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烈
从人的口腔到肛门,虽有不同的分段,但实际卜-是一条连续的管道。此说法有点不雅,却是事实。膨大的部分是胃,最细小的部分是小肠,功能各有不同,分工合作却是“天衣无缝”,令人赞叹造物主之神功!
请看计时器上食物变成粪便的分分秒秒:食管,通过时间为6秒~1分钟;胃,食物滞留3~4小时,进行机械与化学加工;小肠,通过时间为5~15小时,进行化学消化与吸收;大肠,通过时间10余小时,吸收水分和贮存大便等。总计20~40小时。
因此,多数健康人每日排便1~2次,少数人隔日一次,大便成形或半成形,软便、腊肠样、硬便等。日排便次数超过卜述标准及/或伴有大便水样、稀水样、大量脓黏液,即为腹泻。虽然腹泻在生活中最常见不过,但糖尿病患者的腹泻却非同寻常。
早在70多年前,就有医生注意到糖尿病患者的腹泻有其特点;50年前,这种腹泻被正式戴上了“专病帽子”——糖尿病性腹泻(DD)。临床资料显示,有10%~22%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糖尿病性腹泻。
糖尿病性腹泻的特点是呈间断或反复发作,时间从数小时至数月不等。常于饭后或夜间发作而大便失禁,影响睡眠,为其特点之一。也可表现为腹泻/便秘交替,其顽同难治不同于一般腹泻。大便多为水状或糊状便,呈棕色,无黏液和脓血。8成左右糖尿病性腹泻患者的大便是脂肪泻。脂肪泻多发生在进食高脂肪性食物,如肥肉、油炸(煎)食物后,大便多稀、软;因为脂肪含量高,所以便后多漂浮在便器水面卜.,甚至肉眼可看见油花,显微镜下可见脂肪滴。脂肪泻导致患者重度脂肪吸收不良,患者可出现消瘦、皮肤干燥、夜视力不良、骨质疏松等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的症状。
患者腹泻前多有嗳气、腹鸣、下腹部不适,偶有口腔异味。不像一般腹泻,糖尿病性腹泻很少伴有腹痛及下坠感,是其另一特点。
糖尿病性腹泻发生的原因与小肠吸收功能不良有关。已经被消化的营养素不能很好地被肠道吸收,肠腔内渗透压升高;糖尿病患者小肠运动迟缓,加上血糖升高的环境使肠道细菌过度繁殖,造成菌群失调;过多胆汁进入肠道产生刺激;糖尿病人胰腺功能不佳,胰脂肪酶分泌不足;等。糖尿病性腹泻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治疗糖尿病性腹泻,最熏要的是严格控制血糖达标。临床研究發现,糖尿病性腹泻多见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所以有效地控制血糖并保持血糖稳定是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基础,临床主张及早、合理地使用胰岛素。
通过呼吸氢检查.不难发现细菌过度繁殖综合征。对此可口服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进行有效治疗。也可服用益生菌,如双岐杆菌、地衣芽孢菌等,注意不要与抗生素同时服用。
对于腹泻次数较频者,可用洛派丁胺(易蒙停)每日6~12毫克,分2次口服;亦可用可乐定0.075~0.5毫克,每日2次;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一般不超过3周,服药后注意出现低血压反应。有报告用可乐定贴膏,副反应少。亦可用鞣酸蛋白口服帮助收敛。
有脂肪泻者应进低脂肪膳食。可酌用胰酶制剂,如达吉、康彼身、胰酶散、多酶片等,以加强脂肪消化。此外,蒙脱石散、硫糖铝、消胆胺都有吸附胆汁的作用,前二者还有轻度的止泻作用,可酌情服用。
腹泻患者保持乐观心态,坚定治疗信心也很重要。有资料显示,糖尿病性腹泻与精神因素也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