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银行产业发展阶段定位及升级路径

2018-07-14 14:37张宪河南遂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消费导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分业混业商业银行

张宪 河南遂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金芮旭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行

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导,因此银行产业属于金融行业的核心地位,分析和研究银行产业存在的问题能够影响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我国银行主要包含非银行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按照经济学家的研究理论,产业内部所产生的变动情况主要是转向密集型发展方向,在产业演进过程中衍生出产业升级概念,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针对产业表述观点能够看出,研究学者提出了产业替代论,结构效率论以及技术水平论。产业内部升级依靠技术进步以及提升劳动力效率实现。

一、银行产业不同发展阶段定位

金融属于经济的核心,随着经济的发展,所显现出的各类矛盾都会集中爆发于金融产业。银行产业从初级阶段逐渐演进到中高级阶段过程中,并不是简单重复混业体系-分业体系-混业体系,而是为了全面满足银行产业不断发展阶段的金融发展需求以及经济发展需求,我国的金融监管政策主要为分业模式,属于各个发展阶段的金融产业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

(一)银行初级发展阶段

第一,粗放的混业经营。从商业银行的初生开始,我国金融监管部门没有了解到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因此对于金融系统性风险缺乏预见性,在管理银行产业以及其他金融产业时所采取的金融监管措施较为宽松。从全局角度看,我国金融产业的经营状态呈现出粗放混业经营模式,因此所应用的金融监管措施无法对银行发展期间所遇到的风险进行控制。

以美国作为发达国家代表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19世纪30年代左右,美国所实行的制度为宽松自由制度,上百家国民银行有三分之一的银行开通证券业务,在加州银行中有将近90%的银行从事证券业务。在债权承销和分销中银行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发行原始债权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第二,缺乏金融创新。在初级发展阶段体系中,世界货币体系处于金本位状态,国际贸易的发展欠缺发达特征,因此导致银行产业金融创新效果不足的重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部分学者认为,加强金融监管能够促进金融创新,实现金融创新能够有效完善金融监管效果,因此金融创新与监管之间处于博弈关系。在金融混业监管模式下所开展的金融创新效果会显著低于分业经营模式。按照上述分析能够看出,在初级发展阶段中所实施的粗放式混业金融监管能够有效促进银行产业实现金融创新。此外,由于该阶段实行金融创新缺乏物质基础,因此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银行产业中级发展阶段

银行产业进入中级发展阶段的标志是美国在19世纪30年代颁布的《1933年银行法》,其发展定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严格监管金融分业。为了防止再次出现金融危机事件,金融监管部门责令银行在经营银行业务的同时还需要开展保险和证券业务,该种规定就会导致商业银行出现大规模投资证券市场情况,使银行负债与资产期限以及结构产生错配,对银行业务经营稳定性造成影响,并且危害了银行存款人员以及利益相关人员的既得利益。在金融危机事件前所实施的粗放式金融混业经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因此在颁布《1933年银行法》以后,金融监管机构能够完全分离保险公司业务,证券企业和银行,并且加强金融分业监督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1933年银行法》规定银行不能从事证券业务,也能够在证券市场上进行投资,严格限制购买公司债权行为。除此之外还禁止银行承销公司债权,对其购买债权业务行为进行限制。《1933年银行法》的颁布推动了金融分业监管时代的发展。

第二,金融创新活动频繁。在中级发展阶段,银行在实施金融创新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最大化利益。与保险企业和证券企业进行竞争时,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银行产业的存贷业务盈利效果。为了确保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防止人才以及客户等资源转移到其他产业,银行产业的唯一选择在于金融创新活动。

第三,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金融分业监管政策限制了银行业务扩展以及设立分支机构等,但是在本国的国外银行却没有实施强制性。例如德国所实行的混业经营制度比较注重全国性金融监管。我国在此期间仿造分业经营模式所建立的金融体制逐渐放松了限制银行经营非银行金融业务。

通过对银行产业发展阶段定位的分析能够看出,银行产业从初级阶段逐渐演进到中高级阶段过程中,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并不是简单重复混业体系-分业体系-混业体系,也不依靠于金融监管部门的政策喜好,而是为了全面满足银行产业不断发展阶段的金融发展需求以及经济发展需求,这属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属于银行参与金融监管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的博弈结果。按照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可以划分出不同的金融监管体制,充分发挥出地区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效果,并且按照以上两个不同组织的动态化发展进行相应的变化。

二、我国银行产业发展升级路径

金融创新的基本元素在于深化创新理论以及利率平价理论。通过分析发达国家银行产业升级过程能够看出,银行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在于金融创新。

(一)金融分业监管体系阻碍了金融创新

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实行股份制,相应加快了业务发展速度,在世界银行同业排名中我国银行总资产规模不断提升。然而尽管我国商业银行规模较大,但是综合实力较弱,除去总资产规模之外,在资产质量与盈利方面都落后于国际先进银行,从上述分析能够看出我国银行产业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产业发展阶段不同。由于我国多数商业银行不具备核心金融技术,并且缺乏金融经营空间和创新,金融产品内容仅仅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汇兑等传统业务,单一化的产品品种,但是其在产品营销市场的地位较低。欧美发达国家的跨国银行所具备的核心金融技术不断向我国银行高端用户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因此在我国银行市场上出竞争优势地位。此种发展态势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极大影响,不利于金融行业的安全发展。

通过对我国上市银行净息差以及手续费净收入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银行的净利息差明显低于其他商业银行,导致该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中国银行的海外资产比较大,因此降低了银行产业盈利能力。按照相关学者的研究报道显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已经不再依靠于手续费收入获益,而是转向融资租赁,咨询服务以及并购服务等。

(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由于发达国家银行金融创新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获取经营效益。商业银行主要是管理客户的金融资产和市场风险,因此需要随时应对金融市场的动态化发展变化,利用金融创新机制能够满足各类客户需求,并且借助代理交易,投资咨询以及金融租赁等方式全面满足金融市场的服务需求。现阶段,由于我国银行受到金融分业监管限制,因此不能开展金融综合类业务,这样就无法扩展金融创新空间,不能给予客户金融产品一站式服务,其所获取的经营效益还是通过存贷利差实现,抢夺客户资源。随着利率市场的改革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如果仅仅依靠传统业务将无法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现阶段,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不断展现出来,居民消费指数不断超过存款利率,导致居民存款负利率情况持续加剧,威胁了我国银行存款稳定性。

三、结束语

从上述分析能够看出,银行产业升级需要将金融创新作为原动力,对各类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最大限度提升银行运营效率,使银行产业内低级层次、中级层级逐渐转化为高级层次。其次,现阶段我国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的局限性比较大,对金融创新发展空间造成较大影响。之后,我国银行产业升级的原动力不足,无法实现金融创新。所以,我国银行为了实现产业升级,应当不断改善和优化现行金融监管体制,促进金融创新改革,从根本上提升银行产业效率。

猜你喜欢
分业混业商业银行
产业经济学视角下的金融业金融分业和混业的思考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混业经营背景下的金融服务法治——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综述
区域音乐视野下的“混业创作模式”创作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