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苗 郭桂豫
摘要:“四印”苗服饰图案蕴含了“四印”苗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一部穿在身上的“活化石”,记录了“四印”苗族人民变迁与发展的历史,经“四印”苗先輩们的传承与岁月的洗涤,形成了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服饰文化,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整体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贵州清镇;“四印”苗;服饰
一、“四印”苗服饰的历史渊源
“四印”苗是苗族支系的一部分,发源于我国三江流域,在黄帝与蚩尤涿鹿大战中,蚩尤大败,率众部而逃,多次辗转迁徙,足迹遍布了大江南北。
在贵州清镇麦格乡有着这样一支苗族,其服饰特点为四四方方的四尊大印构成,故命名为“四印”苗。
“四印”苗服饰以女性服饰最为著名,具有简装和盛装之分,简装没有大印标志,而盛装着“四印”图案。其色鲜艳、华丽而精美。由来究其原因有两种说法:其一,“四印”苗先辈们在迁徙的过程中,遇到了追兵紧随的危急关头,为了让族人得以保存血脉和繁衍生息,大家决定将随身携带的可能识别到他们信息的相关东西及文书通通烧掉,然而在古代,“印”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一个民族的魂魄。在族长正准备将大印烧毁之时,一个女子急中生智地说:“把印印在我的衣服上吧,这样,我们苗家的魂就不会丢了!”经过大家的商议后,苗族族长便将四四方方的四尊大印印在了苗族妇女的服饰上,这样四颗大印才得以保留了下来,成为了一个民族的印记,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四印”苗服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清镇麦格乡“四印”苗族女性服饰;其二,苗族先民大多数以山林为居,可利用土地极少,所以形成了对土地的依赖、对大自然的崇拜之情,外形方正,酷似“田”字,里面的小点似粮食一般,田里生米,所以才有此一说。但相关资料及大部分专家学者均偏向前者。
“四印”苗服饰由来的极具神话色彩,其真实性已无可考证,其服饰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二、“四印”苗服饰的特点
“四印”苗服饰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鲜明,制作工艺及其复杂。要经过纺线、染白、纺织、上蜡、染色、刺绣、剪裁、缝制等程序,在生产力极端落后的偏远小镇,基本靠手工制作完成,所以其价值极高。“四印”苗服饰有便装和盛装之分,便装较为简洁,盛装较为复杂,亦是最为特色的。通常是上着短衫,配有“四印”图案,下穿九道主体花纹的蜡染百褶裙,头包青丝帕,着绑腿。其中上衣与百褶裙较为复杂,头饰较为简洁。
上衣服饰图案纹样。“四印”苗服饰主要以“四印”为主,“四印”居于上衣,上衣呈短款,主印居于胸前,代表君王,预示着族人的忠诚,将君王时刻铭记于心中;背后与左右衣袖上各有一枚大印图案,都象征着不同的意义,均是四四方方的形状,方印内饰图案,据古书记载和专家讲述,四印中心为“八角八芒星”图案,这是太阳的化身,象征着太阳神,太阳生生不息,呈永恒状,所以族人绣此图案也是想预示着族人生生不息,世代永恒的设想;也有当地人的“田”字说,因为中间的图案酷似“米”字,米来之于田,这是对丰收的一种渴望,故此而产生了这样的说法;还有“升”、“斗”之说,升、斗乃测量粮食之工具,其形方方正正,为方体开一口,是丈量粮食的主要工具,在古时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有盛产之意。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在生产与生活中对大自然的无限崇拜与依赖之情。
百褶裙与头饰。百褶裙以蜡染的九道主体花纹为主,简洁素朴而又不失高雅,关于百褶裙的花纹样式在当地有两种说法:一是,代表着蚩尤率领的“九黎”部落,每一道花纹分别代表着一个部落,象征着在蚩尤的代领下,民族的团结与兴盛;二是,在涿鹿大战中蚩尤兵败于黄帝,先辈们不断迁徙中所翻过的高山与河流。具体是什么目前已无法考证,但不管是代表着什么,最终都形成了独特的语言形式,代表着一个地方的艺术文化符号。头饰较为简洁,主要以长条、单色为主,盘在头上即可。
在“四印”苗服饰的搭配上,充分体现了其华丽与富贵的特点,具有独特的地域性,是传统服饰的一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人文价值。
三、“四印”苗服饰的价值
“四印”苗位于贵州清镇麦格乡一带,是苗族的一个支系,其服饰纹样与图案具有独特的魅力,极具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
艺术价值。“四印”苗服饰图案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四印”图案在苗族同胞的服饰上得以运用以来,“四印”符号就一直影响着四印苗族同胞的审美意识,他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四印”元素符号,使得“四印”符号成为了四印苗族的精神支柱。
由于“四印”苗服饰的重要性,造就了“四印”符号成为了地方美术史所无法避及的一块重要领域,可以说“四印”苗服饰图案既融入了造型、色彩等多种元素于一体,多姿多彩、艳丽无比。在当下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阶段性时刻,“四印”苗服饰符号成为了多数专家学者所关注的焦点,被广泛的流传,其服饰图案的五彩斑斓之感影响着多数人的视觉审美意识形态,这些都得益于“四印”苗服饰,所以说“四印”苗服饰极具艺术价值。
文化价值。“四印”苗服饰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历史文化悠久,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印”苗服饰的由来史虽然极具神话戏剧性,真假现已无法考证,但就其传说中的战争以及迁徙等事件来说是目前最为学者所认可的,所以说他是对中国文化起源的另一种诠释,他正在使古老的中国文明以一种不一样的方式呈现出来。“四印”苗服饰经过了起源、发展、传承的长期演变,体现出了苗族先民的无穷智慧。
“四印”苗服饰经历了时代的洗涤,虽然在传承与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但其精湛的技艺与优美的图案丰富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是苗族先民智慧的结晶,是记录民族战乱与兴衰的重要工具,是一部穿在身上的活化石。
参考文献:
[1]吴筑蓉.清镇苗族[M].清镇市苗学委员,2014.
[2]杨昌文.少数民族节日活动及习俗简介[M].贵州年鉴,1989.
[3]李尚阳.贵州清镇龙窝苗族女性服饰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5.
[4]罗凌.绚灿的清镇苗族服饰[J].贵州文史丛刊,1992.
(作者单位:贵州省工艺美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