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标志设计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时代,在设计观念上发生了许多变化。标志设计在功能、形式、语言和表现上,备受东西方文化思潮与艺术风格的影响,在人类生存方式上注重观念的介入、思维的引导、情感的表达和图形的创造。我们发现,以往在标志中习惯运用的法则被打破,固有的符号现象被解构,人们从固定的标志中找到了自然视觉的内在统一因素,这是图形研究的进步,也是标志的解放,人类在跨越世纪的里程中找到了合理化的视觉空间,形成了现代标志设计多元发展的大趋势。文章以华为标志为例,谈谈当前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华为;标志;发展趋势
一、 为LOGO演变之路
(一) 初期
老LOGO是15个色块,代表着华为初期创业是15个人。
(二) 改良
新LOGO:华为新的企业标识依然沿袭了旧标识红黑两色的主要色调,在图案以及文字上有所不同,并增加了渐变的效果,更具动感。华为方面表示启用新标识,是“重新思考了公司的品牌核心价值”所做出的决定,是“公司核心理念的延伸”。
(三) 解释
标志设计上采用聚散的模式,八瓣花瓣由聚拢到散开,寓意华为发展事业上的兴盛。底部核心聚在一起,说明华为坚持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理念的核心聚焦。花瓣慢慢开放,花瓣上加入光影元素,折射出华为创新、稳健、和谐,寓意华为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和谐商业环境、开放合作的理念,使华为在发展上更加稳健,更具国际化、职业化。花瓣下面配上黑色的“HUAWEI”字母,在花瓣红色的映衬下,标志显得独立且吸引人。红色给人一种冲动感,让华为显得更为出众。
聚焦:新标识更聚焦底部的核心,体现出华为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的核心理念。
创新:新标识灵动活泼,更加具有时代感,表明华为将继续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持续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共同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和谐:新标识在保持整体对称的同时,加入了光影元素,显得更为和谐,表明华为将坚持开放合作,构建和谐商业环境,实现自身健康成长。
稳健:新标识饱满大方,表达了华为将更稳健地发展,更加国际化、职业化。
二、 新老LOGO的比较
1. 造型上更偏向于扁平化设计,符合当代时尚潮流。
2. 新logo造型上采用花瓣样式,比老logo的标志更具有美感,更清晰,传播更方便,更贴近年轻人的审美特点。
3. 新logo更加追求简单、干净,以内容为中心,使人一目了然。
三、 现代LOGO的发展趋势
现代标志设计多元化发展趋势的表现为:具有高度民族性的国际化;主题单纯化、高度简洁;时空化和多元化;绿色主义的设计;自然随意的形态设计。
(一) 具有高度民族性的国际化
研究表明,具有设计水准的标志,在构思和表现上要与当代图形语言一致。世界经济一体化导致设计的国际化,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民族性与这种国际化并不冲突,作为具有独特民族特性的民族性标志设计,使标志更容易识别、更容易记忆。同时通过国际化的设计思路,最大限度地将标志的可理解性增强起来。
(二) 主题单纯化、高度简洁
从视觉图形上看,标志设计经历低质化、装饰化的阶段后,人们逐渐意识到标志在设计上盲目追求刺激、冲击力、几何装饰,过于急功近利,从而失去了标志的亲和力。因此,设计师认识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一个普遍的本质需求是返璞归真:简洁的元素、朴实的设计语言、自然轻松的表现手法。设计要回到大众,才能使人感到親切。所以现代标志设计渐趋于单纯化、简洁明快,给人清新之感,适应现代人的审美心理需求。
(三) 时空化和多元化
科技的进步使平面设计走出了二维空间而向着三维空间或多维空间不断的扩展,使标志设计的形式和风格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市场竞争激烈,标志设计必须适应多种不同的使用环境,使标志在更加广泛的空间里传承。
(四) 绿色主义的设计
绿色环保是21世纪的主题。绿色设计所代表的是优良的环境和健康的生命,代表着一种从环保主义的角度进行标志设计的理念。绿色的标志设计要考虑到对资源的节约,强调自然和生态的和谐,以人为本,可持续地利用资源的理念。这样的绿色环保主义的设计给标志设计带来了全新的内涵。所以标志设计的绿色主义观念应该将标志设计锁定在更为合适的视觉秩序之中。
(五) 自然随意的形态设计
标志是被当作某种权威的象征新符号而被赎予至高无上的精神价值,而随着世界多极化、多元化的新秩序诞生,标志设计开始转为从多维角度来丰富图像语言、以幽默诙谐来博取大众青睐的手法,改变了标志设计在受众心目中不可一世的传统印象。这实际上也是将标志从神圣符号向平等符号的转化,是标志设计的一种解放和革命。现代标志不仅具有很强的象征性,而且给人丰富的情趣,具有动人的感情特质和抽象心态,给人以激情和愉悦。很多标志通过这种看似随意自然的表现来达到一种与受众共鸣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楠.标志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2]冯越峰.标志设计形式与风格的发展演变[D].天津工业大学,2006.
作者简介:
段晓妍,天津市,天津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