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供给侧改革从“娱乐”开始

2018-07-13 09:02庄锋妹
北方文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年轻供给侧娱乐

庄锋妹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近年来网络文学“IP”开发的势头,人们生活和娱乐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变。现代信息革命所催生的互联网时代,给了人们自由表达的空间。特别是被称为网生代的90后、00后们,获得了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观点的自由与空间。文艺青年们的网络声音,代表了年轻人对于网络文艺的诉求。需求倒逼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地把握网生代“年轻的力量”,让这股力量成为关键的衔接点。

关键词:网络文艺;年轻;供给侧;娱乐

整个时代已经开始注意到网生代年轻世代的力量,开始关注站在新起点上的年轻人在想什么。在这股年轻的力量驱动之下,网络文学、网络影视剧、网络综艺、网络游戏等一大批网络文艺新形式,借媒体融合之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迎来了茁壮成长的青春期:在像打了兴奋剂的同时,也带来成长的迷惘甚至迷失:欲望驱动,感官刺游,大量三俗(低俗、媚俗和粗俗)作品迷失,迎来一轮又一轮的清理与整顿。于是,整个业界在亢奋之余,又都弥漫着一种淡淡的绝望的气息——那是一种不知道其然、更不知道其所以然的状态。

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我觉得那丝淡淡的‘绝望气息弥漫的最大原因,就是对这种‘年轻就是力量过于隔膜和低估所致。我们需要重新了解这种‘年轻力量及其源泉。”[1]

需求倒逼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网络文艺的青春期,撞上如今作为市场主体的网生代,两者是否能形成互相匹配、互相引导的良性循环,就显得至关重要。精准地把握网生代“年轻的力量”,以及这股力量正在孕育并膨胀的强劲需求潮流,成为关键的衔接点。

显然,网络文艺瞄定这种需求焦点上发生了偏差——因为,它们过于强调“娱乐性”了。无论是网络文学、网络影视剧、网络综艺,还是网络游戏,从历史和现实的发展情况来看,当它们越强调网络文艺形式“娱乐的目的性”,其本身内容供给的质量也越难以保证。

因为,相较普通受众而言,网络文艺界作为内容的供给侧方,对于整个行业本质、角色、功能甚至使命的认识,本应该更加专业也更加清醒,因此可以更加主动地选择供给的内容,顺应时代发展的方向,创新文艺的内容和形式——亦即在激活、界定、满足受众的需求,更应该关注供给侧内容的创新与变革,以引领并引导受众发现和发掘自身那些细分或未得到充分满足的新需求。

正如《网络文学评论评价体系构建》所言:“最重要的是,新的文学样式、新文体和新的写法,经常产生于‘年轻人聚居的地方以及集合的方式——它们驱动着潮流、热点、话题和类型的板块式迁移。”[2]

网络文艺供给侧的引领和引导作用,在初创期时,尤为重要。因为这种新需求或细分需求,被激活并界定之后,在后期的发展中,年轻受众对网络文艺进一步匹配的形态和业态,会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但目前,网络文艺发展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它们不能精准地把握网生代的年轻受众丰富、多元而且精细的需求,于是,只能简单划一将其概括为寻求刺激、感官股能、欲望驱动,并努力将这种心理需求转化、浓化、强化为网络文艺的“娱乐性”,从而将其界定成为“快乐文学”“感官文艺”“娱乐文化”。

《網络文学评论评价体系构建》对这种根本点进行否定和批判,认为网络文学决不是“快乐文学”,网络文艺也决不是“感官文艺”,泛文化娱乐全产业链也不应该独独推崇“娱乐文化”。它直接拷问:在整个“快乐文学/文化”(快感/娱乐)的泛文化娱乐全产业链和“中国好故事/好声音/好话语”的文化逆袭战略中,我们如何改造自己的“快乐文化”基因,又如何坚守“寓教于乐”(文以载道/思想含量)的传统,在全产业链和全球文化直接竞合中,找到自身在这两个时代的话语权甚至是文化领导权,需求倒逼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最终构建起自己的“新型媒体集团”之路?[3]

全民娱乐带来网络文艺的繁荣,但以什么样的内容和质量来满足全民娱乐的诉求,却必然会影响网络文艺发展的方向。内容供给侧要想实现自己的利益驱动和理念驱动,就要不断地创新和变革网络文艺形式,引导年轻受众的价值选择,提高网生代的精神娱乐层次——而这种“提高”并不是灌输、填鸭式,而是引导式甚至是网生代自身的主层。因为,他们的接受需求和审美感受,对于网络文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导向。

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生代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有了质的提升。他们被动接受的时代已经结束,开始主动搜索的时代,主动提出自己的需求,并用自己手中的流量、金钱和时间,影响网络文艺创作和生产——这改变了整个网络文艺优秀作品创作和生产的机制与体制。

近年来,那些成为爆款的网络文艺作品,无一例外地均是无意或者有意贴合这种新文艺生产机制体制。特别是,那些大浪淘沙留下来的精品,除了精良的制作、专业的合作团队加持之后,其成功的基因,毫无例外,均是主动对接了这种年轻的力量所驱动的需求潮流——在供给内容和需求潮流的接触轨迹之上,切中年轻人真正的价值观和情感渴求的元素,几乎都会制造出引爆点。如:《甄嬛传》《琅琊榜》等网络文学的IP开发;从《无心法师》到《河神》的网络影视剧智造;从《奇葩说》到《明星大侦探》的网络综艺爆款诞生;从《全民消消乐》到《英雄联盟》等网络游戏的畅红……

不管是不同网络文艺形态的横向比较,还是某种网络文艺形态中不同作品的纵向比较,都会发现:若想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能够匹配真正的需求轨迹——快感、娱乐和欲望驱动的快消文化,要让位于高品质、高附加值、高口碑的品质文化。这样的网络文艺内容供给侧,才能实现生存后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面对网生代的主流新需求,网络文艺还侧重于传统的“供给”方式,而不是新“网络”的创新和变革。“未来不是网络‘文学或网络‘文艺,而是‘网络文学或‘网络文艺,才有可能适应整个新文化生产机制。”[4]

“年轻人的世界越来越自成体系。”[5]的确,思想得到解放的年轻人在占领网络的阵地之后,开始谋求自己的话语权,并且越来越谋求自成体系的言说方式。以至于“就连执政党都要考虑根据‘年轻人的聚居和集合方式来进行‘思想意识形态和舆论导向的管理。”[6]何况网络文艺自身的形态、业态和生态系统的变革与创新?这种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的推进方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

中国的网络文艺正处在发展的青春期,网生代的网络文艺新主流众,也凭借得天独厚的先天和后天优势,正在抢占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化话语权。两者都充满不确定性,但也因这种不确定性而充满魔力的碰撞,将带来怎样的文艺变革与创新?或许,已经、正在、即将发生的网络文艺供给侧结构改革,将会给我们一个充满惊喜的答案。

参考文献:

[1]庄庸,王秀庭.网络文学评论评价体系构建: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创新”[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189.

[2]庄庸,王秀庭.网络文学评论评价体系构建: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创新”[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188.

[3]庄庸,王秀庭.网络文学评论评价体系构建: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创新”[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202.

[4]庄庸,王秀庭.网络文学评论评价体系构建: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创新”[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68.

[5][6]庄庸,王秀庭.网络文学评论评价体系构建: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创新”[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188.

(作者单位:上海松江松洞泾环卫所)

猜你喜欢
年轻供给侧娱乐
江西党委常委刘捷再破“年轻”纪录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