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

2018-07-14 08:20黄峥嵘
神州·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归纳总结课外活动信心

黄峥嵘

摘要:教育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好的教育教学不仅会使人得到全面发展,甚至会改变人的一生。数学在教学中占据比较高的地位,历来也一直被人们重点关注,从小学到高中都一直作为主科贯穿在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中,甚至大学也设置了这一专业供学生深入研究。下文中,我将结合自身的数学教学经验和大家分享自己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信心;兴趣;具体生动;归纳总结;合理引导;课外活动

1.树立信心,确立目标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教师让学生充满信心来学习数学,可以促使他们喜欢数学,进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做到知难而进。台湾作家林清玄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小时候的林清玄是一个很普通的学生,有一天,他的中文老师悄悄地對他说他将来肯定能成大器。因为中文老师这一句欣赏的话,林清玄爱上了中文并爱上了写作,最后成为了知名作家。许多年以后,他才得知中文老师跟许多学生都说过这一句话。这个例子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将会有助于使学生在儿童时期对某个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爱上学习,且能持之以恒。因而,教师要常常鼓励学生,使之充满自信,坚定目标。长此以往,他们就能把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把可能的事变为现实,做到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2.培养兴趣,快乐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怎样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对有些学生来说,有时老师说的一句话或做的一件事,可以影响或改变好学生的一生;当然,对于另外一些学生来说,可能达不到这种效果。这时,数学老师需要根据各位学生的不同特点,挖掘他们的潜能,细心呵护他们,真心关爱他们,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方法与途径让学生喜欢并敬佩自己。因为只有这样,对于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才会乐于接受,反之亦然。与此同时,数学老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提升自己,时常用“要想学生有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来鞭策自己。另外,为人师表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言行举止要做典范,在对待学生时要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少呼风唤雨、横加指责。天长日久,老师的感化会使学生感动,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学习热情日渐高涨,学习效果显而易见。

3.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且非常枯燥的学科,但教师只要讲究方法,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就会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且能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难。例如:我前面有3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多少人?教师可以把题目变成“某个学生前面有3个同学,后面也有3个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再让他前后的人都站成一排,显然很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往往会忽略自己,经过以上练习,他们很快能将忽略的自己也加上去,得出正确的答案。老师通过对这个问题进行反复举例,使学生很容易认识自己出现错误的地方,并且避免以后重蹈覆辙。同时,通过以上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空间想象,把枯燥的数字想象成具体的事物,将会有助于他们直观的解决问题。

4.具体的事务生动化

实践是获得知识的最好手段,数学教师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既能使他们容易获得知识和快乐,又能让他们铭记于心。例如,在教授《元、角、分》一课时,教师先设计一个商店购物的情景,让学生轮流去当售货员和顾客,通过多次反复调换角色,既可以迅速使他们认识并理解元、角、分的概念及换算方法,又能使其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取学习数学带来的快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把具体的事务生动化,多设置情景,多讲故事,少照本宣科,这样,将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显著提升。

5.抓住重点,归纳总结

小学生思维比较简单,注意力也经常不集中,对于知识点的认知,易学也易忘,因此教师应抓住重点,善于归纳总结。例如,对于“年、月、日”的学习,学生很难记住,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规律,把它归纳成“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都不差。其它都是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如果遇到是闰年,二月再把一来加。”这样的顺口溜,学生们就很容易记住,而且喜欢相互传诵,也许他们一辈子不会忘记。

6.合理引导,互相学习

对于部分学生,他们对学习数学有天生的恐惧感,这也是老师最难教的学生。他们害怕老师,不善于与同学沟通,而且,对于7到12岁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比较简单,遇到困难极容易自暴自弃,这时老师的合理引导就显得必不可少。当然,引导学生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有一种,教师一定不要忘记“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切忌讽刺挖苦。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成立互助小组,一对一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发挥群众的力量、榜样的力量。久而久之,既能增进学生们之间的友谊,拓展他们的视野,又能互相比较,放开心态,逐渐地从学习数学难的阴影中走出来。

7.组织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中,学生们都有机会参与,并且容易学到知识。教师可以将课外活动设计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比如,在教授“十以类的加减法”这部分知识时,让他们数数自己的课本或练习册,并且让他们相互交换或累加。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挖掘数学问题,寻求解题方法。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后,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知识,品味学习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总之,只要学生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插上想象的翅膀,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就能在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在数学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蔡建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08年27期.

[2]卜冬梅.激趣 乐学 探究——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初探[J].考试周刊,2009年48期.

[3]保金丽,周云香.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6年01期.

猜你喜欢
归纳总结课外活动信心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课外活动类作文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浅析助词「は」和「が」用法
KX5的耐心与信心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