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建 王高峰 候明阳
种鹅在自然繁殖季节,其产蛋率、孵化率、受精率及苗鹅的健雏率都是比较高的。但是在反季种鹅反季节生产过程中,产蛋率低、受精率低、孵化率低、死亡率高的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生产效益。我们应该为提高种鹅反季节生产的实施成效,养殖户也要控制种鹅群的规模,做好疾病防控工作,适时调整饲料喂养量和精粗比例。必须从种鹅舍设计、环境控制、饲养管理等方面加以控制,以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1、 环境控制
1.1、 控制光照
光照对种鹅的生产效率影响较大。因此养殖户应当尽量为种鹅提供与冬春季节类似的光照时间、强度。鹅舍内最好装备有照明设施,安装的标准应每隔20平方米就有一个与地面距离为1.75~2m的、40~60W的灯泡为佳。夏季时,由于自然光照时间较长,应当在种鹅接受了12h的光照后,及时赶入鹅舍且不用再补光。同时,夏季的光照强度也比较长,因此養殖户应当在种鹅的活动场所安装遮阳网来降低光照。
1.2、控制温度
温度对于种鹅的生产效率也有较大的影响。高温会导致种鹅受精、孵化、健雏等概率的下降。因此,鹅舍内最好也安装有湿帘降温系统。种鹅鹅舍应当纵向使其通风,同时应当选取鹅舍的或南或北一墙的进风口安装湿帘,另一墙则应安装风量大、噪音程度低的风机。在使用时,鹅舍内的所有门窗都应关闭,这样就会在鹅舍内形成纵向通风的环境,鹅舍的温度一般也可以降低到5~8摄氏度。另外,养殖户也可以使用洒水、舍内使用病经常更换深井水等措施来降温。
1.3、 控制水质
种鹅是水禽,因此不仅是食用水的水质会影响到种鹅的生产效率,活动用水的水质也对生产效率有不小的影响。因此,养殖户应当保证种鹅所接触水的水质的清洁卫生。具体来说就是,种鹅活动的水塘中的水应当定期更换并引用清洁水源。水潭也不应有超出自净能力的活动种鹅数量,通常一平方米的水面只载0.5~0.8。水塘应当有一定高度与遮盖,以避免脏水、污水的进入,水上活动时间也应当进行控制,尽量降低种鹅在水中的排便率。养殖户还应当定期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洗。除此之外,鹅舍内的水池中的水也要每天更换,定期也要进行清洗消毒。
2、 种鹅群管理
2.1、 种鹅的培养与选择
养殖户应当提前制定种鹅反季节生产计划,或调整种鹅产蛋季节,或培育专门的反季节种鹅进行留种。在选择反季节生产的种鹅时,母鹅的体重应当在中等程度,躯体的各部位应当发育匀称,母鹅的最佳生产时间应当与当时季节相对应。另外养殖户应当选择体形大、体质好、各部位发展匀称的公鹅。公鹅与母鹅的比例应在1∶(4~6),同时应当有3%的后备公鹅。同时,养殖户可以通过控制饲料、光照以及人工拔羽等方式强制换羽,从而实现对于种鹅产蛋期的控制。
2.2、 控制种鹅群规模
种鹅群规模过大不仅会增加种公鹅的损耗率,还会降低公母鹅的相遇率,这样就会使种蛋受精率下降。因此,养殖户应当将种鹅群规模控制在1000只以内,鹅舍的饲养密度则应控制在每平方米两只以内,而种鹅活动场则应控制在每平方米一只以内。
2.3、 疾病防控
种鹅在夏季容易生病,会给生产率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养殖户应当做好种鹅的疾病防控工作,不仅应当保证种鹅鹅舍、活动场所的清洁卫生,还应当为种鹅接种疫苗,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种鹅食料的方式提高种鹅的抗病能力。
3、控制饲料
饲料是种鹅主要获取营养的方式,因此养殖户应当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地种鹅饲养方案。雏鹅时为了保证其的健康生长发育,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控制饲料的精粗比例。进入预产期后,则应当逐步提高饲料的营养以及精饲料比例。产蛋期则应当在原有饲料的基础上补充喂养粗饲料。另外为了控制产蛋速度,养殖户应当控制好饲料的喂养量以及比例。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种鹅的反季节生产率,养殖户在控制种鹅生存环境的同时,还应当提前做好种鹅的培训、选择工作。同时养殖户也要控制种鹅群的规模,做好疾病防控工作,适时调整饲料喂养量和精粗比例。但对养殖户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应当在实际饲养过程中不断摸索符合现实情况控制、管理措施。
(作者单位:463800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驻马店市上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驻马店市上蔡县家畜改良站)