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树军
小儿疝气是临床儿科常见病,多数儿童通常是腹股沟疝。儿童发病后,很容易引起各种严重并发症,及时确诊和手术治疗非常关键。在小儿疝气临床治疗中,手术是最主要方案。通常,大多数疝气患儿接受手术治疗预后良好,手术时间短,但合理有效的麻醉对于维持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和减少并发症、减轻对患儿神经系统的影响非常重要[1-2]。本研究分析了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疝气修补手术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根据数字表法将2016年4月—2017年10月90例小儿疝气修补手术患儿分组。观察组ASA I级24例,II级21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为(3.57±1.21)岁。对照组ASA I级23例,II级22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为(3.56±1.22)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进行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用半封闭式面罩吸入七氟醚麻醉,氧气流量控制在2~3 L/min。使用七氟醚的初始吸入浓度在8%,吸入30 s后,吸入浓度逐渐降至4%。在插入喉罩之前,有必要确认患儿的下颌关节的松弛,并且在插入气囊之前,给予2%利多卡因胶浆涂抹气囊,保持儿童呼吸道湿润状态,减轻咽喉刺激[3-4]。儿童在手术时维持2%七氟醚麻醉,氧气流量设定为1.5 L/min左右,同时保留儿童的自主呼吸,根据患儿七氟醚药物浓度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比较两组小儿疝气修补手术麻醉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儿生命体征指标;睁眼和完全清醒时间。
显效:术中生命体征指标稳定,无疼痛等反应;有效:轻度疼痛,生命体征出现波动;无效:术中明显疼痛,生命体征波动明显。小儿疝气修补手术麻醉效果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5]。
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是97.78%;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是71.11%。观察组小儿疝气修补手术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χ2=6.822,P<0.05。
干预前两组生命体征指标相近,t=0.423,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命体征指标优于对照组,t=9.733,P<0.05。如表1。
对照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头晕、乏力各有4例、3例、2例和2例,发生率是24.44%;观察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头晕、乏力各有1例、1例、1例和0例,发生率是6.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8.932,P<0.05。
表1 干预前后生命体征指标相比较(±s)
表1 干预前后生命体征指标相比较(±s)
?
观察组睁眼和完全清醒时间为(7.26±1.01)min、(15.21±1.50)min,短于对照组(9.31±1.15)min、(21.42±1.25)min,t=8.985, 21.335,P<0.05。
小儿疝气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类型多,常见腹股沟疝和脐疝等[6]。大多数疝气患儿通常由先天性发育不良所引发,症状和发病程度不一,但延迟治疗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受影响。目前,手术治疗是小儿疝气常见疗法,高位结扎疝囊是临床上最多用的方法。手术时间一般在40分钟以内,时间较短,需确保止痛药充足和充分镇静,确保手术和麻醉效果[7-8]。
气管插管麻醉是小儿疝气手术常用麻醉方式,虽然效果肯定,但插管和拔管可能会对儿童造成严重的刺激并影响其血液动力学。近年来,喉罩通气麻醉不断推广,喉罩为新型麻醉装置,可避免气管插管麻醉的咽喉刺激,且可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而七氟醚为新兴的麻醉药物,起效非常快,可最小程度影响血气分布,麻醉恢复快,不良反应少,适用于患儿[9-14]。
本研究中,对照组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进行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结果显示,观察组小儿疝气修补手术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命体征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命体征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睁眼和完全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疝气修补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更好维持动力学指标稳定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麻醉效果,缩短睁眼和完全清醒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