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电影

2018-07-14 08:20蒋昀含
神州·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国电影儒家思想文化传承

蒋昀含

摘要: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历经千年发展,已经渗透进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承载着中华精神的民族电影自然也深受其影响。不管中国电影的发展处于哪个阶段,都会涌出一批在主题上,或是在风格上,亦或是在题材上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电影,这种影响凸显了中国电影与儒家传统文化的血脉关系。

关键词:中国电影;儒家思想;文化传承

作为八大艺术之一的电影艺术,于中国而言算是一种“舶来品”,但是自从它扎根于中国这片土壤中之后,变显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具有东方特色的审美艺术风格,而它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风貌,很大程度来源于传统文化对此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已经从中国电影诞生之日延续至今。

一、儒家思想的简述

儒家思想文化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所创立,从汉武帝提出“独尊儒术”开始,它便一直独领风骚,一举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

“仁”是儒家学说的基本范畴,孔子认为“仁”这个字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宗旨;二是强调个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内心修养。“仁者爱人”是仁学的核心思想,而儒家所谓的“爱人”并不局限于血缘家族这种亲近的关系,其范围扩展到了“泛爱”,孔子提倡“爱人”要从家庭走向社会,使家庭伦理变成社会伦理,这种思想也奠定了我国伦理道德的基础。但是在儒家思想中,又有“笃于亲”这一说法,这说明孔子所倡导的“仁爱”是并不是无差别之爱,是有亲疏远别之分的,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亲情之爱才是人类感情中最深厚的关系,因此他提出“入则孝、出则悌”(1),意思是要将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的精神放在学业的首要位置,要求人必须从小培养“孝悌”的道德修养。

“礼”是儒家学说所提出的行为规范。“礼”原指古人祭祀的仪式,主要是用来表现对上天和祖宗的尊敬,也反应了社会所存在的等级和尊卑。到了周朝,统治者将“礼”扩展为治理国家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周礼是按照长幼、亲疏、贵贱的原则将人分为不同的等级,而不同等级的人需遵守不同的礼仪。它的特点是将无条件的服从关系隐藏在父慈子孝的道德关系下,并提出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法不施于尊者”(2)的观念。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而孔子认为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不仁”,他主张“纳仁入礼”,也就是将“仁”所代表的道德情感注入“礼”所代表的伦理行,剔除旧礼中不仁的的部分。

儒家思想不仅推崇“仁礼之道”,在关于个人作为方面,还提倡积极的入世精神,而其中的精髓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修身”,是指要懂得规范自己的行为,要经常完善自我修养,孔子认为只有懂得“修身”之人才能够“齐家”。“齐家”,就是对家庭进行管理,儒家认为家国是密切相关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只有懂得“齐家”之人才能够“治国平天下”,所以家庭的建设被推及到了与国家建设息息相关的地位。但是儒家思想还指出,当家与国产生矛盾的时候,要为了国家的利益抛弃家庭的利益,舍小家为大家,这才是大义。儒家思想还主张,当一个人在修身、齐家之后,就应该积极入世、殚精竭虑地辅助君王,为治国平天下出一份力。这种思想不仅促进了個人品德的完善,也促进了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形成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中国特色的家庭伦理关系,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不仅完善了中国人的道德人格,也有助于处理家庭伦理关系。

二、儒家文化与中国电影发展的关系

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自打西方传入我国后便扎根于这片东方土壤,而历经时间考验的儒家文化自然成为了使电影具有东方特色的重要养分。不管中国电影处于哪个时期,都多多少少都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

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的电影主要侧重于从日常伦理的角度出发,从道德层面上对非善恶进行简单的批判,这一时期比较突出的电影有张石川的《孤儿救祖记》,儿子余璞和寡母依靠道德的力量战胜了“小人”,最终回归到了大家族里,甚至还捐献出了一部分家产用于办学,这样的电影情节构置不仅反应了“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也开启了社会问题片的先河。

20世纪30年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饱受战争之苦,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电影的主题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对道德的简单判断上升到了救亡保重的民族大义。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具有反帝反封建意识的民族电影,带着爱国情怀的电影人物形象比比皆是。这一时期比较突出的电影有卜万苍执导的《木兰从军》。

1945年,日本无条件战败投降,此时的中国电影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期的电影又从战争主题回归到了家庭题材。而此时的中国电影已经不像过去一样,仅仅只是宣扬道德伦常,而是将家庭纠纷置于民族苦难中,以此反应国运颓败时人民的生存境况。这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电影是沈浮所执导的《万家灯火》,反应了不同阶层在战后生活的生死沉浮。

1949年,新中国成立,此时的中国电影更多表现的是儒家思想中“义”的一面,关于英雄题材的电影也开始大量出现,郭维导演的《董存瑞》和史文帜导演的《红色娘子军》等电影便是那个时期的产物。当然,弘扬家国梦也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主题,许多电影都展现出了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想象。

到了20世纪80年代,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开始在影坛上大放光彩,在他们的电影作品中,更多探讨的是儒家文化的负面价值观与人的欲望所产生的冲突。而如今的电影导演更多的是擅长从人物的个人的命运和成长背景出发,针对不同的家庭关系、男女关系进行探索,来表现对传统伦理道德或赞同或批判的态度。

可见,不管电影发展进入哪个时期,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电影在高歌猛进的同时,却渐渐从传统文化中剥离了出来,许多导演更多的只顾着强调视听元素的中国风化,在道具、服装、音乐、布景等方面下足了功夫,但是却让电影内涵脱离了民族灵魂,打着具有儒家传统文化内涵的幌子,为观众展现出了一些不伦不类的电影作品。田壮壮在谈及到电影如何处理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的问题,这样说过:“重要的不是外在的所谓‘形似,而是内在的‘神似,它是民族精神具体到民族个人身上的灵魂......”(3),所以创作者若是想要创造出一部优秀的具有儒家文化特色的电影,必须先要了解儒家文化的具体思想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民族文化的灵魂融入其中,这样才能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东方神韵的电影文化潮流。

注释:

(1)出自:《论语·学而》第一

(2)出自:《礼记·曲礼上》

(3)引自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4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中国电影儒家思想文化传承
儒家思想与书法
从互文性看中国电影名称的翻译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略论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