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星
【摘 要】现场直播最能体现和发挥广播灵活性、实时性、亲近性的特点和优势,实现听众、嘉宾、主持人多方互动,使电台节目更具魅力活力。“温暖回家路”特别直播连续11年成功举办,该直播节目历年都注重策划、内容清新、形式活泼,堪称广播现场直播类节目的样本。
【关键词】中国之声;春运;温暖回家路;现场直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的“温暖回家路”特别直播是国家媒体报道全国春运的影响力品牌。笔者曾多次参与“温暖回家路”特别直播,并于2017年和2018年作为直播文案的撰稿人,深度参与了在合肥举办的七场“温暖回家路”特别直播,尤其是今年的四场直播浓墨重彩地报道了安徽各地各部门全力保障春运的强力举措,高声唱响“安徽欢迎您”主题,为平安春运、文明春运、和谐春运、便民春运营造了“温暖”的舆论氛围。那么,省级电台在参与到此类大型直播活动中时,能学习借鉴哪些成功的做法呢?笔者将对此进行分析。
一、主题鲜明,特色彰显,直播活动离不开成功的策划
现场直播节目的成功与否,首先看节目的创意、策划是否到位,直播过程中是否紧扣主题,对话题的选择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对当地乃至全国都有深刻的影响力、推动力和借鉴力。今年2月6日,中央台驻安徽记者站提前召集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合肥直属站合肥南站召开协调会,共商春运直播落实方案,确定2018春运“温暖回家路”特别直播的宣传重点,即“宣传交通部门和企业千方百计增加运力,打造便捷回家路;宣传各地各部门推出的系列便民利民新服务新举措,打造舒心回家路;宣传春运一线的典型人物事迹,打造温暖回家路;聚焦旅客回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惑,打造幸福回家路;加大服务性信息报道力度,打造顺畅回家路;宣传加强信用建设,打造文明回家路;宣传全面排查整治隐患,打造安全回家路;宣传交通建设发展成就,打造宽阔回家路;宣传我国开放发展成果,打造共享回家路;做好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打造和谐回家路。”参照十点宣传要求,结合安徽实际,聚焦工作亮点,拟定从微笑春运、厕所革命、信息化网格化管理等角度切入,反映安徽交通特别是铁路建设发展的突出成就。同时强调,直播要贴近春运现场、走近旅客身边,用行动践行公益,用真情传递温度,让旅客和听众都有宾至如归之感。
由于直播场次较多,且作客嘉宾在直播前最后一刻才能确定,导致直播文案的设计和撰写难度陡增,但在中央台安徽站、安徽新闻综合广播和合肥直属站合肥南站三方通力协作下,还是尽力发掘了每场直播 的亮点。比如2月11日上午的首场直播,以介绍合肥市和合肥南站为主,作客嘉宾是合肥直属站领导,除了介绍安徽铁路春运的客流和售票情况,他还谈到合肥南站刘明亮劳模工作室和雷锋服务站等;直播用较大篇幅介绍了合肥市交通,安排记者现场报道《时隔一年,合肥地铁二号线已经开通》《春运期间合肥轨道交通调整运营》等内容,加上实时的省内高速公路路况连线、新桥国际机场航班进出港情况连线,较为完整、立体地反映了合肥市的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可听性和服务性非常强。由此首场直播的分主题定为《合肥合肥》,主题曲也是同名歌曲,设置的互动话题是“合肥印象”,吸引了众多的旅客和网友踊跃留言,纷纷表达了对合肥的喜爱或留恋。后3场直播的分主题分别为《微笑春运》《网格化管理》《平安春运》,重点报道合肥南站的“微笑服务”、“厕所革命”、信息化、科技强警、平安春运、春运志愿服务等内容,包含多项“全国第一”或模范典型做法。此外,第2场直播中及时插播了中央台记者实时报道的《安徽阜阳首次派出专机从深圳接农民工回家》;在第4场直播中特别设计了阜阳、无为、金寨三地记者现场报道春运期间服务返乡农民工的情况。传递各地各部门对外出务工农民工的特殊关怀,无不彰显了全国春运中的“安徽元素”。
二、有内容,还需有内涵,直播活动“内容+”多层次体现
直播活动的主题通过版块切割的栏目呈现。“温暖回家路”特别直播每场时长30分钟,每年都会统一设置若干个固定栏目构建起总体框架。比如,2018年的春运特别直播把30分钟分隔成三个单元,将信息做清晰的界定与隔断,《今天我值班》讲述站里软件和硬件的安排及旅客困难的解决;《上车下车》讲述从火车站/机场/长途汽车站到家门口的各段旅途是否方便,突出回家路如何畅通衔接;《现在广播》由火车站相关负责人发布出行提示、失物招领、应急处理、本站特色服务等内容。三个固定栏目都是直播嘉宾现场访谈的内容,实际占据整场节目的约一半时间。然而,嘉宾与主持人端坐在直播间(车)里交流,单纯的“你讲我听”并不能发挥现场直播的特点和优势,相比其它传统媒体,广播的最大优势是互动。在直播现场内外,包括记者的外围采访、场外嘉宾的连线、春运相关资讯的即时发布,都需要设置相应的栏目作为载体;特别是正疲惫奔波在春运途中的听众,他们最希望参与到直播节目的互动中,为此,节目也专门设置了选读微博、微信和明信片的环节。所以,一场节目下来,固定栏目和随机栏目合计在十个左右,把30分钟的直播时间塞得满满当当。
春运特别直播是特定时期、特别主题的节目,理应体现出广播人的情怀。比如前几年节目中设有《一封家书》栏目,让听众讲述自己的故事,在节目中真实展现大龄剩女对父母的愧疚、常年在外打工的孩子对父母的牵挂、外出务工人员刚刚失去工作的失落……这些普通人的故事,直击人心,让人感到温暖感动。2018年的直播内容不局限于“内容+情感”,更多的是“内容+服务”、“内容+正气”,栏目设计的诸多环节都在塑春运新风,树社会正气,推安徽版“好人春运”。在直播过程中,合肥南站广场大喇叭邀请遇到困难和有疑问的旅客前来求助,直播嘉宾则会现场解答。与此同时,刘明亮劳模工作室、雷锋服务站和合肥南站綜管办组织的春运志愿者活跃在车站售票厅、候车厅和到达层的各个角落,随时为旅客提供服务。此时,发生了一个让直播团队感到意外,更加振奋的情节:受直播节目的吸引和爱心传递的鼓舞,从第2场直播开始,合肥南站所在的包河区主动要求参与进来,且意愿强烈。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发动多个志愿者组织赶到直播现场搭台服务春运,送春联和福字,希望把志愿者精神传播开去,在直播期间合肥南站同时出现多支志愿者组织竞献爱心,场面生动感人;包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还临时应邀作为特别嘉宾参加了第3场直播访谈,在节目中介绍了“爱在南站”志愿服务项目,并提出要联手高铁南站打造“安全、温情、智慧”春运志愿服务品牌。此外,爱心企业也闻风而动,主动提供面条等年货现场赠送返乡农民工。这4场春运直播,汇聚了善的力量,落实了爱的行动,在电波中宣传了厚植文明热土的美好安徽。
三、跨媒体合作,融媒体报道,春运宣传报道打造出“加强版”
“温暖回家路”特别直播是每年中央台驻安徽记者站的一项重点工作。近两年在安徽的直播活动承办单位包括中央台中国之声、中国交通广播、中央台安徽记者站和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其中安徽站主要负责统筹和协调工作,中国之声和中国交通广播连续两年派出了形象气质佳、业务能力强的女主持人,省电台提供卫星转播车和技术保障并负责外采、男播搭档和直播文案撰写等,四家齐心协力,确保安全播出“零事故”,而且毫无纰漏地圆满完成了“超重”的直播任务。每次直播活动都进一步密切和深化了媒体与地方及交运企业的工作关系,为来年的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春运直播均实现了融媒体传播,吸引听众和网民积极参与互动。直播中,中国之声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安徽之声新媒体同步做了报道。记得在今年开协调会时,安徽之声新媒体负责人还曾提出动用无人机凌空拍摄合肥南站全景,但因为高铁站安全生产的特殊性而取消。在每场直播开始前,由车站服务人员引导新媒体工作人员或记者在南站候车大厅或各种功能站房里就预定的主题进行现场视频采访,让广大旅客真实地体验到春运的安全、有序、平稳运行。中国之声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则及时发布当期节目的互动话题,比如2018年在合肥的4场特别直播的互动话题分别是:“合肥印象”“千万里,浪子都要回家”“民俗的变与不变”“年味儿真的淡了吗”,这些话题都能激发他们参与节目互动的热情,而他们写下的朴实话语和传递的真诚祝福也在节目中得以呈现,为现场直播活动增色不少。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