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南电力 冯 涛 涂 展 李保玉
近年来,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越来越简单,反映出现场人员对各项安全规定执行落实极不到位,但从根本上讲是人员问题。人员素质不高,不能自发主动地去保安全,政策就很难落地。
目前,各企业都非常重视安全,但到了个人却又难以落实,那么个人与法人有何不同?甲方在投标时除报价外,还要提供资质、业绩等信誉情况,个人找工作除了薪资外,其他信誉情况就不太容易了解。对于施工班组负责人而言,如果不提前了解个人历史信息,只求能干活,无暇他顾,并不知道此人可能是其他班组的人。有鉴于此,应建立一个包含所有电力施工人员信息的大数据系统,对施工人员的进行分级管理,同时采用积分制有效评估施工人员的素质能力,用于筛查、检查、培养并留住骨干人员,营造一个自下而上全面关注信誉的电力施工环境。
(1)信息收集。应收集每个人的证件、健康状况、工程经历、安规考试成绩、担任职务、施工评价等信息,与每个人身份证关联,直接刷身份证即可获得全部信息。
(2)便携检查。开发对应的手机App或手持端,只需扫描身份证,就可以获得个人信息,将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及时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3)分级提升。对登记人员进行分级,一方面,为施工人员设置显性提升通道,激励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便于施工管理,不同级别的人干不同级别的工作。
建议分为四个级别,两个工种,以110千伏为界,110千伏以下为配电工程,110千伏及以上为输电工程,配电工程年限不计入输电工程年限中(见表1)。
表1中,人员每次评级还应有相应单位培训认可。
采用积分制及波士顿矩阵的方法对施工过程及完工后的人员进行考核、筛选。首先对各施工人员的基本条件、工作绩效和工作能力等指标进行评估打分,然后借助波士顿矩阵对其分析和决策,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筛选出优质合格的施工人员,剔除无法胜任工作的施工人员,为以后的工程建设提供稳定高效的施工力量。
大数据系统的建立,能够杜绝易发生事故的电力施工人员流入不同的施工现场,使其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业信誉。
表2 项目人员管理权限表
(1)先从班组着手,保证安全局面。由于全部数据量较大,一开始不能直接收集所有人的信息,也起不到甄别作用。可先从班组负责人着手,注意负责人应为实际管理者,不一定是发工资的人,其管理幅度不应过大,不得多于30人。这些人直接参与施工,是最基层的管理者,他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现场施工优劣、风险控制情况。把他们建档归类,不断剔除水平差的人员,从一定程度上倒逼其不断上进。随着违章指挥的减少,安全事故必然大幅度降低,现场安全局面就得到了基本保障。
(2)从特种作业人员着手,基本杜绝人身伤亡事故。特殊工种是现场主要施工力量,也是高危作业人群,建档管理后能有效减少违规高风险作业,杜绝人身伤亡事故。
(3)全员登记,即在原来登记人员的基础上,加上其他人员,一方面是对系统的监督和补充,另一方面也是营造“人人都要安全”的最后一步,完成后能够基本杜绝安全事故。
(4)积分制评分。本文将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评分指标分为四个方面,包括基本条件、工作绩效、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具体如下。
1)基本条件。分学历、资质证书和工作年限三个二级指标,共20分。
2)工作绩效。分施工质量和出勤率两个二级指标,共30分。
3)工作能力。分现场经验和管理能力两个二级指标,共30分。
4)工作态度。分工作责任心、工作积极性和团队意识三个二级指标,共20分。对于施工过程中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安全事故或人身伤亡事件的人员采取一票否决制,列入黑名单,禁止从事电力事业。
(5)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能力评估的应用。波士顿矩阵是一种被经常采用的管理工具,有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引入波士顿矩阵研究问题的方法思路,建立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能力评估矩阵,如图1所示。
图1 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能力评估矩阵
通过综合素质能力矩阵,将施工人员分为四种类型。
1)平庸型员工:能力低、素质低;
2)潜力型员工:能力高、素质低;
3)勤奋型员工:能力低、素质高;
4)优秀型员工:能力高、素质高。
通过综合素质能力矩阵,将施工人员划分到矩阵的四个不同象限,根据矩阵每个象限的特点,在员工的岗位晋升、薪酬激励、工作饱和度等方面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
在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能力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建立数据分析系统,分析个人能力指标与班组内平均水平的关系,让员工了解自身优点与不足,积极制订提升计划。另外,通过对员工能力与素质历史数据的横向、纵向、同比、环比等多种分析,能够让员工直观了解个人能力及发展状况。因此,对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能力评估的研究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种从价值创造角度评价的标准。
“5·7”“5·14”事故的直接原因均是分包负责人或施工人员不顾各项安全要求与现场实际情况,错误使用施工材料引起的。在各项制度日益完善的今天,这是目前施工中的主要事故点。本文所描述的系统,既能够提高施工人员对施工信誉的关注度,认真执行相关安全要求,又能筛查出事故“行为人”,减少“人失误”情况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因为人而引发事故的风险,与完备的管理相结合,实现“基建安全零死亡”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