皆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高分辨率CT影像学诊断;并观察两组患者经诊断后其影像学表现情况。结果:在行高分辨率CT影像学诊断后,观察组患者延迟期持续强化、桃尖征、刀切征比例高于对照组,分叶征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采用多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可得,延迟期持续强化、桃尖征、刀切征与肺部炎性假瘤诊断为正相关,分叶征则与之呈负相关。结论:对肺部炎性假瘤进行高分辨率CT诊断中,延迟期持续强化、桃尖征、刀切征、分叶征的表现对其有着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在临床诊断中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肺部炎性假瘤;周围型肺癌;CT;影像学表现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5-043-01

肺部炎性假瘤是一种肺内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它是由多种炎性细胞组合聚集进而纤维化,在影像学特征以及临床表现中没有特异性,作为肺内实性占位性病变,它与结核、肺癌等臨床症状相似,这也导致了对肺部炎性假瘤的诊断困难,常会出现误诊的情况,这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高分辨率CT扫描能清晰的对病灶信息进行显示,已经成为临床辅助诊断中的一种重要影像学手段;因此,本文对肺部炎性假瘤的高分辨率CT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的价值做出深入研究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肺部炎性假瘤患者为观察组,与同期5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为对照组,皆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男32例,女18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46.2±4.1)岁;观察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45.9±4.6)岁;本次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间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高分辨率CT诊断,选用64排螺旋CT机,其层距在5mm,层厚在5mm,准直在0.75mm,螺距在1.0;扫描参数设置为电流400mA,电压140kv,FOV为35cm;扫描范围在胸廓上口到肾上腺水平,在进行增强扫描时要用高压注射器对患者注入碘佛醇350mg/ml造影,流量在3.5ml/s,总剂量60ml,并延迟6s;扫描过程中叮嘱患者要屏住呼吸,然后持续性扫描30s,部分患者可以延时4~8分钟再行扫描。肺窗:窗宽在1500Hu,窗位在-700Hu;纵隔窗:窗宽在350Hu,窗位在40Hu;其后对病灶以常规剂量进行高分辨率CT扫描,层厚1.25~2.00mm,再用高分辨骨算法做重建[1];部分患者可采用平面重建,如斜面、冠状面、矢状面等角度来实现对患者病灶形态与周边组织结构关系的目的。最终所得结果由两名副主任医师以双盲法分析获得。

1.3 评判标准 观察左右患者在在高分辨率CT扫描下的影像学表现,如延迟期持续强化、桃尖征、刀切征、分叶征等特征,并分析其与肺部炎性假瘤的关系。

1.4 统计学 组间观察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数据行x2检验,计量资料数据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高分辨率CT扫描下的影像学表现 两组患者进行高分辨率CT扫描后,对照组患者延迟期持续强化19(38.0%)例、桃尖征14(28.0%)例、刀切征16(32.0%)例、分叶征32(64.0%)例;观察组患者延迟期持续强化22(73.3%)例、桃尖征16(53.3%)例、刀切征18(60.0%)例、分叶征10(33.3%)例;两组数据计算可得:延迟期持续强化(x2=25.244,p=0.000)、桃尖征(x2=13.266,p=0.000)、刀切征(x2=15.781,p=0.000)、分叶征(x2=18.864,p=0.000)。经两组间数据对比分析可得,观察组患者延迟期持续强化、桃尖征、刀切征比例高于对照组,分叶征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 两组患者在高分辨率CT扫描下的影像学表现 通过采用多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可得,延迟期持续强化、桃尖征、刀切征与肺部炎性假瘤诊断为正相关(r=0.785、0.826、0.761,P<0.05);分叶征则与之呈负相关(r=-0.789,P<0.05)

3 讨论

肺部炎性假瘤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少见的肺部良性病变,本质为增生性炎症,在临床中多表现为有痰、咳嗽,但当前对于肺部炎性假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与肺癌、结核症状相差无几,因而误诊的情况频频发生。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高分辨率CT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临床辅助诊断中,它能对患者病灶的形态、位置等清晰显示,且受干扰程度小。而延迟期持续强化、桃尖征、刀切征可作为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标准的原因是:①病灶边缘呈纤维化牵拉,且形似“刀状”,在炎性肿块和肺叶的边界,具有一定特征;②病灶包膜在牵拉、粘连时导致肿块边缘尖角凸起,形似“桃尖”[2],是影像学重要特征;③肺部炎性假瘤表现为不均或强化均匀的中等强化,是炎性机化组织的特征;因此这对于高分辨率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有重要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对肺部炎性假瘤行高分辨率CT扫描中,延迟期持续强化、桃尖征、刀切征、分叶征是其中重要的影像学表现,有着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与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成伟,初向阳,张连斌,等.肺部炎性假瘤的CT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6):1064-1066.

[2] 史清红.肺炎性假瘤的常见临床影像学表现及其特征探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2):15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